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艾轩访谈(四):我喜欢画微妙的表情……
    2. 构思成熟之后,制作成草图,再把收集来的各种素材在草图上拼接和反复更换,以便找到最合适的点。把草图搞好之后,通常要把它们搁置一段时间,在另一种新鲜状态下,再看它们时会有不同的感觉。 确定要画一张画之前,最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各种工具要备齐。我喜欢用铅笔在制好的画布上画底稿,用硬的铅笔画很浅的稿子,这样用错了便于修改。橡皮是用软得能在手中发粘的那种,威力巨大。这种铅笔加橡皮的方式是在美院附中上学时老师上素描课教的,一直沿用至今。可见人之顽劣。 等到各个部位布置好了,我会用一种叫做亚克力(ACRYLIC)的半透明的做底子的材料来覆盖这层脆弱的铅笔稿子。 [详细...]
      2010/07/06 12:21:3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艾轩访谈(五):对考生的忠告与建议……
    2. W:对准备参加美术高考的孩子提几句忠告吧——   A:那要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想当画家,很多人是没办法胡乱找个生路。   我觉得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其中大部分人不会终生搞美术,但是你要把基础弄好。   不要跟着瞎起哄,最后看不住自个儿。立志当画家的人要准备吃苦,画画本来是玩,是娱乐,但是你玩好任何一件事都是要吃苦。像冲浪,在大浪中间跑,会经常翻车,还要面临被鲨鱼吃了。画画虽然安全多了,但吃苦是免不了的。越画越好,最后变成一个名画家,全世界人都来买你的画,这种感觉非常好。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坚实的基础,你考美院,就要做好准备,你不论往哪个方 [详细...]
      2010/07/06 12:21: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中国专访——杨飞云访谈(上)
    2.  艺术中国:进入新的世纪后,您在绘画题材变的更加多样化,能谈谈在这些变化背后您的思考吗?   杨飞云:可能更多的还是和我进入到一个年龄层,随着自己的年龄、认识、自己的社会阅历,心里上的一些变化。慢慢在绘画题材上,更多的想有一种愿望拓展一下。在这个时候,回想起最初画画的时候,而且生活在农村的时候,进入到这个时候和自己的阅历,和自己心里上、学理上各种各样的变化,整个人的变化,决定了对内容的一种愿望。因为原来一直画的是相对比较偏女性题材,年轻女性的题材偏多。但是从2000年之后,我开始到法国的时候,第一次在巴黎画了一批风景,画了一批风景以后有一些拓展。以前也画风景,那时候是带学生教 [详细...]
      2010/07/06 11:01: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中国专访——杨飞云访谈(中)
    2.  艺术中国:您在中央美院和中国油画院都从事过教学,中国油画院的这种教学和中央美院有什么区别?   杨飞云:教育嘛,应该是把人类的传统或者文化的积累,经过这样的表现,架起一座桥梁,其实教育是把过去前人的传统的一些经验或者积累起来的一些知识、经典的东西或者本质规律的东西,通过教育让当代人进入一个现代表现的东西。所以我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设置方式上,因为学院的教育还是一个群体性的教育,它设定了一些课程,然后每个老师完成一段课程,这样的教育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欠完整。但是就像中央美院,它的画室制是结合了过去的工作室制,加上这种学院丰富的各种知识汇集的方式。油画院不可能做这样的工作, [详细...]
      2010/07/06 11:00:5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中国专访——杨飞云访谈(下)
    2.  艺术中国:您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协调绘画与行政事务、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杨飞云:我们很庆幸我们这一代赶上发展的时期,今天稍微好一点的画家日子都比较好过,不愁吃、不愁喝的,这样的一个时代,确实是很感恩的。但是本来想的是年龄大了可以轻松,年龄大了可以事少,而且也不用为基本的吃喝去奔波,但是却不行,好象事越来越多,家里的事、父母、孩子多了很多事,工作上慢慢的不能够像过去一样是个学生,躲在那些先生、躲在那些老人的后面,他们在前面干活,我们可以在那个地方悠闲一些,反过来你可以感觉到慢慢的担子移过来了,在家里面也要承担一些。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还有一点可能做油画院的工作, [详细...]
