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简介(作者:袁济喜)
    2. 本书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书52.9万字,共七编内容,演述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文学批评。正文后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和作者简介。同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在材料的选用上,本书力图突破以往同类著论偏重在诗文评的范畴上下功夫的局限,尽量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爬梳剃理。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注重将显在的范畴、命题阐说与潜在的人文蕴涵发掘相结合。本书将作者多年来对范畴 [详细...]
      2009/09/09 18:08:1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简介(作者:袁济喜)
    2. 本书36.7万字,除“绪论”和“后记”外共十四章内容,是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研究的一部拓荒之作,首次对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作了专门而系统地探讨,从精神价值的深度开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形而上之人文蕴涵,激活了古代文论的内在生命力;本书针对近年来学界对古代文论是否仍有“合法性”生存价值和新陈代谢机能的质疑做出了相应的回答,解决了中国古代文论所谓“失语症”的困惑,是对一个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和现实意义;本书在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范畴与通史研究领域之外,开辟了从文化与精神层面阐释古代文论的全新研究 [详细...]
      2009/09/09 18:07: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简介(作者:袁济喜)
    2. 本书的目的是集中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价值,以及它在现代文艺学中的生成可能性问题。是首部专门从精神意蕴方面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学术探讨的著作。 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在灵魂正是源于古老的人文情结。它以现实人格的构造和追求为特点,而理想人格的境界往往存在与审美境界之中,诗性文化构成了类似宗教那样的精神家园。这种人文关怀贯穿于作品和理论形态之中,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特质,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与现代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文艺学的融通与互动,不仅是范畴与观念层面上的互动,更主要的是内在文化精神层次的同异比较与选择。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心得结晶。力图从文化的角度 [详细...]
      2009/09/09 18:07:2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简介(作者:袁济喜)
    2.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具有关键性质的范畴,它将审美与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心物、情景、情志等关系加以融会,作为沟通这些对立关系的桥梁,使审美与文艺创作成为既涵括情与志、情与景、心与物,又具有独立性质的精神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具有以一总万的意义,是中国审美文化理念与体验相融合特征的典型显现,是西方与其他各国的美学与文艺学所不能有的。本书是对这个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范畴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 本书共分八章,17.8万字。前四章对“兴”范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作为审美范畴的“兴” [详细...]
      2009/09/09 18:07: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和:审美理想之维》简介(作者:袁济喜)
    2. “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美学上的荟萃。本书分上下两编,共17.5万字,按照历史的分析和逻辑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的“和”范畴的发展历程、内涵及外延作了全面的梳理和解析。 上编六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梳理了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指出它融合了农业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人人相合”的文化意识与民族心理。阐明了中国古代审美理想之维的“和”的内核由肇自先秦的儒道两家互斥互补的人 [详细...]
      2009/09/09 18:06: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六朝美学》简介(作者:袁济喜)
    2. 本书共分初版与修订版两个版本。初版于1989年纳入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系列,1999年纳入北京大学文艺美学精选丛书,经过修订于1999年出版。 修订版约30余万字,正文包括绪论及九章内容,共十个部分。首次从文化学和士人心态角度展开对六朝美学的深入探析和构建,深刻剖析了六朝美学人生与审美贯通的根本特点,在当代美学的研究角度和方式上具有相当的开创意义。 绪论是全书的总论,包括三个部分:六朝美学形成的历史前提;六朝美学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六朝美学的基本范畴。六朝美学的形成是中国文化与美学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绪论的第一个部分将考察的视镜拓展到历史文化的广阔背景中 [详细...]
      2009/09/09 18:06: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简介(作者:袁济喜)
    2. 孤独是中国古代的士在社会人生逆境下产生的心理感受,是古代知识分子心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最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本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从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研究士人孤独意识形成的内外之因及其内涵特质,解析汉魏六朝士人的人格理想与心态的转换。本题目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开辟了从士人心态入手的文化学研究新方法。 本书16万七千字,包括前言、余论和十二章的主体内容。前四章《孤独:人生的自我返照》、《英雄旋律中的不和谐音》、《覆巢之下》、《时空运转与人生孤独》本着历史描述和理论探析像结合的原则,对先秦到汉魏六朝士人的孤独心态作了历史性梳理,指出在世界精神史上 [详细...]
      2009/09/09 18:05: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两汉精神世界》简介(作者:袁济喜)
    2. 两汉是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繁荣昌盛、气魄恢宏的时代。以汉武帝为代表的封建大一统帝国无论在文治武功还是对外关系上都奠定了汉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声威和地位。汉代精神文化则是这种民族气魄的内在因素。汉代的精神文化、哲学观念有鲜明的趋同性,本书力图对一直以来在研究中被相对忽视的两汉精神世界作一些探索,着重点是他们对宇宙天道、人生社会和对外交往中的精神风采、思想观念,以发掘中国历史上能够真正全面地直观自身、放眼域外而无所畏惧的汉唐气魄的内在因素。 本书共八章,25.9万字。突破了以往两汉文化研究中孤立地从精神文化的某一种类着眼、用唯物唯心两条线进行研究的方法,而是对两汉精神文化进行了全面考 [详细...]
      2009/09/09 18:05:1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努力再现禅思想的真实历程——评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作者:韩焕中)
    2.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曾经产生过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重视,在这一领域涌现出许多丰硕的成果。其中葛兆光先生所着《中国禅宗史》一书就是一部颇为引人注目的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方法先进,思路明晰。在本书的《导言》中,葛先生以一个现代学者的清醒敏锐,对胡适以来的中外禅学研究作了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质询、商榷。葛先生认为,无论是胡适的实证主义研究所展现的禅思想的进化轨迹,还是铃木大拙用现代哲学概念所阐释的禅的理性批判思想,无一例外地都是从现代人的知识背景来回溯过去,其能否寻绎出古人真 [详细...]
      2009/09/09 18:04: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分析美学在中国(作者:刘悦笛)
    2. 20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曾占据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话语的衰落,对美学理论的“元哲学”沉思也日渐冷落。美学界的同仁或是拒斥形而上学而转向诸如“审美文化”之类的实证研究,或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生命本体置换实践根基从而倡导“生命美学”的各种形态。然而,美学基本理论要获得真正的推进,最终仍在于哲学思维范式的根本转换。曹俊峰先生的《元美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就是这一转换的初步成果,这本专著依托于英美分析哲学背景而试图将语言分析纳入美学研究之中,它无疑是九十年代以来最有创造性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 [详细...]
      2009/09/09 18:04: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