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育科学化原理研究之一(作者:赵伶俐)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09:12:14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美育作为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志,便是师生美感的激发及其激发程度。大量教育实践和实验证明,没有充分的美感生成和体验,即便拥有许多漂亮的外在形式或进行了相当高超的艺术技巧训练,也难以称为名副其实的美育。反之,凡是能充分激发美感,师生双方都因此能乐于去求美、求真、求善,也因此有可能形成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有助于美德、启智、健体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美育。因此,美感也就不仅成了美育是否成功的标志、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标志,而且还是所有教育共同追求的高级境界。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我们也常常能感受到因为追求美感和体验美感所带给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种种积极促进作用。美感对教育以及对人一切思想行为的发生发展所产生的这种特别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称为美感的增力性。
          美感,“是对万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社会上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1](P223~224)。就是这样一种因美的需要、美的标准和美的评价而对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现象,为什么会有那样异乎寻常的增力功效?在其增力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更为深层的心理和生理原因?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美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共同探究的,也是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建构与实施,美育要在当今和未来人类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等,所应当弄清而且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仅以音乐美感体验为例,尽管“对音乐之愉悦性产生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研究,至今并没有产生多少令人满意的成果”[2],但是, “一般而言,音乐美学家们确信,西方现代发达的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为解释音乐的心理接受机制提供了雄厚的科学前提,只要在人的听觉系统和大脑皮层细胞的研究中,整理现有的科学资料,问题的答案就会轻易地摆在我面前。”[3](P42~43)答案已经有了一些,但要将它们整理起来摆在众人面前也并非轻易。本文仅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对问题作了一些较集中的思考,以期能引起学界充分注意,其中所触及的大大小小许多具体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用科学实验去加以证明。
              一、美感增力的生理基础
          人的一切积极主动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仅依存于感性和理性,而且必须受到感情的支撑。人只有在感情体验的情况下,身心才会处于全面调动、高度激活状态,形成非行动不可的向力或趋势。感情体验与理性活动在生理机制上的最大不同点是:后者只借助感觉神经、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等整个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就可以完成;前者则必须伴随着整个生理组织系统的活动。有充分实验证明,植物性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腺体分泌系统甚至消化系统等等,都明显参与了感情过程。例如:有人用呼吸描述器把人在各种体验下的呼吸活动以曲线形式记录下来,根据记录曲线分析呼吸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发现呼吸系统的活动随着感情体验的性质和水平发生着加速、减速或加深、变浅的变化。再如用血管容积描述器、心动电流描记器和心电图进行测录,发现在感情状态下循环系统会发生心跳速度及程度的改变、血管舒张和收缩的改变。如满意和愉快时,心跳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中含氧量也发生改变;消化系统会发生的活动变化是:愉快情绪促进胃液、唾液、胆汁等的分泌,否定情绪如惊惧、愤怒、悲哀等则使多种消化腺的活动受到抑制,或唾液停止分泌,感到口渴,或食欲减退;腺体分泌系统则会出现流泪、出汗等分泌现象,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内分泌增多或减少等等。
          这种生理机能的大面积调动也可以说是全面系统的调动,深刻地摇撼着人的身体组织及至每一个细胞,使得感情体验本身具有了突出的推动力(增力)或反推动力(减力)。一般说来,肯定情感产生增力,否定情感产生减力。而美感,则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和概括力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不简单的仅为快乐,它往往还融和交织着喜怒哀乐,人类的各种情感,但却总是概括和提炼了各种情感的积极方面,因而总是能趋向肯定,让人最终得到巨大的愉悦。美感是一种可以包容酸、甜、苦、辣等等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因素或情感分子,使之最终有机融会成为丰富而积极肯定的、给人以最大增力性的高级情感。她在生理基础活动及变化水平上,始终具有人类高级情感的两大特征:
            (一)强度适中
