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9)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area" 美术史论-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强盗》: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作者:杨家友)
    2. 长期以来,席勒的《强盗》(1781)被看作是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并认为它是席勒早期的不太成熟的作品。本文认为,席勒的《强盗》中已经蕴涵了他后期的较为成熟的思想,它是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本文拟将席勒后期成熟的审美教育思想与《强盗》中的思想进行比较来论证这个问题。 一、席勒审美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写于1795年,通过此书提出的审美教育思想是他思考出来的,用以解决自己的祖国和法国大革命的所面临的困境的办法。席勒生活的十八世纪下半期的德国,那时的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封建制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这严重的阻碍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诞 [详细...]
      2009/09/10 09:30: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作者:杨家友)
    2. From integrating People to the Almighty God YANG Jia-you ( School of Philosophy ,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072 , Hubei , CHINA ) Abstract: Schiller’s point of view of religion was built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gods and people, and inherited Kant’s but he [详细...]
      2009/09/10 09:29: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康德:审美与教育的相遇(作者:张政文)
    2. 基于对人类精神维度的建构,希腊人高度重视审美与教育。在追求和获取真理、知识的价值指引下,苏格拉底发现了德行、美、教育的三者关系。柏拉图建立了理念与美的政治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提出艺术是摹仿,摹仿源于求知本能,摹仿本身就是教育与学习的学说。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更是理性主义经典。也许是某种机缘,希腊罗马时代的这些思想家们都亲躬于教育。18世纪在启蒙精神的催动下,审美与教育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审美与教育不仅是改造个体的力量,而且是社会革命的动力和方式。不过,18世纪之前,囿于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视野狭隘、定位偏差,审美与教育始终未能在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层面上找到深度结合的 [详细...]
      2009/09/10 09:29:1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作者:孙丽萍)
    2.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吾从周”与“理想国”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纷起、秩序大乱、物欲横流、奇技百出的春秋末期。他出于对现实的忧患与失望,便把彬彬之盛的西周社会作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国,主张“从周”,以恢复周礼。   礼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规范,至殷代才逐步完善起来,主要作为祭祀仪式。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在殷礼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从而成为周礼。孔子认为,要改变春秋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政治状况,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使上上下下 [详细...]
      2009/09/10 09:28:4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当代中国文化景观中的审美教育(作者:王德胜)
    2.      一   “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重复杂性、可以从多个具体侧面或层面加以观照的对象,而在我们这里,它则被具体理解为一个“审美化”的事件及其进程来把握。   具体来讲,90年代中国文化的“审美化”,主要表现为:1.“审美”形式化。在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美学话语中,“美”之为对象的形象,“审美”之为人的体验性活动,总是与人的生命本体意义的超越性和永恒性相联系;审美生活必定灌注着无上崇高的精神理想,呈现出人生的无尽诗意。于是,&ld [详细...]
      2009/09/10 09:28: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生态美学·传统资源·美育(作者:祁海文)
    2. 1994年两位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引起了众多中国学人的热切关注。{CF.曾繁仁著P273]十年来,生态美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就。不过,严格说来,将生态美学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还为时尚早,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还处于不确定状态。在研究对象、范围方面,目前存在着生态美、自然美、生态审美观、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等不同看法;就研究方法来说,生态美学提倡突破西方哲学、美学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感性与理性二分的思辨方法,但现在仍处于挣脱二元对立思维方法的过程之中。针对生态美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有的学者提倡综合研究,但这很容易导致研究方法的游移和随意。此外,目前 [详细...]
      2009/09/10 09:27: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育与内外和谐——游戏精神与感性享受之结合(作者:孙焘)
    2. 论者在说明审美能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时,常常要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加以利用。”[i]就是说,审美之所以让人领略高度的精神享受,就是因为在功利状态下,我们的目光和心思被拘束到眼前的一事一物,而在对这一切采取不计较态度的审美活动中,现实的有限性才不会成为追求自由的羁绊,我们的心灵也才不必忍受由各种对立冲突导致的不和谐。这种观点有广泛的号召力,把审美与各种现实功利活动隔离开来的做法成为康德以降的现代美学的共识[ii],尽管后人的论述角度和理论旨趣或有不同。 [详细...]
      2009/09/10 09:26:4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学与艺术教育(作者:肖鹰)
    2. 美育,即审美教育,包括两个层次的审美活动教育,一是艺术教育,一是美学教育。正如完整的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和美学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构成审美文化,完整的美育体系也必须包括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两个层次。怎样认识和处理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两个层次的关系,是搞好美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因为它牵涉到美育的基本目标的设定。目前,在普通高校中,艺术教育已经比较受重视、比较普及,而美学教育却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被认为是学者研究的纯理论问题,与对学生的教育无关。美学家叶朗先生在《大学生与美学》 一文中指出:“美学和美术研究、艺术欣赏都有密切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美术研究和 [详细...]
      2009/09/10 09:26: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作者:叶朗)
    2. 我国的教育方针,现在的正式的提法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没有把美育明确的列进去。我觉得不把美育明确的列进去,教育方针是不完整的。 我建议把美育正式的、明确的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一、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过去没有把美育明确列入教育方针,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是把美育看作是德育的一部分,或把美育 看作是实施德育的手段(工具)。按照这种看法,美育在教育体系中是依附于德育的,本身并无独立的价值。 对美育的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美育和德育当然是有密 [详细...]
      2009/09/10 09:25:2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20世纪初叶美育新潮的兴起及其当代意义(作者:谭好哲)
    2. 内容提要:20世纪初叶,在历史与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教育观念的剧变和西方美学的输入,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梁启超等人为代表兴起了一股具有启蒙性质的美育新潮。这股美育新潮从培养“完全之人物”的现代教育理想出发,把美育作为“完全之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对美育的根源、性质和桥梁作用等作了具有学理深度的阐述,而且对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独立地位、美育的特质及实施美育的手段和途径等问题做了多方面的探索。这股美育新潮在文化创生的策略上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范例,对今天的美育建设实践也有着多方面的现实启示价值。 关键词:20世纪 [详细...]
      2009/09/10 09:25:0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49(s)   8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