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遗传人培训现改造热 要求唐卡传人学素描
    2. 老街、古河、旧宅子的现代生活 摄影/李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有了它,一个民族便可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知道自己以何种方式更容易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必备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最后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或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 随着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的 [详细...]
      2016/01/23 08:44: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静愚
    1. 当代工笔画的品评标准刍议
    2. 工笔画对待“写实”、对待素描的角度和态度,不是“素描”看我,而是“我”看素描,“我”用素描。近时期以来,画家过于关注自我内心世界,反映小事件、小环境、小情趣,作品中看不到画家从人生体验和独立思考中得到的认知,缺乏真正的思考,缺乏表达的深度,缺乏对社会现实的真切关照。 工笔画的品评标准要放在中国画的改良和革新的背景下讨论。上世纪以来,文化的自卑感和追求自强的欲望是美术界提出改良和革新的根本动因,“中西融合”“推 陈出新”构成19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发展史并深刻左右着艺术家的文化心理,影响至今。新世纪来临,一个逐渐强盛的中国,它的文化和艺术如何自处,我们怎样看 待自己的 [详细...]
      2016/01/19 09:32: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建国到“文革”的激越年代,艺术家是如何坚持创作的?
    2. 【编者按】前不久,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的素描形态系列讲座第三讲中,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王犁以“激越年代的努力:1949到1976年华东分院与浙江美院素描教学”为题进行讲演,从文献史料中还原出那个特殊的激越年代中,艺术家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做出的卓绝努力和坚持。澎湃新闻选摘了一部分讲座内容。 今天希望把一些文献的梳理与大家分享。我讲的其实是一个个案研究,在我们了解这么一个碎片的时候,可以由此回望我们民 [详细...]
      2016/01/15 08:53:5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静愚
    1. 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在爱德艺术院启动
    2. 由美术报和北京海国图志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办的中央美术学院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启动仪式暨教师作品展于2015年12月27日下午3:00在中国爱德艺术院正式启幕! 爱德艺术院是在已故的丁光训主教直接关怀下成立的艺术团体。现场展出了翟欣建、于明、徐芒耀、钟剑秋等高研班各位老师的素描作品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留校作品。此外此次高研班邀请到授课教师还有:艺术泰斗苏高礼先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徐芒耀 [详细...]
      2015/12/29 22:32:38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中央美术学院 2015精微素描最新作品,漂亮
    2. 这不是一件天价的艺术作品,这只是中央美术学院大一新生的课堂作业 让我们伴随着精彩的画面,静静聆听中央美术学院苏海江副教授的分享: 素描就像一个“借口”。也可以叫“工具”。 我们利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先说一个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在大一要开设精微素描? 首先,进入美院的学生,精微素描是他们的第一门课。我们面对的学生,几乎就 [详细...]
      2015/12/19 09:28:05 来源:798手绘网 编辑:静愚
    1. 一组让人惊叹的铅笔画
    2. 这是一组来自马来西亚的插画家 Vince Low 名为‘Faces’的作品。主题是以好莱坞明星的肖像作为创作,用潦草的素描手法来呈现,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潦草奔放的线条竟然能够把这些人物的神韵呈现地如此传神。 其实Vince Low天生就有阅读障碍 (dyslexia) ,从小到大的路都不好走。因为他天生的障碍,他做什麽事情都需要比任何人还要努力很多,而且父母亲和学校的老师都觉得他是故意不教功课或是不想要读 [详细...]
      2015/12/10 08:22:17 来源:视觉艺术 编辑:静愚
    1. 原来讽刺漫画源自达芬奇
    2. 讽刺漫画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素描,他除了将理想中的美与荒谬的怪诞形象对比之外,亦将这些怪诞形象加以变化,探索各种人体特征变形的可能性比如像胡桃钳一般的倒勾鼻,或是过分突出的下巴等。达芬奇的素描在欧洲成为艺术家们灵感的来源,无论这些变形的形象原本的功能是什么,怪诞头像都是艺术家表现幽默或是传达道德意义时常用的材料。 讽刺漫画(car [详细...]
      2015/11/30 07:48:06 来源:艺术云图 编辑:静愚
    1. 叶浅予如何看徐悲鸿的素描观
    2. 1983年10月3日在桐庐县,叶浅予先生和陆俨少先生聊天谈笑。陆说叶只会画人物,不会画山水;叶也开玩笑说陆只会山水,不会画人物。陆说:“我现在就给你画张如何?摄影家蔡斯民先生突发奇想,要再现当年的情景。可两位南北各一方,于是蔡先生用自己热诚的心灵,熟练的技艺合成了这一张照片。 在叶浅予广阔的“朋友圈”中,徐悲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两人都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大家,相识较早,也曾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共事过五六年,但 [详细...]
      2015/11/01 16:31:5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叶浅予:我不赞同以素描来改造中国画
    2. 批评徐悲鸿“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主张—— 在叶浅予广阔的“朋友圈”中,徐悲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两人都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大家,相识较早,也曾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共事过五六年,但过往并不密切。按照作家包立民的看法,两人“是一种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段无形的距离”。而横亘在两人间的障碍物,便是艺术观念的不同,比如对素描的认识。 简介 徐悲鸿:著名美 [详细...]
      2015/10/27 08:40:01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关山月:把素描看作一切造型的基础是错误的
    2. 上世纪60年代初广州美院发生素描论争 杨之光:关山月体会不到素描的作用在哪里 关山月:把素描看作一切造型的基础是错误的 简介 关山月 广东阳江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杨之光 广东揭阳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国画系主任。 [详细...]
      2015/10/27 08:37:12 来源:新快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