          情感是增力还是减力不仅与情感向量(积极或肯定)有关,还与情感强度有很大关系。强度不够或称淡漠的感情无力;适中强度的感情产生增力; 过强的感情产生减力。 早在 1908 年, 叶克朗—德得生(Yerkes and Dodson )定律就揭示了感情激奋强度水平与人的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活动效率先是随前者的升高而升高,到达最佳水平以后,又随前者的升高而降低[4](P157)。 这表明:一项活动(如认识和行为)有强度适中的感情伴随,其活动效率或情感的增力性就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就是说感情的生理激活状态过强,对活动效率就会产生减力作用, 只有当激活状态适中时才具有最大增力性。 1984 年, 孟昭兰和Campos以16个月至18个月婴儿为被试,再次证明了这一定律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这种现象几乎是天生的,与后天经验无甚关系[4](P157)。 例如心脏律动的强弱与音乐美感体验的关系就非常显著,因为“音乐只有以自己的节奏引导、调适、控制了心跳,使之充分音乐化,人才可能体味到各种各样的审美愉悦”[3](P49),较为舒缓、中速和强度的音乐最能调起人的积极情绪,如抒情曲、进行曲、军乐等,而现代爵士乐、摇滚乐则是一种“比心跳快,而且在不断反复的节奏伴随下越来越快的”超强度乐曲,这样的音乐如果长时间演奏而没有缓解时间,往往会激发人的原始本能,不仅丧失美感,而且还“可能出现一种破坏性的无法控制的行为”[3](P49)。
          感情强度的生理指标除用仪器测定以外,通常还可用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或感情状态来加以描述或度量。心境指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在一段时间里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感情体验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而短暂的感情状态;应激则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出现时,引起高度亢奋的感情体验状态。美感的生理激奋在强度上通常在心境和激情这一区间,表现为一种中度激发的愉快心情,有时会达到高度激情状态但也很快会回归于强度适中的状态,而绝不会达到异常紧张的应激水平。而激产生于“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意味着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面临危险和威胁,在应激状态下,已经谈不上美感或者说会完全丧失了美感。如在观看动物园的老虎时,老虎突然撞开铁笼跑了出来;再如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打开试卷却突然发现一道40分的大题完全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这些紧急情况都需要人在短时间内采取对策作出回答(反应),否则后果无法挽回。于是情绪马上亢奋,身心活动水平迅速提高并达到极大程度,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肠道运动抑制、汗腺分泌猛增、瞳孔扩大、血糖浓度上升、呼吸加深加快。在此状态下人可能急中生智,及时行动,摆脱困难;也可能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头脑一片混乱模糊,很难针对险情作出正确反应,而不管那一种情况对于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一次快速的巨大的削弱与耗损。因此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应激这种大剂量生理耗损的感情状态,对身心健康显然是不利甚至危险的,与美感则更是无缘。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中的紧急情况进行审美,那是因为并不需要自己去应付这种紧急情况,因而会产生短暂的激情也不会产生应激状态。
          美感体验大多是以愉快的心境或激情之间的强度出现的,这样的状态不仅能使人在适度的身心振荡中去从容地、充分地品尝事物美的韵味,而且会非常自然地将这种体验弥散开来,转移向其他对象和事物,使一切事物都好像蒙上了一层美好色彩,形成一种美感氛围。对某些事物的审美,如对于崇高事物、对于悲剧事物的审美,则可能、也应该达到激情状态,从而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身心振荡,也正是这种振荡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审美映象,但这种印象的巩固和弥散还必须依靠或转化、回归为强度适中的审美心境。美感因通常心境状态而节省着生理能量,在适当的时候又有激情的宣泄,因此它总是在较弱和较强的强度范围中起伏,很有利于推进和支持人们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同时也堪称是一种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身心按摩活动。
            (二)第二信号系统的支持
          在人类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系统中,第一信号系统是接受和加工形象信息的,第二信号系统是接受和加工语言和抽象信息的。尽管人们大量论证美感产生于直觉,产生于对形象的审美感知,其神经活动基础主要是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但是美感作为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的高级情感,实质上却总是受到人的一般认识水平和审美认识水平支配的,与第二信号系统反射有着重要关联,高级的美感尤其依赖着第二信号系统的强有力支持。一种审美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转化为神经冲动以后,会沿着两条神经道路进行传递:一方面在第一信号系统中加工形成审美印象或表象,激发审美情绪;另一方面在第二信号系统中加工形成审美认知判断(评价),从而激发较为高级的审美情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物经常按照一定顺序刺激人的大脑,久之便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了对此类事物比较稳定比较完整的条件反射系统,这称为动力定型。以后“一旦有关刺激影响有机体时,条件反射的锁链系统就自动地实现出来。整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受到调节,这样使系统性反射活动所消耗的神经能量大为减少”[5]。 在第二信号系统中加工的审美信息,也可以促成审美动力定型的建立,从而支持第一信号系统的审美直觉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审美评价有规律地快速发生。这一定型不仅使审美活动方式进行得快捷轻松,而且有了一定的个性稳定性,能对整个审美过程和美感的产生起着指引、选择、调整与平衡的作用。美感之所以总是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个人自由度,亦即每个人的美感之所以总是有着一定方向和强度范围,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和审美动力定型的形成不无关系。“人的艺术观点和美的观念所以能在头脑中形成和存在的生理机制,乃是某种以第二信号为基础的动力定型。凡是以维持、加强或进而发展一个人的这种动力定型的事物就会使他发生不同程度的美感”。[6]第二信号系统和动力定型对美感的调控,从神经活动的机制上赋予了美感以深刻的生理性的内质,是美感增力的又一重要生理原因。
