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不仅承担着艺术教育、大众美育的功能,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丰富的文化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美术馆在国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的探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美术馆近3年来开展国学教育项目的策划实施及国学课程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美术馆这一平台,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实现公共美育。
传承传统文化 培养文化自信
湖南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的构建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湖南美术馆自2021年起持续开展国学教育项目,通过艺术沙龙、美育课堂等形式邀请书画名家、高校教师、专职画家、艺术家、青年学者、美术馆从业人员及传统文化研究者等以知识普及、授课教学、讲座交流、艺术作品鉴赏等形式给不同年龄、背景、基础的公众讲授国学经典知识、传统书画知识、艺术鉴赏知识,同时利用美术馆平台资源优势,与艺术展览、艺术作品巧妙结合起来,开展创意互动、集赞打卡、公众调研等活动,使公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精髓和艺术魅力,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已累计开展各类国学教育活动200余场,参与总人数超60万人次。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应注重公众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普及书画知识、带领公众寻根溯源,引导公众进行批判性思考、开拓创新思维,使公众能够在学好传统书画知识的同时,保持文化自觉,积极吸纳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方法结合 实践体验并行
开展经典国学课程是湖南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传统经典的学习。通过解读经典、对话名师、传移摹写、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公众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已经开展的:“国学之美——国画/书法艺术体验课”系列活动、“探源·拓流——湖南工笔画70年”“伟业——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独留苍翠照山川——国画扇面手工体验课”“走进艺术家艺术人生系列教育活动”“回想——齐白石艺术及其日常书写”等活动;传统艺术课程是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画、书法、剪纸、拓印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通过实践操作、现场观摩和作品展示等方式,使公众掌握传统艺术的基本技法,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跨学科融合课程是美术馆国学课程的重要创新点。通过将国学课程与科技、历史、文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课程。同时转变传统艺术形式,开展“小步登源入画亭”拼图互动活动、“水拓画——探索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走进芙蓉镇”明信片绘制体验活动等。这种跨学科融合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能培养公众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国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美术馆可以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公众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操作与体验教学,通过公众亲自动手操作、创作作品和观摩展览等方式,使其深入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公众掌握传统艺术的基本技法,还能增强公众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构建教学体系 面对多重挑战
在国学教育项目的评价体系中,美术馆要实时关注公众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通过艺术创作实践过程进行艺术反馈,通过作品展示、作品互评、作品赏析等方式进行结果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公众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明确课程目标定位、丰富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有助于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学教育体系。
尽管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在文化自信的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建构与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对课程设计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面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大难题。其次,公众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如何实施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一大挑战。再者,跨学科融合与项目制学习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何整合资源、提升师资水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湖南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也会关注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在建构国学教育项目时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美术馆还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与创新融合,通过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精准定位,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文化自信视野下的美术馆国学教育项目建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工作,构建开放教育平台,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