      2010/07/06 11:00: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青年周末与王华祥的访谈
    2. 青年周末记者曲慧与王华祥老师的访谈 曲:“喜入迷途”的主题是什么意思?迷途是什么?喜又在哪里? 王:15年前,我曾经写了那本叫做“将错就错”的书,其实那本书的文字很少,只有几千字。记得当时是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曹宝泉先生约我出版一本素描专集,书名好像叫做“王华祥素描集”或“ 名家素描集”之类,交稿时我在石家庄他的家中用了两天(好像是吧)写了书中的那些文字,我们商定了那本书的名字改为《将错就错》。当时出版社的领导还反对用这个名称,他们说,这哪像一个书名啊,这分明是一句 [详细...]
      2010/07/05 17:57:5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全球语境与中国图像——论90年代中国油画民间本土化思潮
    2. 90年代以来,以罗中立、韦尔申、宫立龙、段正渠、段建伟、王沂东、郑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孜孜不倦地埋首于民间乡土题材的艺术创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艺术形成了一股可以称之为“民间本土化”的艺术思潮。这种思潮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全球化语境当中进行阐释和创造,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深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中国艺术的文化身份和本土意识将会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民间本土化”思潮的研究尤为迫切。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多种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争 [详细...]
      2010/07/05 17:44: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全景画的壮丽与艰辛访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名誉院长宋惠民、原副院长李福来、教授张澎
    2. 全景画,被誉为绘画领域的“长城”。它源于西方并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它的出现却还是近20年的事。值得辽宁人骄傲的是,1986年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就出自鲁迅美术学院画家们不俗的手笔,并且从那时起,鲁美人仿佛一发而不可收,以绝对优势几乎包揽了国内所有全景画的创作,相继创作出《清川江畔围歼战》、《莱芜战役》、《郓城攻坚战》、《三大战役》、《井冈山革命斗争》、《赤壁之战》等等。在2004年首届中国壁画美术作品大展中,鲁美参展6幅全景画作品,荣获了7个大奖,4件艺术奖,2件优秀奖。另外还给鲁美领导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中,中国美术馆特用两 [详细...]
      2010/07/05 17:44:1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素描对话——梅墨生与谭平
    2. 梅:对一件艺术品而言,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但重要的是它“作为艺术”而产生作用时,主要是其内容的精神容量对于读者产生影响。对于作者来说是从过程走向结果(作品),从读者而言是通过结果(作品)追寻过程。作品之有“意义”直接与作者的“意图”相关,但有时情形也不尽然,因为“意图”并不见得都在作品上有理想的体现;读者的认读有时与作者的“意图”相违的,他们可以看到另外的东西,甚至作品的“意义”也完全在理解与阐释中被改变。因此,艺术创作与研究经常发生错置。不妨 [详细...]
      2010/07/05 17:38: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为艺术插上翅膀,你准备好了吗?
    2. 今日艺术网:尚老师您好!很感谢您来参加今日美术馆主办的“2007青涩创想大学生年度提名展”新闻发布会,您是如何看待这次活动呢? 尚老师: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有一个媒体问我,提名展是第一次吗,我说提名展这个方式在中国已经有了,但是作为民营美术馆,来做大学生的优秀作品提名展这是第一家。今日美术馆其实承担起一部分国家美术馆和国家美术机构所应当行使的义务和职责。 我在台湾时,去台北私立美术馆,黄先生详细介绍了台北私立美术馆的情况,我感兴趣的不是说他们有多么好的硬件条件,而是他们特别关心和提携新锐。在美术馆下面有一片很大的空间,就是展览美术馆刚刚挑选 [详细...]
      2010/07/05 17:13:0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532(s)   8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