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
    2. 内容提要: 90 年代的学术思想,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型”。学者们从 80 年代对历史和传统的审视,进入到对自我和自我时代的审视。话语转型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体现,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面对转型期的各种深层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清理和解决。?   80年代学术思想与90 年代确乎有了相当的差异,有人持“连续说”,强调 80 年代与 90 年代都是新时期的一种延续性发展。还有的人持“断裂说”,强调 80 年代与 90 年代文化氛围有了根本性的不同。我坚持“转型说”。即认 [详细...]
      2010/01/05 15:46: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2. 内容提要: 本世纪30 年代引进革命文学理论与80 年代以来大量引进西方文论的比较: 话语的硬性封闭和弹性派生, 从一元延续到多元共生。追逐新潮, 多元话语交织,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和范畴的断裂和错位。引进理论, 解读经典文本, 不应简单地求同, 而应着力在求异之中达到突破和创造。?   80 年代初期以来, 引进西方文论的潮流, 可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规模最为宏大, 成就最为壮观, 对我国文论建设的促进最为巨大的一次。它结束了我国的文学理论自我封闭、自我窒息、自我麻醉的危机状态, 推动我国文论的高速发展, 在现代化尚未实现的中国创造了与西方后现代思潮“超前&rd [详细...]
      2010/01/05 15:46: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2. 拙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出版后,学术界的反应颇出乎我的意料。该书是我在浙江台州经过8年田野考察之后形成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学习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田野研究方法,以文本与田野结合的路径从事当下艺术研究的初步尝试。著作已经出版,同行乃至一般读者自会判断其中得失。但是我深知诸多学者对拙著的兴趣并不完全针对拙著本身,学界的反应涉及到艺术学研究方法论层面的重大问题,而有关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还需要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 一 评价体系与学术规范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艺术研究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趋向,改革开放之初非常之盛行的 [详细...]
      2010/01/05 15:45: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的意义
    2.   内容摘要 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在中止这一提问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关 键 词 艺术 意义 艺术家 艺术作品 艺术活动 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 [详细...]
      2010/01/05 15:45: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2.  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 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 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 文学。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 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 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 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 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详细...]
      2010/01/05 15:44:5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书法线条“五体”说
    2.  中国书法是抽象的线条艺术。线条则是书法的基础、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惟一媒介,古往今来多少书法家为之顶礼膜拜,如痴如醉!   书法的线条何以具备如此魅力?   或许我们可以从线条的形体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线条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缺一不可,分而为五,合则为一。“骨、筋、脉、肉、皮”,也即中医之“五体”,是构成整个人身形体的重要组织。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我国著名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五体”的论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rdquo [详细...]
      2010/01/05 15:44: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
    2. 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 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作品,虽历时五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 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 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由于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 [详细...]
      2010/01/05 15:44:1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画廊,你应该怎样走下去?
    2. 艺森画廊座落在北京德胜门箭楼的2层,爬过那些沉积着历史的石梯,我们越来越接近这个古色古香的艺术圣地,未踏进画廊,一股墨香扑面而来。之后,我们见到了这次访谈的主角、艺森画廊的主人姜国健。于是,在姜总儒雅而温厚的声音里,我们开始了这次名为“画廊,你应该怎样走下去?”的谈话。   时间:2003.7.9   地点:德胜门箭楼艺森画廊   谈话者:姜建国(姜) 艺森画廊总经理       张臻 陈媛媛(记) 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世艺网,Cl2000.com)记者   记:有一位网友,他本身在艺术专业上是没有学历的,但是他 [详细...]
      2010/01/05 15:44: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对中国标准文化的反思
    2. 《北京制造》是作为2002——2004年在中国的关于《理想的小区建筑“标准”》当代作品系列展中的一部分,是艺术家以艺术的名义对中国“标准”文化进行了讨论和反思。这次活动是一个社会各阶层都可以参与的事情,艺术家作为作品本身的制造者,可以通过这一个作品所选择的方式,来丰富艺术的方式和艺术本身的目的,使艺术更关注文化和社会进程,尤其是关注正在进行的文化现象。在这个展览的策划过程中和展览中,艺术家将通过与房地产商、建筑师、策划公司的深入交流,来讨论理想的小区建筑“标准”。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正在北京红门画廊举 [详细...]
      2010/01/05 15:43: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
    2. 小引 “……我们正迅速接近有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构图的时代,到了那时,画家将自豪的宣称他的作品是构成的①。 设计和艺术从历史的溯源看本是同源,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亲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② 关键词 艺术 设计 设计艺术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 [详细...]
      2010/01/05 15:43: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