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机器人写诗首开报纸专栏
    2. 观众在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上观看机器人写毛笔字。 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摄 继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之后,机器人开始写诗了。2017年5月19日,机器人小冰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这个可以聊天、可以写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8月19日,小冰在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 [详细...]
      2017/08/23 08:27:37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静愚
    1. 让高清数据助力艺术传播
    2. 相继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藏品高清版的数字化开放消息,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似乎没有啥大不了,但对于非职业的研究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垄断性的资源开放讯息。我们都知道精美的书法、绘画乃至于考古文物,都需要去博物馆才能看到其真实的面貌,即使在博物馆,一位参观者如果没有得到许可,不可能拥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光是凭借文物的展览,也只是粗略地了解某一作品或文物的大致状况,这种观看,不能提供微观层面的详察,只有博物馆的研究和工作人员才有亲近文物本体的职业性权力。 高清数据的开放下载,可以为普通大众或非职业性研究者提 [详细...]
      2017/08/21 08:13:5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从看不见、摸不着到可视化、情景化
    2. 2016年在澳大利亚展出的《纯净之地:敦煌莫高窟》AR展览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日前,由微信平台“AR [详细...]
      2017/07/26 08:12: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上海博物馆呈现200万年世界史 二维码当选时代名片
    2. 要把人类浩瀚两百万年的历史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并非易事,而大英博物馆依托庞大的馆藏,完成了这一挑战。“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用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了跨越200万年的世界历史。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表示,展览的灵感来源于2010年在英国播出的大英博物馆与BBC(英国广播公司)合作的同名广播节目。“这个系列广播节目有100集,每集考察大英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详细探查每件藏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此后,大英博物馆历时四年,将这100件物品编撰成同名书籍,并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推出了世界巡展,先后到达阿联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并于今年 [详细...]
      2017/07/03 08:31: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静愚
    1. 未来美术馆不仅是数字化概念:与科技同气连枝
    2. 国外美术馆的移动客户端标识,依次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画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资料图片 【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比尔·盖茨便已经在1989年的西雅图注册了一个名叫Corbis的图像公司,他认为未来人们会拿个电子相框购买艺术品并放在家里用作装饰,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数字图 [详细...]
      2017/05/27 15:28:2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为什么艺术家不怕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丢饭碗?
    2. 年复一年地,人文艺术领域难找工作已经是终极事实,而现在,艺术人士和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理由:在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机器替代了人工劳动力,然而,人文艺术领域的工作岗位却很难被替代。 风险投资人、曾任职于谷歌和微软的李开复告诉商业网站Quartz: “艺术和美很难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人工智能是很客观的,善于分析和依靠数据的。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转行人文艺术学科的时候可能要到了。也许那些过去被认为很难找到工作的专业现在反而适合学习了。“ 在李开复接受陈文茜访问时,也提到了“人工智能是一个理工 [详细...]
      2017/05/19 08:44:01 来源:新浪收藏 编辑:静愚
    1. 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
    2. 关于新媒体与当代艺术,艺术家不断使用新技术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个显而易见的共识是,没有学者和理论家会批评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使用,就像照相机发明后使用相机拍摄,达达主义之后观念艺术家使用现成品进行创作一样,最终新技术都会被接受。需要区分的是,新媒体和新技术仅仅是一种“语言”,而不是当代艺术“本体”。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语言仅仅是为了表达思想而存在,如果没有思想,语言很可能就沦为空洞的形式。 当代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借助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影响,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思想和观念,最终使艺术走出审美的藩篱,进入政治学和哲学的领域。此 [详细...]
      2017/04/10 08:12:5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科技与艺术: 从庖丁解牛到科幻VR
    2. 廖雨澄 Other World VR作品 没想到科技与艺术,突然间在中国成了热门话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因为这在国外是几十年来长久持续的跨界研发重心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创作,在2004年应邀到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共同创建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科技中心,在此谈谈关于这个主题的具体经验和思考。 今天唯一的革命,只能是科技革命。科技已经主导当下生活的一 [详细...]
      2017/04/10 08:11:0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科艺融合要创造出“无目的”的“目的”
    2.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谈“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近年来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1924年,蔡元培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观点。那年以林风眠、林文铮、刘既漂为首的一群旅欧留学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一个大型的中国艺术展,那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蔡元培是这个展览的发起人之一。在展览的画册和招待会上,蔡元培发表了他倡导的“两种融合”,第一个是美术上的中国风和欧洲风之间的中西融合,第二个就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他在讲演中明确指出:“有人质疑科学家与美术家是不相容的,从科学方面看,觉得美术家太自由,不免少明确的思想,从美术方面看,觉得科学家太枯燥, [详细...]
      2017/04/10 08:10:1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数字化动漫帮文物“活”起来
    2. 2006年起,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先后推出3部《博物馆奇妙夜》,利用数码特效“复活”了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在收获了超过13.5亿美元的总票房之外,也唤起了人们对博物馆文物的关注,不少电影粉丝因此走进博物馆。 就在第三部《博物馆奇妙夜》上映的2014年,“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等理念开始在中国文博界流行,并渐渐广泛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如今已是持续热门的一大话题。时间上的这种接近让人难免产生错觉,但其实,早在1981年,中国就有过让文物“活”起来的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 [详细...]
      2017/03/21 08:15: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