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和中西的装饰之风——刘既漂的书籍设计
    2.    【书衣之美】   因历史文献的散佚,艺术家刘既漂曾长久被湮没在历史尘烟中。他的艺术生涯融汇通达,在绘画、设计、建筑等多个领域孜孜求索。尽管其涉及书籍设计的艺术实践有限,但仍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独特的印迹。   刘既漂,广东兴宁人,早年曾在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1919年,18岁的刘既漂留学法国学习绘画,后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转修建筑。   1925年,轰 [详细...]
      2025/07/13 08:34:2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以“字”育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模式的思考
    2.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存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构建“汉字—书法—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开展“技能训练—审美感知—文化认同”的协同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教育的多维育人价值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汉字;书法;中小学;教育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然而,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定位长期存在争议,教育现状面临多重困境:首先,“重技轻道”现象严重,技能训练与艺术素养培养失衡。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实践普遍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书法学习被简化为以 [详细...]
      2025/07/11 09:10:12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王犁:未知的明天已经开始
    2. 没有几天你们就将离开本科阶段的校园,真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大概只有在这一刻,你们才会觉得四年时间过得真快,而对于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来说,则是每年都很快。你们将从这里出发,开始不同的人生。 我非常同意前几年高世名院长在新生见面会上讲的那句话,本科期间最大的任务就是打开胸怀。当然在座还有我们艺管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 相信更多的同学在这一刻,还来不及反思胸怀与明天的关系,只感觉到未知的明天已经开始。我是这届艺管毕业班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让他全身而退的,借此机会要感谢大家! 记忆里还是大二、大三时的你们,大四在外 [详细...]
      2025/07/07 09:01:4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邱志杰:何谓启蒙
    2. 今天是血脉觉醒的一代人的毕业典礼。其实在我们的时代,毕业典礼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成年礼。你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期待这一天了。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总是猝不及防的,大多数人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在这个成年礼上,我想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这篇文章写于241年前,1784年9月30日,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哥尼斯堡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何谓启蒙》,那一年12月发表在《柏林月刊》上。 康德在文章一开头就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未成年状态,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Sapereaude! [详细...]
      2025/07/07 09:00:28 来源:邱志杰工作室 编辑:静愚
    1. 跨文化交际中书法艺术的外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2.   在书法艺术助力跨文化交际的进程中,外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循序渐进,深化文化认知是奠定表达基础的关键。学习者通过研读权威典籍、学术著作与前沿成果,探究书法艺术在其文化体系中的起源脉络、风格演变,剖析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的生成逻辑,形成清晰且扎实的认知,才能为后续的理解和表达提供充足养分。   此外,参与多元化文化交流活动同样重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书法研究者、爱好者对话,倾听其对书法在本国文化语境中的独特解读,借助跨文化思想碰撞,可以拓宽认知边界,打破固有文化局限,客观认识书法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异同。   完成研习后,学习者应定期反思总结,梳理 [详细...]
      2025/07/04 08:58:2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的地域性实践
    2.   南阳师范学院(简称南阳师院)作为河南省较早开设美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豫西南地区的美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推广、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其美术专业融合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教育理念,形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多元维度梳理其在河南美术教育领域的贡献。   南阳师院于1986年设立美术专业(专科),2000年升格为本科,是河南省较早系统培养美术师资与艺术人才的高校之一。其教育实践呈现两大特色:一是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中注重中原文化(如汉画像石、南阳玉雕、民间剪纸等)教学,将地方非遗项目纳入教材。二是实践导向,以“工作坊+实训基地”模式为主,与南阳本地 [详细...]
      2025/07/04 08:57:16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高校如何为非遗注入“青春基因”
    2. 中国美术学院的研培班上,不同门类的非遗传承人探讨“跨界融通”。 赤水竹编保温杯订单不断,“90后”戏曲演员“起范儿”登台,“00后”学生将苏绣与家居设计结合……这些鲜活场景,都源于一项持续十年的行动——研培计划。近日,跟随研培计划主题传播活动,记者走访了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多地的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和非遗传承人。每至一处,都领略到研培计划成果之丰硕。 理论与 [详细...]
      2025/07/01 09:07: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黄炎培美育思想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研究
    2.   【摘要】黄炎培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美育,其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实用主义原则,主张将艺术熏陶贯穿教育全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基于当前高校美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本研究以黄炎培美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探索其与现代高校美育体系的融合路径,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黄炎培;美育思想;体系构建   黄炎培美育思想的内涵   ☆人格化   黄炎培 [详细...]
      2025/06/24 08:46:0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小学美术教学中“非遗”主题课程的开发与传承策略研究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非遗,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美术·五年级下册》为例,通过构建课程框架、整合非遗资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利用社会联动与文化实践保证非遗的有效传承,帮助教师融合地方资源与教材案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明确小学美术非遗课程的体系化开发策略及传承路径,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核。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核心学科,与非遗的结合具有天然优势。 [详细...]
      2025/06/24 08:41:2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抱石”志愿服务绽芳华 特色育人品牌谱新篇
    2.   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以赓续红色文化血脉为使命,精心打造“抱石”志愿服务队,设立傅抱石纪念馆,成立抱石文化艺术中心,弘扬抱石艺术精神,擦亮特色育人品牌。 政治引领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抱石”志愿服务队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组织参观革命遗址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团队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党的理论发扬光大。团队宣讲小分队以每年“开学第一课” [详细...]
      2025/06/24 08:24:3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66(s)   9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