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上)
    2. 毛笔字最初主要在于实用,随着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艺术性不但渐渐成为了它存在的原因之一,且掩盖了它存在的书写实用意义。故此提到书法必然会提到它的艺术性,而实用性几乎不被提起。这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只是限定在表意,而提到书法时,似乎并不包括实用意义。虽然书法具有书写文字的功能,它写出的文字具有表意性,但在论述书法时,其表意性基本被忽视。宽泛的说,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时遵从的法则,也即写好写美文字的艺术规则。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自然明白了书法并不是在失去实用性后才重视其艺术性的。 谈到书法的艺术性应当不是个陌生的问题,但当书法的实用性减去后,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就不免要进入到 [详细...]
      2014/04/29 16:08:06 来源:人民美术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姚谦:我的巴黎画派
    2.   因为从小就对于美术充满兴趣,所以在成长的记忆里,只要刊载画作的书刊总会吸引我,后来才知道那些做品大部分都是印象派的,也因为喜欢阅读跟美术有关的信息,渐渐的明白印象派对西洋美术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同时它也让世界的美术观有了颠覆性的定义。而印象派的发源地在巴黎,我喜欢的画作好像都在那里创作的,于是渐渐就对巴黎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想象,总觉得巴黎是这个地球上,聚集最多美丽事物的地方。无论是在时尚、在建筑、甚至在观念,巴黎总会以自己的观 [详细...]
      2014/04/26 09:29:2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随波逐浪书家——学书自述
    2. 自幼学书,临近不惑,了无所成,惶愧多多。然近年来于书学一道,渐有进益,故作此自述,期与诸君分享,亦用以自勉。王静安《三十自序》有云:“举前十年之进步,以为后此十年、二十年进步之券,非敢自喜,抑亦自策励之一道也。”我虽不敏,亦怀此念。 约三十岁之前,喜求意趣,然字中无笔,颇不耐看。字中无笔,盖由临帖时囫囵吞枣,微妙难得。后平心静气,临王、颜、苏、黄、米诸家行书墨迹,一笔一画,悉心效之,甚而写一笔时,看、写往复数次,虽不能流畅,却对古人笔法颇有会心。及至独自挥运,虽行笔如风,亦能不失于简单。又至一晚,忽将东坡行书与北魏《石门铭》 [详细...]
      2014/04/23 10:31:03 来源:京华艺术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创作 一次群体复苏活动
    2.   作者之死与上帝之死一样,令人欢欣鼓舞了好一阵,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理性空前闲置,主观势力乘虚而入,缺乏伦理责任的强权知识大势屠杀各类客观原则,定义泛滥,一些标准失去了严肃性。虽然有一批艺术哲学家仍然强标准对于艺术的必要性,认为赋予作品艺术地位的,正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通过回答何为艺术这个问题,门罗·比尔兹利强调艺术品之为艺术品,是因为艺术家有着把作品塑造成艺术品、用以满足审美旨趣的意图,力图以此挽救垂死的作者;也有不少人把黑格尔艺术是为了揭示形而上学真理这一观点收藏在最尊贵的高度,作为纯粹艺术的最后阵地。但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既出,习性上厌倦沉闷的艺术家揭竿而起,大势所趋之下,创作被书 [详细...]
      2014/04/21 14:33:00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让艺术在普通人的自然目光中摆脱虚拟势力
    2.   当代艺术强大的虚拟势力左右着对艺术的思考。而种种艺术现象令人产生绵延不断的疑惑,总会让人们问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是一个将辉煌了几千年的艺术逼回原点的问题,但是艺术的虚拟势力从不放松对怀疑的干预。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在这个时代拥有自然目光的普通人拒绝有关艺术的最流行的答案。   关于艺术,从艺术史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本质上一致的标准和答案。托马斯·E·沃特伯格在寻找什么是艺术的答案时,他选择了二十八种回答。当然,有关什么是艺术,答案远不止这些,沃特伯格选择这些答案,也不排斥他同情艺术承载着过多的外在势力。沃特伯格选择的答案大致可分为三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认知 [详细...]
      2014/04/21 14:31:53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廖廖:一个女性主义绘画艺术的样本
    2.   女性作为“第二性”,她们的身体一直不由自主,在历史上一直由男权主义或者意识形态所塑造。女性的身体一直是男性的审美对象,女性身体和气质也由男权社会所塑造。柔弱、顺从是女性的传统美德,附属性的社会地位是女性的归宿,违背者则被视为对男权社会的挑衅。   中国传统艺术当中的女性形象的标准就是:羸弱、瘦削、娇慵、妩媚。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艺术家开始重新认识女性的身体和女性的气质,传统绘画中的“美人 [详细...]
      2014/04/21 08:38:5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关于我爷爷的炖猪脚、红酒与水仙
    2.   春光渐暖,空气中还残留着迟开的水仙的香味。   记得小时候,那时是九十年代初,每年的寒暑假和周末,时常常住在爷爷奶奶家。那时候常听奶奶和我讲过去的事,记得房间里的书开头都有几段阿毛语录,对于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   我爷爷以前是大学教授,退休后,在家专心研究水彩画。当时家里时常有很多“粉丝”拜访,印象深的还是一些二十多岁的学生,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坐了几个小 [详细...]
      2014/03/24 11:25:31 来源:中国收藏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王芳芳:走在边缘线上画画的女人
    2. 一个看上去像楼房住进去确像平房的旧楼房,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卧室就是我当时的“画室”,一块在建材市场买回来的一个木板被垒起的砖块支撑着像一个画桌,因为高度太低腿伸不进去,一直要侧着身子画画由于工作的时间长自己的腰慢慢出现了问题。天气好冷啊,房子里也没有暖气,搓搓手口吹吹气,喝上两口酒壶里装的二锅头暖暖身子,彩色铅笔在画纸上不停的打滑,它们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怎么也不听话这是我对2005年在西安生活状态的记忆。 [详细...]
      2014/01/03 12:45:1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墨雅:提倡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绘画
    2. 关于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的作用,美协主席刘大为老师已经明确提出:现实主义作为绘画当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应该也必然在今后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它却受到了冷落和排斥。在不健康的思潮泛滥下,最受打击的就是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在绘画艺术中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并且是需要接受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虽然现实主义在文革期间受到政治化的影响,但这不是现实主义本身的问题,现实主义是永恒的。 在当前世界艺术大潮当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应该始终有清醒的看法和认识,更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有强烈的历史责任心和坚定的学术追求 [详细...]
      2014/01/03 10:50:12 来源: 人民艺术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刘新:我的艺术历程
    2. 南宫历史悠久,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文化底蕴丰厚,先贤辈出,我出生于此是一生的骄傲与自豪! 从有记忆的第一件事是在吴村高中的外墙上有人在写画,我自觉停下来看直到天黑人家收工,后来才知道是在画批林批孔漫画。大约是在四五岁光景,对书画产生了兴趣。也正逢四清、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激进年代,文艺节目也热火朝天。冬闲时排练样板戏,天真儿时的我更是忙不迭地穿梭于台前幕后,东瞧西看,充满好奇,用树枝在地上画锣、鼓、刀、枪及戏剧人物等,颇有意趣,初显绘画天分。 第一次进城时还没记事,后听母亲说,父 [详细...]
      2013/12/16 11:21:38 来源: 魅艺中国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431(s)   8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