              二、美感增力的心理基础
          美感的增力性在于她拥有优越的生理神经活动基础,不仅如此,而且还在于她产生和建立在人的许多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同时对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及活动都有肯定性的激活作用。这也正是美感的心理能量问题和哲学、美学领域长期探讨的美感的本质问题。
          何为美感?一个古老而至今尚无定论的概念。在本文前端我们采用了心理学界为美感下的其中的一个定义,但哲学界、美学界也包括心理学界等并非会对此一致满意。仅翻开美学史,关于美感的定义就有数十种;最近十来年,我国美学界关于美感的本质也再次进行了激烈讨论,每位美学家、各个美学流派各执一种甚至几种定义,而且人们至今仍不认为其中哪一种足以包罗美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或足以揭示美感的本质。
          目前看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和实践学说,以及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学说的分析取舍结合提出的一种观点,比较能为较多人接受。这种观点认为:“美感的本质在于:美感是人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指欣赏者和人类)所获得的精神愉悦。”[7](P270 )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而这种精神愉悦来源于人在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身”。“直观”就是形象地看到了,感受到了;“自身”则指欣赏者或人类自己。那么是直观到了欣赏者或人类“自己”的什么呢?是全部还是部分?是躯体还是灵魂?许多有关文章和著述都从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言论中得出一个结论,自身就是人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会产生美感,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在对象身上形象地看到了、感受到了自己或整个人类的本质力量。
          那么,“人的本质力量”又指什么呢?“‘人的本质力量’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它包括了人的脑力、体力、思维、情感、意志、人格以及各种个性心理特征等本质属性”,即主要包含了人的各种精神因素,而其中“最根本的特点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7](P271)。 美感就源于人从对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各种精神因素,尤其是自身自觉的创造性的体现,在对象身上“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例如,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我们感受到了人对命运进行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以及贝多芬用音符表现这种勇气与力量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从自然界月亮的阴晴圆缺上,观照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恋相思;从一些为理想而献身的志士身上,看到了人类意志和信念的力量与光辉。不管是艺术对象、自然对象、社会对象还是科学对象,只要我们能从中看到自己(欣赏者和人类)的精神,便会产生出由衷的愉悦,产生出美感。因此,尽管关于“美”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客观事物的形态、线条、比例、对称呢?还是主观感觉、理念、趣味、好恶?亦或是客观特性与主观特点的和谐统一?至今也无公允的、完善恰切的定论,但是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对于每个具体人来说,只有当某物的客观形式在他的感觉中活了起来,体现了他作为人的特有感觉能力以及他的心理生活的积极特性时,那物才是美的,才会使人产生美感。所以美感的产生虽然直接源于客观刺激,但他却是以承认人自身的存在,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价值作为潜在前提的,产生美感的审美活动本质上就是从观照客观对象中达到对自我精神的欣赏,是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活动力的全面激发与调动。所以“美感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审美对象而直观自身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8], 就是一种有极大的心理能量或心理增力性的心理愉悦。
          美感的本质,表明美感的产生必然与人的各种精神因素或心理因素相联系,她所产生的能量意味着人的全部心理能量的表达与释放,同时也是对人自身心理品质及其水平的认定与发展。正因为美感与人的智力,例如感知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都有显著相关性和不同程度的激活价值,所以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审美活动来开发儿童智力。张述祖、史志英曾在1983年做过一个实验[4](P153), 将词分为美感的、中性的和恶感的三类,他们让被试形成词与三位数码的联想,数码采用随机法配合,结果发现:无论就6次识记成绩,还是25 天后的保持情况来看,与美感词相联系的数码识记保持成绩都优于与恶感词相关系的数码识记的保持成绩。可见,美感对于人的记忆活动有显著的激励作用。
