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绘画离开了客观之后才有艺术的存在,不然就只是“复制”的技术
    2. 燕园赏诗阁 布面丙烯 100×200cm 2024 当绘画的方式与个人的性情、品味走到一块时,绘画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就像你饿了吃上了适合你胃口的食物一样,一可以充饥,二可以享受食物中某种给你带来快感的美味。我对设计好并按部就班的绘画方式缺乏耐心,而且觉得乏味,喜欢直接在画布上随着“感觉”改来改去,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为止。我很少有草图之类的东西,我相信在反复的修改中能够寻找到我的需要,而 [详细...]
      2024/11/07 08:39:07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自深度中浮现——读刘进安新作
    2. 《水墨肖像之二》 60×65cm 纸本水墨 2008年 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艺术渐行涌入,尤其在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中国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经验获得了极大拓展,中国画领域也概莫能外。这一时期,诞生了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风格和流派,如实验水墨、观念水墨、抽象水墨、都市水墨、新文人画……显而易见,由时代语境激变而出的现代水墨,似乎从旧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态中解缚,在思想观念、题材内容、形式结构 [详细...]
      2024/11/07 08:35:0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文化自信视域下湖南美术馆的国学教育实践
    2.   美术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不仅承担着艺术教育、大众美育的功能,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丰富的文化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美术馆在国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的探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美术馆近3年来开展国学教育项目的策划实施及国学课程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美术馆这一平台,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实现公共美育。   传承传统文化 培养文化自信 [详细...]
      2024/11/07 08:31:11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缕缕棉絮堆叠“东方之韵”
    2. 东方之韵(棉絮画) 李海红   一位优雅的东方美女侧影,如同古典诗篇中的仙子。她身着华丽的中国古典服饰,细致的绣花与流苏交相辉映,散发出无尽的华美与柔情。巧妙的钻珠镶嵌技艺,使画中人物的服饰与发饰相得益彰。这是棉絮画第四代传承人李海红的新作《东方之韵》。其父、著名画家、棉絮画第三代传承人李福堂为之题词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面露华浓……”   “棉絮画艺术是老祖先留下的优秀文 [详细...]
      2024/11/07 08:30: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第四届国际艺术教育论坛聚焦“艺术教育与人类健康”
    2. 11月2日,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为人人·为未知·为未来”的主题下,第四届国际艺术教育论坛聚焦“艺术教育与人类健康”主题,汇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及文化艺术界代表,共同探讨艺术教育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承办。 与会专家针对当前风靡全球的艺术疗愈实践和学科发展现状,论证了艺术在全年龄段的预防保健、疾病干预、健康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阐释了用好“艺术疗愈”这张“全球处方”的重要性,提出了“整合国际经验和在地智慧,整合学校教育基础 [详细...]
      2024/11/07 08:24:54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第24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闭幕
    2. 11月2日,第24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在京闭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以及徐坤、朱虹子、郝亚斌、金锐、吕通义、曾伟京、皇甫宜川、宫吉成、高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最佳短片、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技术应用、最佳新人、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声音效果、最佳剧本、实验创新等十项大奖,以及本年度全球优秀学生作业奖、评委会特别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组织单位奖以及获奖论文等不同奖项一一揭晓。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是首创于2001年的面向全球原创动画短片的评奖活动,集学术性、艺术性、权威性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动 [详细...]
      2024/11/07 08:23:0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沃莱·索因卡:来自非洲的理性声音
    2.   非洲大陆的文学成就令人瞩目,有多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作家,例如埃及的马哈福兹,南非的戈迪默和库切,坦桑尼亚的古尔纳和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其中,索因卡(WoleSoyinka)的作品“深深植根于非洲的世界和文化”,为继承和弘扬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文化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索因卡于2012年和2023年两次造访中国,最近一次到访还荣膺“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金玉兰”大奖,为中非人文艺术交流树立了 [详细...]
      2024/11/07 08:21:1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非遗保护二十年——为国际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中国方案”
    2. 非遗不仅是时间长河中代代相传的人类智慧结晶,也是连接民族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之桥。2004年,中国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今年是中国作为缔约国在国家一级开展非遗保护行动20周年。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科学有序,硕果累累。 为纪念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20周年,近日,“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者围绕“非遗内外: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生态与传承: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跨界与融合 [详细...]
      2024/11/07 08:16: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和美学塑造乡村发展新空间
    2. 宰湾村,游戏装置与地绘、街道家具一起形成新风景。 金伟琦 摄 当下,艺术和美学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越来越多地方注重将艺术元素融入城乡规划与建设中,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文化艺术空间改造作为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 [详细...]
      2024/11/07 08:14: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在即
    2. 11月6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放。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表明,陶寺早、中期聚落(距今约4300-4000年)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将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提升陶寺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服务水平,为遗址和当地乡村提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贡献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中国方案。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 [详细...]
      2024/11/07 08:11: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75(s)   9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