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詹双晖:“非遗”产业化是把双刃剑
    2.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存在的争议较多。一方面,我国具有经济、文化开发价值的众多“非遗”资源尚未开发;另一方面,在部分已开发的案例中又很少真正按照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做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甚至造成开发性破坏、消亡的灾难性后果。这里面有地方政府与“非遗”持有者的急功近利,有开发商的唯利是图,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缺失,还有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   “非遗”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产业化开发对于“非遗”保护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非遗”开发项目不 [详细...]
      2010/07/27 10:21:0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农民画时代 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
    2. 农民画,顾名思义,是农民画的画。当代中国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年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灵感多来自于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体验,是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用画笔来描绘生活和装饰家居,所以当代农民画多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其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视觉印象。   当代中国农民画,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当代中国农民时代精神的反映。当代中国农民画产生自上世纪5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农民画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创作队伍,并在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 [详细...]
      2010/07/26 14:20: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农民画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者:王凯 
    2.   来源 :《美术报》  印象中,2006年中国美术馆曾经由徐虹策划过一场名为“农民·农民”的展览,不过那次展览是从专业画家以农民为题材创作深入,并未涉及农民画家自身的创作。   农民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概念,几乎每个省份至少都有一处农民画之乡,因而,对农民画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农民画以往也是一个并没有受到过多关注的内容,几乎任意选择一个角度,都可以论述一个很大的命题。这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农民画的关注以及相关的研究,实在太少了。此次“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mda [详细...]
      2010/07/24 11:15: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致“农民画时代”画展 作者:许江 
    2. 来源 :《美术报》 农民画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农村民间剪纸,流传广泛,直至今日,都是民间生活的一种重要符号,代表了独特而浓厚的深远传统与造型智慧。一把剪,神出鬼没,把中国普通百姓的情感剪刻而为双面观看、自由表现的大千世界。据说,在山西,一个普通的县就有二十多万把这样通灵的剪刀。农民绘画流域更广,语言更为丰富。从西部的户县窑洞到东海的舟山渔船,从北京之侧的房山到遥远的丽江小镇,从斑斓瑰丽的色彩到有趣的木版绘画,农民画丰富多彩,既代表着某种久远的民间传统,又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民间活力。同时,各地的农民画常常被作为民族原生的艺术创造,作为中国社会性的公共文化奇观,被邀请到 [详细...]
      2010/07/24 11:12: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农民的世界与其精神的大地 作者:许江 
    2. 来源 :《美术报》    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画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举办。农民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灵魂的神奇展现。她既凝结着古老文明在民间代代流传的果实,又充满时代生活的浓郁气息。我们将这个展览题为“农民画时代”。与此同时,我们又策划了另外一个艺术展览,借来新中国表现农村题材、绘画农民形象的精品,约请部分优秀艺术家表现农民的新作,并题展名为“时代画农民”。两个展览都将焦距对准农民,对准这土地的主人。农民既是画作者,又是被画者;既是时代的载体,又是绘画的主体,彼此构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 [详细...]
      2010/07/24 11:11: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为戏而生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曾昭娟
    2. 曾昭娟简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曾昭娟,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白玉兰奖、梅花奖获得者,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曾三次荣获文化部、《中国戏剧》颁发的“优秀表演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多次荣获天津市模范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十大女杰”。现为天津评剧院领衔主演,天津评剧院副院长,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青联常委。 记者手记:对于评剧,我当属“棒槌”一类。小时候虽也在影院里看过两出评剧,可那记忆早已支离破碎。在我看来,评剧 [详细...]
      2010/07/17 14:35:3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王永红和她的乐陶泥人
    2. 一个人是不是块画画的“料”,感觉非常重要,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悟性”。贺兰县一中美术教师王永红在画画之余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泥巴做载体,以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和粗犷质朴、夸张变形的艺术语言表述对生活的理解和感知,她创作的泥塑作品令人惊叹。   不起眼的泥巴 不起眼的人物   诠释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和家乡纯朴的民风民俗,一直是王永红心头的梦想。偶然的机会,学校为搞基建拉来许多黄土。当看到学生课余开心玩土的样子,她想到用泥巴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起初,王永红是用传统的方法将塑好的泥人上色,创作了 [详细...]
      2010/07/15 15:05:4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农民画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2. 印象中,2006年中国美术馆曾经由徐虹策划过一场名为“农民·农民”的展览,不过那次展览是从专业画家以农民为题材创作深入,并未涉及农民画家自身的创作。 农民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概念,几乎每个省份至少都有一处农民画之乡,因而,对农民画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农民画以往也是一个并没有受到过多关注的内容,几乎任意选择一个角度,都可以论述一个很大的命题。这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农民画的关注以及相关的研究,实在太少了。此次“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紧扣 [详细...]
      2010/07/15 10:35: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秦岭云:唐宋寺观壁画略述
    2. 中国壁画艺术,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各地就盛行画壁。秦汉以后,各处殿廷、宫苑、郡府、宅第以及坟墓几乎无处不画,形成以画成教化的风气。艺术长河,愈演愈盛,到了唐宋特别是附丽在寺观建筑上的壁画,其规模和水平,都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一现象是全球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   隋唐封建经济上升繁荣,特别是人唐以后,工农业发展,国势富强,文艺繁荣。壁画伴随政治和宗教的需求,出现了昌盛的局面。在关中、河洛、西蜀、江南各地兴建了许多宏大的佛寺道观,在那里经常举行“道场”、“俗讲”等群众性活动,吸引着广大市民。当时的诗人、画家甚而国君、公主们也 [详细...]
      2010/07/13 14:21:2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
    2. 作者:郭克俭   声乐是一门融语言与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一门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在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声乐艺术曾发挥过巨大的社会作用,因此在新中国即将到来之时,吕骥便对新中国音乐蓝图做出“今天是群众的时代,音乐也是群众的时代,群众音乐应以声乐为主”①的规划,虽然“以声乐为主”的预设不无偏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歌唱艺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曾经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具备雅俗共赏艺术特质的声乐艺术,不仅占据国人音乐生活的主流地位,而且雄踞音乐学术潮头浪尖,其热点不断、高潮迭 [详细...]
      2010/07/08 15:49:3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90(s)   9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