          美感对人的创造力更有显著激活作用,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奇才,他4岁还不能很好地说话,但已在他母亲的引导下接受音乐美感熏染,当他成为著名物理学家时,同时也是一位美感丰富的钢琴家和小提琴手。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是音乐美感和直觉给了他想象力与创造的欲望和感悟,如果没有音乐也就没有他的相对论。美感是对人自身力量的肯定体验,是一种宽松、从容、愉快的心理环境。这是一种最利于创造的心理环境,置心身于其中,人们就有兴趣也有韧性大胆驰骋自己的思想,发挥想象,追求新颖和独特。人的创造性往往能在审美心境中得到良好的孕育和最自由的伸展。
          美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显著的激活能量。有关道德认识必须获得道德情感的积极支持才可能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而道德情感的激发往往不是通过机械的道德认识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道德审美认识和美感体验才能达到的。例如“爱”的感情,是一种道德感情,也是一种美感。而从美感的角度来激发的人们的“爱”,就远比从纯粹道德角度来激发人们的“爱”效果好得多。当我们从道德上说:你是母亲的儿女,所以应当爱母亲;你是集体的一员,所以应当爱集体;你是祖国的公民,所以应当爱祖国时,爱是不会由衷产生的。而当我们对母亲、集体、祖国进行审美描绘,感受到母亲身上有着人类最高尚和美好的品质;体验到集体温暖可爱;看到祖国山川秀丽、文化灿烂、事业辉煌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愉悦,爱便从中油然而生。
          美感合乎人的心理需要和人的充分创造性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无所不在,也决定了它所拥有的巨大心理能量和增力性。
              三、美感的追求和美育科学化
          美感的本质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精神力量的观照与肯定,这与人追求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由于美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增力以及因此而具有的呈现人“本质力量”的这种深刻、全面、诱人的特性,使得人类社会古今中外有数不胜数的人们表现出了对美感追求的高度热情,其态度之执著、行为之大胆,常常超过了追求人生其他东西甚至追求生命的程度。
          当人们把这种追求美的热情用在追求内在精神美、追求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方面时,将是一股多么巨大而可贵的改造人类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的力量!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是19世纪的资产阶级学者,但他通过深刻反省后把家产全部分给了穷人,以追求自身精神品质至善至美的执著行为,至今仍令人感动不已;他的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等也因艺术地表现了他这些精神品质和行为而拥有了巨大的美感和道德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党员,为了建设理想中美好的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中的一群人为主人公而写的小说《红岩》、而雕塑的《革命烈士群像》,就是在今天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激烈变化的青年一代心中,也仍能引起强烈美感,并因美感而使得新一代青年人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理解这些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观。
          美感这么令人着迷地去追求,表面看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只要愿意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去探究其原因和本质,却是不难理解的。人对美感的追求显然既具有高级的精神特性,又具有大众的普遍心理特性,以至于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们等等不得不一方面肯定美感是人类的高级感情,是人类高级文明陶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承认“爱美是人的天性”,“近似人的一种本能”。美感的这种高级特性和普遍性,也无疑与本文探讨的美感及其增力作用产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有关。这样的基础,正是美感能如此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和热烈地追求,同时又能提高人的精神活动水平,积极弘扬人生美好价值的根由所在。这样的基础也使我们逻辑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育基于人类美感的激发和充分体验而开展,因此,它绝非是轻浮的、任意的、外在的,而一定是实质的、内在的、科学的教育活动过程;对人类美感作进一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研究,无疑将使美育这种越来越显示出其现代和未来价值意义的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加快走向科学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蒋一民,叶纯之.音乐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刘成纪.心理发现与音乐心理学的重构[A].美学与文艺美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张述祖,沈立德,等.基础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5]北京师范大学等四院校.普通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朱应元,张玉能.再论共同美的心理生理基础[J] . 学术月刊,1985,(8).
          [7]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毛萍.人的自我意识与美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1).

        来源:网络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2(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