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建省“文艺两新”人才漆艺作品展 助力漆艺文化传承
    2. 展览现场 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艺脉相承——福建省“文艺两新”人才漆艺作品展,18日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 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的此次展览以漆艺工艺为主,共邀请25位漆艺大师,展出各类漆艺作品60余件,既有老一辈福州漆艺术家的经典成果,也有青年艺术家的新近力作。展览作品形式多样、主题丰富,具有浓郁鲜明的时代气息。 漆艺术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以天然漆为主要媒材, [详细...]
      2024/04/19 09:4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研究联盟在长春成立
    2.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伪满皇宫博物院、黑龙江省博物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旅顺博物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在长春联合发起成立“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研究联盟”,以提高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的整体水平。 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代表联盟宣读了《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研究联盟共识宣言》,提出了建立跨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建立专业的联合实验室,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突破东北建筑遗产的话语困境等具体的规划目标。 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是在东北地区近现代各历史阶段的遗留,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含义 [详细...]
      2024/04/19 08:3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敦煌西夏石窟的历史面貌与独特贡献
    2.   敦煌石窟发展到西夏时期,呈现多元艺术并行的新面貌。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西夏壁画艺术,与黑水城艺术品的主体部分同属于西夏的作品,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和认识西夏历史与艺术的“双璧”,是记录西夏王朝的珍贵“形象历史”。从数量来说,敦煌西夏壁画无疑占据绝对优势,加之敦煌洞窟不可移动、保留相对完好,具有历史原始性,因此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敦煌西夏石窟的总体面貌 [详细...]
      2024/04/17 07:27:1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龚华:千年窑火在当代升腾
    2. ▲龚华和他制作的瓷器 受访者供图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瓷器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与审美追求。在工业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一批中国工匠无惧烦琐、精益求精,坚守着传统手工技艺的智慧与温度,让千年窑火在当代延续、升腾。龚华就是其中之一。 打通瓷艺有宋以来的“任督二脉” “总得有人去下这个功夫。我们把传统的手艺吃透了,其他人参考 [详细...]
      2024/04/16 07:59: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熔铁水 铸古今——记“永康铸铁”第五代传承人胡志强
    2. ▲胡志强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晨光微曦,我从铁锤声中醒来;星斗满天,我又伴随着铁锤声入梦。从我记事起,年迈的祖父不分昼夜地干活,打制柴刀、锄头、铁锹等铁器,以打铁手艺闻名乡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康铸铁”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的胡志强,自幼就跟随祖父、父亲学习打铁和铸铁。如今,熔铁水、铸古今成为他一辈子的事业和追求。 秉承正脉“一本堂”拓古开今 [详细...]
      2024/04/16 07:57: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领略跨越6000年的古陶瓷艺术魅力
    2.    【新展大观】   在我国先秦时期记录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将与陶器制造相关的工种称为“抟埴之工”。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展览近日开幕,展览以约270件陶瓷类文物为主,跨越6000年历史,呈现了古代亚欧大陆和古埃及广阔地域上的早期陶器和晚期瓷器艺术,奏出“火与土”的交响。 [详细...]
      2024/04/16 07:53: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流沙河边的寨子和“活化石”的故事
    2. 傣纸做的傣装展示   纸一直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功臣”,作为文字的载体,从古至今也被逐渐更新换代,现在使用的纸张柔软、分门别类,不同颜色质量、用处不同,但绝大多数都是机械智能化时代的产物。而在中国南端的一个热带雨林地区,有着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这里是傣族世代的居所。   一张张完好无损的树皮叠放在一处,无不彰显着手工艺人的娴熟技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傣族人民用智慧 [详细...]
      2024/04/16 07:39:1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民间美术中的生态智慧
    2.    【守望家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对象。作为传统美学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的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与生态智慧。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原则与特色,既有对大千世界的想象,又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还有对诗意人生的向往,以及对子嗣兴旺、瓜瓞绵绵的企盼,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宇宙观和生态观,有着鲜明的生态意识。 呼唤生 [详细...]
      2024/04/14 07:57:4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被忽视的科学之美——从宋代省油灯谈起
    2. 陈寅恪先生对宋代的历史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谈及对于宋代的印象,除了它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充满哲思的人文精神,我们更沉醉于它的时代美学。从诗词歌赋中品味宋代的文化之美,从文化遗存中感悟历史之美,从四大雅事中体验生活之美,是现今我们品读宋代美学的基本方式。 宋瓷主流美学意象 宋代的陶瓷生产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宋代美学的重要物 [详细...]
      2024/04/13 08:43:1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
    2.   2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社会巨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的中国,迫切希望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建设一个伟大新社会”的理想激发了一代人的热情,“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中国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而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
      2024/04/12 08:43:0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525(s)   100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