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谈周定芳和俞荣俊现代紫砂 张守智教授和堂主笑阳一席谈
    2. 笑阳:现代紫砂陶艺,像周定芳是从形上结合生活,用紫砂的形态关照自然万物,俞荣俊是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做成莲花状、树桩等,把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实际上他们在艺术上踩的点我觉得有一致性,表现的方式方法又不一致。结合他俩的作品,想请张教授谈谈现代紫砂陶艺怎样解决袭古和发展的问题?怎样用现代人的思维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张守智:定芳也好,荣俊也好,他们都没离开传统。他们是中国人,能离得传统吗?这些表现形式在宜兴陶艺的历史上有没有?陈鸣远做的那些摆设不是纯观赏的吗?并不是只要搞紫砂创作,都得做茶壶。只要生活上有需要,有市场,谁也管不了,市场经济调节一切。 我觉得他们两位的艺术, [详细...]
      2010/08/03 16:09:2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王辉:守着传统寻找新美学的探索者
    2. 贰零零八年九月下旬的北京,全球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刚刚过去,虽是秋寒已近,但气温却很宜人。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一场名为“和谐之美”的当代紫砂壶经典作品提名展在这里举行。展览的主办方原以为这次作品展不会吸引很多人来观看,因此当数量有限的请贴派发出去以后,他们惊讶于自己的电话铃竟是响个不停,原来很多高校师生和北京市民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纷纷联系组织者希望知道这次紫砂展的具体开始时间和地址,有一个热心的求访者甚至在电话里对展会组织方说:“作为一个北京人,我热爱紫砂壶已有三十年了,现在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是绝不会错过的!”这位紫砂爱好者 [详细...]
      2010/07/30 10:12:4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和夏俊伟老师聊紫砂之美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次偶然的访谈,竟牵动了我丝丝不忘的情愫。而后,选一米阳光,择一方清新可掬的心绪,再次去拜访夏俊伟老师。这个祥和的学者,和蔼亲切,温馨端庄,亦如春日的暖阳,暖煦贴切,他只静坐不语,你已经被他融和感染。与他攀谈,从家常至学术,总能让你醉心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与从容淡定的情怀。细细聆听,仿佛时间的沙漏就这般不惊不悚地道出生活的智慧。兀自沉淀,他却只道平常罢! 中陶:夏老师,紫砂壶从形态结构上可分为哪几类呢?这么分类,有什么依据么? 夏俊伟:按习惯造型分类,依据历代艺人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为 [详细...]
      2010/07/30 10:09:1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结缘紫砂(下)
    2. 问:顾景舟先生指导你们是一直到什么时候呢? 答:一直到他去世时。我和顾老的关系是亦师亦父。我们自己的女儿、儿子,就像他的孙子、孙女,就是这种关系。所以我们紫砂的师承关系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很珍视这种关系。 问:顾老指导您时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方面? 答:他教我习艺中用他的话说是“给我的最多”。我觉得他的指导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创新,要跳出传统的造型,要创出自己的东西。他要求我们:你的创新放在传统几千个品种的队伍里面要站得住脚,要成功。 问:顾老很支持创新? 答:支持,但要求一定要有 [详细...]
      2010/07/28 16:03: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结缘紫砂(上)
    2.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先后师从王寅春和顾景舟学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以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问:周老师,我想问一下:您是什么时候进宜兴紫砂厂的? 答:我是1958年进厂的。 问:之前是在紫砂中学学习吗? 答:对。 问:好像您这一辈很多都是从紫砂中学毕业的。你们是先在紫砂中学就已经接触到紫砂工艺了吧? 答:对,当时是半工半读的,也学做紫砂壶。那时候呢,说实在话,还小,十五、六岁,也没学到什么。那个时候是大跃进嘛。不过总是知道了什么是紫砂和紫砂 [详细...]
      2010/07/28 16:01: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宁求其神,不求其工(下)
    2. 问:现在,紫砂工艺怎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呢? 答: 这个问题,要看历史作品,我觉得当今的应该还是有点变化得太快了。我们评价紫砂作品并不是一般地说把嘴、把放在一条直线上,标准得很,一点都不会歪,能拿出去的作品并不是说要标准到什么程度,而是它的“神气”会达到什么程度,这不是今天的一些“做家”能做到的。“神”是衡量的最高点那种水平的作品,你怎么看都可爱,怎么看都好看。早在四十年前,我在学手艺的时候,顾老就教我看作品,一把是程寿珍的,一把是俞国良的。然后他说:“宁可要程寿珍一天三把,不要俞国良三天 [详细...]
      2010/07/28 16:00:5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宁求其神,不求其工(上)
    2. 问:作为一名女性的紫砂工艺大师,您觉得在从艺的过程中和男性的紫砂大师有没有什么区别啊? 答:怎么说呢?这不是说和男性有什么区别,在紫砂上这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问题就在于,你开始是跟哪个老师学的?你走的是哪个路子?有的他可能学了点花货,另外做点光素。像汪(寅仙)老师,花货擅长,光素她也能做。那么像我呢就是以光素、线条出名。以这个《韵竹提梁壶》举例,我做了一个椭圆形体,这个椭圆形体的延伸就是壶嘴,这边延伸过来就是一个提梁。都是在这个线条上下功夫。这个壶把的延伸也是一个椭圆,我加了点适当的装饰,觉得用竹子来衬托,还是比较满意的。你看那个竹子的竹节,我并不是每一节都一样长的。这就是我 [详细...]
      2010/07/28 16:00:1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四)
    2. 问:他搞的那个“名人名作”通过的时候有没有曲折呢? 答:“名人名作”地方上都是很同意的,“名人名作”就是因为有了香港的A、B、C三个价,他心里就酝酿着应该是有“名人名作”了。这样经济效益会更高,也更能体现优秀工艺的价值,否则我做得作品那么好,也是这个价。一个品种十个人做,有的做得不好看,有的做得真让人爱不释手,但是任务一样分,定价、收入都一样,当时这个就叫“公平”,其实是最不公平的。这种情况下,海庚搞上了“名人名作”, [详细...]
      2010/07/28 15:55:1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三)
    2. 问:高先生当初是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回来之后从事紫砂工作的吗? 答:完全是从事技术工作,进行紫砂产品的设计创作。 问:还自己做壶吗? 答:也做。动手相对少些。如果不当厂长,他能设计又会动手,他留下的作品应该更多。但是对他当紫砂厂领导这件事,大家这么认为,我也想:就是因为有了他,对紫砂事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我想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这么一个机会,会起到他当时的作用。 问:紫砂行业能有今天的局面,高先生功不可没。周老师,关于高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他当时进行或者说推动改革吧,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像他们那个时候大家的思想应该是属于比较保守的。 [详细...]
      2010/07/28 15:54:4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二)
    2. 问:高先生原来是一位紫砂工艺高手,但他却从技术的岗位上转到了行政的岗位上,这对他的紫砂创作来说有没有一定的影响呢? 答:肯定是有啊!整个紫砂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做事是很用心的,那个时候我们厂里放紫砂壶的纸质包装盒,机器切下来那种小边,比名片大一点点,他口袋里一直装着,他到哪儿看到什么东西就在那纸片上记呀、画呀。他不是搞政治的人,他就是在那个硬纸片上画,比如说无意中画的,觉得很满意,就用泥土捏成小样。小样捏出来觉得不错,就再画一个效果图,看看怎么样?然后就或者是正式投产,或者是放在哪个工艺师那儿。他画的图纸让人家做,或者他把整个的母型做好了给人家,他从来没 [详细...]
      2010/07/28 15:54: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412(s)   8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