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9)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area" 美术史论-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现代意义
    2.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强韧纽带,执着此岸、关怀今生的现世精神养成务实的人生态度,特重社会功利以至将知识体系和科学技术纳入伦理政治的框架。这一切陶铸了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不过其中既有属于过去、失去生命力的方面,又有属于未来、包寓生长性的方面,而后者所显示的现代意义更加值得重视。 一、中和思维 “中和”的概念最早见于《礼记》。《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详细...]
      2009/09/16 09:55:0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从理念到经验:美学研究的继往开来
    2. 在跋涉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并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辉煌之后,美学在当今世界的人文学界似乎已成了一道远去的风景。虽然长久以来,一些执著的人们一直保存着对美学收复失地重振家业的期待,但迄今仍显得积重难返。一方面是审美文化的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是任何关于美的讨论依然只是美学家们的自言自语,被视作一个过时的话题,这样的格局迄今仍无改变。这足以提醒我们,对美学自身作一番认真彻底的反思与检讨已显得十分必要。一味地抱怨时代的重商倾向,将美学在今日的低迷状态仅仅归之于大众的拜金主义,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承认,堡垒最终是被内部攻克的,面对当代美学研究的衰落,美学界首先应该追究自身存在的问题。其中一 [详细...]
      2009/09/16 09:54: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东方美学”的可能性
    2. [摘要]柳宗悦是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和民艺美学的实践者,毕生致力于民众艺术的研究,他以东方人的独特视角,在民间日常生活的器物上,发现了“出尘超俗的美”,创造了“民艺”一词,民意理论和民艺事业。柳宗悦通过现代性或西方化的见解重新诠释东方传统文化艺术创作而建构了“东方美学”。本文力图透过柳宗悦的民艺理论的出发点、形成,美与用、型与形的关系,探究阐释东方美学的路径,为二十一世纪的东方美学研究寻找一个参照系。 [关键词]柳宗悦 民艺 东方美学 我们东亚人称之为“美学”的这门学问创立 [详细...]
      2009/09/16 09:54:1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大众文化的美学
    2. [摘要]:关于大众文化本文希望更多地是从美学的视角进行探讨,分析高雅趣味解体之后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审美关系;审视大众文化的奇趣现象以及应时之作应有的审美地位;阐释艺术复制品与拷贝文化的审美价值,进而梳理其中的存在样态,使接受者更多地了解有关大众文化的美学存在与形式。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美学 艺术 奇趣 一. 艺术与高雅趣味的解体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时代,恐怕可以说,现在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时代。今天人们的 “审美(aesthetic) ”行为,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艺术。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费着美的形象& [详细...]
      2009/09/16 09:53:5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日本美意识”与“场的逻辑”
    2. [摘要]本文从审美意识形成所必然伴随的共时性、地域性与历时性、历史性变迁,通过“哀(aware)”、“幽玄”、“风雅”等诸美学范畴(语言)所体现、张扬的“日本特征”, 试图厘清日本美学与西方美学、中国美学的关联与区别,探究日本“美意识”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内在之“心”与外在之“物”的“相关”与“反转”。 [关键词]日本 美意识 场的逻辑 心 物哀 序 &ld [详细...]
      2009/09/16 09:53:2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哲学中“神”的概念之辨析
    2. 摘要:“神”的概念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相当复杂的含义,但同时又是一个运用极为广泛的概念。学术界往往对神的概念不加分析地统而论之,造成了对这一概念理解的混乱。本文试对此一概念做一初步的梳理,并对其美学方面的关联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鬼神之义 “神”的最初之义乃是鬼神之义,这一含义在西周之前被运用得极为广泛。但是人们对此的理解大多止于人格神之义,并没有将其上升为一个哲学范畴。 原始人无法理解变化多端的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于是将之归结为“神”力的显现。如打雷等,被人们理解为是“神&rdq [详细...]
      2009/09/16 09:53: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是天使还是魔鬼(作者:单国华)
    2. 二千多年来,几乎没有人对美自身的价值产生过怀疑,似乎用不着提美的价值问题,因为它不可能产生负面的消极性的作用。美与真善一道,被人们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永远是个天使,是完美的化身。即便是看到许多追求美的行为带来了种种不良后果,人们依然不会认为这是美的问题,而是追求这个行为出了错。只要是追求美,永远都不会错。因而我们的全部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就有了一个逻辑预设:“美”就是完美无缺的,是至高无上的。在这种预设的支配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美”视为无比神圣之“物”(本人是反对将美视为物的,此观点已在《美源于 [详细...]
      2009/09/16 09:52:1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提问的思路分析与美学的出路(作者:单国华)
    2. 摘 要:从提问的思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惟有持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二元世界观的西方人才能提出,同时又注定了这个问题不可能被这类西方人解决。这种思维方式预设了一个精神性的实体,然后从此出发寻求解决的方案,这显然是个头脚倒置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虽有许多缺陷,但也有许多优势,是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的。 关键词:提问方式;思维方法;美学出路  由于语言-分析哲学的影响,人们注意到了“美是什么”实质上是个伪命题[1],但没有人追问此问题为什么是由西方人提出,而不是由中国人提出的,表明人们虽然初步 [详细...]
      2009/09/16 09:51:3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关于审美对象的思索(作者:单国华)
    2. 审美对象真是我们正在感知的物理事实吗?假如我正面对着夕阳:橙红色的明亮的太阳,火红的云霞,景色美极了(我相信每一个注视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会久久地望着它,欣赏着它,也就是说,我正在对它进行审美。既然是对它进行审美,那当然,它就是我审美的对象,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也就是说,我的审美对象是一个物理事实,难道我不是面对着一个真实的太阳吗?当然是。然而这个太阳果真就是我审美的对象吗?如果它真是我审美的对象,那么我能在它上面审到什么呢?它能像为我提供红的色彩与圆的形状那样提供美吗?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些,那怎么能成为我审美的对象呢?倘若审美对象并不是眼前的太阳,那么真正的审美的对象又是什么呢? [详细...]
      2009/09/16 09:50:5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论儒家美学思想的特征和演变
    2. 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它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历来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看成实现仁学、安邦定国的必由之道。因此,美学(诗论、乐论、文心、艺境)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持征和演变作一番整体性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儒家学说的整体思想,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 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传统、以&ldqu [详细...]
      2009/09/16 09:50:0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274(s)   8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