#
    1. 从英语世界返回的《中国哲学简史》(作者:蒙培元)
    2.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珍藏本)》冯友兰著、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最近,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又有赵复三翻译的新译本问世。《简史》本来是根据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讲稿整理出版(1948年)的英文著作,1985年由涂友光教授译成中文出版。现在二者相得益彰,必将产生更大的反响。   冯友兰作为一位中国哲学家应邀在英语世界讲中国哲学,这本身就有一个语言上的翻译问题。西方哲学的语言讲究确定性、明晰性,中国哲学的语言则缺乏明晰性。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 [详细...]
      2009/09/09 18:13: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作者:刘士林)
    2. 十余年前,在开始研究中国诗性文化时,我曾把庄子哲学称为“痛苦的智慧”,最近看到时晓丽博士《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一书,颇有他乡遇知音之感。该书以开阔的现代视野、深邃的人文理念阐释《庄子》,得出了审美生存是庄子思想核心的全新结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书处处折射出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参与意识,使读者在感慨“古今人情一也”的同时,也引发出对现实处境和出路的深沉思考。   米歇尔·福柯有一个重要阐释,认为在古希腊,“呵护自我”与“认识自我”同样重要,但后人继 [详细...]
      2009/09/09 18:13: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哲学研究的重大拓展(作者:牟钟鉴)
    2. 揭示道家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和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我久存的心愿,却无暇顾及,如今看到了这样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真是欢欣不已,由衷地钦佩作者们的见识和毅力。   许多学者早就意识到,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的理论框架已经陈旧;不少人都在探讨以影响中国哲学最著的重大学派的发展为线索,来重写中国哲学的历史,这就不能不面向儒、佛、道三家。中国哲学的核心组成,汉代及其以前,主要是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并立与互补;魏晋以降,又在儒道互补的基础上形成儒、佛、道三家的共存与合流,左右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然后旁及诸子百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儒学通史和佛教通史的著作已有多种出版,唯有道家的研究尚未 [详细...]
      2009/09/09 18:12:3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启蒙者的另一种努力(作者:王锦民)
    2. 启蒙者的另一种努力 ——评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 朱谦之先生的《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是一本诱人深思的书。对中西交通史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对朱氏广阔的视野、周详之考证赞叹不已。尽管此书初版于1940年,但直到今天,其价值依然颇高,在学术和思想上都很有代表性,在这个领域能与朱氏之作相提并论的研究成果还是寥寥无几。我想这也是重印此书的理由之一。 阅读朱先生的这本书,有务实和务虚两种读法,高明者自然也可以合而为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朱氏所考论的传教士对于中国思想的传介,以及启蒙思 [详细...]
      2009/09/09 18:11: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张彦远评传》的现代阐释与美学品格(作者:樊培绪)
    2. 许祖良撰著的《张彦远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出版面世,不仅丰富了中国思想史的内容,尤其是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对张彦远全方位研究的空白,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理论研究成果。《张彦远评传》是一部有独特理论见解,且有评论个性特点的著作。它透现出作者对传主思想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历史与当代的话语空间,许多以往未曾涉及或者误读、歧解的问题都获得了新的解读和新的阐释。 概括地说,《张彦远评传》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一、《评传》理论框架的建构。 对一部学术理论著作来讲,打造它的结构框架是颇为重要的。如果一本理论内容不错的书而无适合其内容 [详细...]
      2009/09/09 18:11: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讀《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瑣言(作者:侯乃峰)
    2. 1998年,郭店楚墓竹簡公佈,在中國學術界掀起了楚簡研究的熱潮。自2001年起,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陸續公佈,截至目前已經出版了六冊,每冊公佈的材料都讓學術界為之驚嘆不已。面對這些前人未能得見的新材料,在研究成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同時,學術界對簡帛研究相關工具書的需求也與日俱增。2008年元月,白於藍先生編著的《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以下簡稱《通假字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適逢其會,無疑會對當前蓬勃發展的簡帛研究熱潮産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通假字之於簡帛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點我們從簡帛研究者進行釋文考釋時大量使用括號就可以體會一二。此著既稱名“字典&rd [详细...]
      2009/09/09 18:10: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李锦全《陶潜评传》读后(作者:刘思翰)
    2. 我常想,今人与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缘?读过了李锦全先生的《陶潜评传》,此想法得以复加。 本来,陶潜在以往一千几百年间,都是以诗人名世的,把他归到思想家里面来,似乎是李先生的一种奇想。但是,这一见解却获得了主编匡亚明的认可,请李先生来做评传,而李先生竟也就挥笔写出了这么一本洋洋20余万言的论著。 在我看来,似乎这里就有一种因缘在。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这是谨奉西方哲学观念的人们的看法。因此,在各种场合,以“思想”取代“哲学”也就成为了治中国哲学史者的选择。但是,到底什么人可以算“ [详细...]
      2009/09/09 18:10:0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时间与生命的艺术(作者:徐碧辉)
    2. 一 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国艺术是不是一种完备的、足以和西方艺术比肩而立的表达方式?如果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何在?对这些问题,历来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如果说,今天的大多数学者都已抛弃了西方中心论观点和以西方价值论与思维方式作为标准去比量、套用中国文化与艺术、从而认为中国文化一无足取的民族虚无主义立场和方法,都已承认中国文化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文化、中国艺术有其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独特魅力,那么在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质与独特魅力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上,许多人仍是模糊茫然的。韩林德的新著《境生象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早期思想的探本溯源和对与中国美学关系最密切、支撑中国美学的三块思 [详细...]
      2009/09/09 18:09:4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评郭维森新著《屈原评传》(作者:周明)
    2. 郭维森先生近30万字的新著《屈原评传》,于1998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认为,这本书是他40年楚辞研究的总结。 《屈原评传》在屈原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精心地选择了从古到今有代表性的说法加以评述。如关于《离骚》的作年,他介绍了王逸、朱熹、王茂元、王夫之、龚景瀚、王闿运、游国恩、孙作云、刘永济、马茂元、郭沫若、姜亮夫、林庚诸家各自不同的说法和根据。又如关于《离骚》中的“求女”,作者介绍了古代人的七种说法和现代人的三种说法。对于某一问题古今学者中有相反意见的,则介绍双方各自的理由,如讨论《远游》的作者,作者列举了怀疑屈作的三点理由,又列举肯 [详细...]
      2009/09/09 18:09:1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作为思想家的郑板桥——读王同书《郑燮评传》(作者:竺洪波)
    2. 郑燮(1693-1765)其人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晚年曾三任县令,为官清正,从政勤勉,史称“循吏”、“多惠政”(《清史稿》郑燮本传)。然而由于他为人耿直,至于狂狷,耻于钻营,终因不合于当道,又加其时政事昏暗,使其政治抱负、社会理想不得实现,仕途上也再无进展,最后落得个三条毛驴驮书还乡的下场。尽管如此,他的聪颖过人,学究天人,洞察时世,特别是作为他处世格言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则座右铭,不仅至今仍风靡于世,随处可见,而且作为一种艺术观念、人生哲学,更 [详细...]
      2009/09/09 18:08:4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