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
    2. 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在海内外市场的起伏涨跌,应该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的高价位波峰是西方艺术品市场操盘手亲手拉起的,可在近期西方的操盘手却又有另一说法,即2008年7月2日《广州日报》所刊署名余绮平的《艺术收藏厚今薄古当代艺术两年疯涨983%》一文所披露的:   上月,英国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当前艺术品收藏出现“厚今薄古”怪状况,其中以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升幅最令人咋舌,2005年至2006年之间升达983%,简直陷于疯狂。中俄两国的暴发户投资当代艺术品,盲目地将价格拉高了。英国人将“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外国市场备受宠爱”的根由 [详细...]
      2010/03/24 17:01: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策展人难成职业
    2. 很多人都听说过“策展人”,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我们浅薄的认识和错误的解读一度让中国策展人的身份变得异常尴尬。当下,中国策展人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我们看到,艺术市场上,这个20世纪的“舶来品”正逐步趋于流行,大大小小的策展人相继活跃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舞台上。面对如此局面,探究当下策展人的地位和生活境况,以此折射出中国策展人制度的一些问题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策展人不是“收货郎”和“送货郎”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 [详细...]
      2010/03/24 17:00: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国画为何“难敌”油画
    2. 国画、油画,风水轮流转? “5.12地震之后,我们几位国画作者在第一时间创作了一些作品,希望通过拍卖筹集一些钱捐给灾区,但是问题是我们竟然找不到肯替我们拍卖的拍卖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画画家向记者抱怨着。 其实,这位画家口中的几位“国画作者”是讲得相当“谦虚”了,因为这几位几乎都是国内一流画院和美院的教授和画家。“因为拍卖公司估计这些国画的售价不会太高甚至可能会没人买,不值得上拍场,在画廊或者网上卖卖就行了。” 这位画家 [详细...]
      2010/03/24 17:00:2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寻找"失踪的艺术家" 坚守心中的"艺术理想"
    2. 学习艺术,尤其学习艺术史,更知道情感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意义,知道艺术家的理想对于一个时代的重要性。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理想是什么,其意义何在?尤其是今天,艺术市场如此红火,艺术已经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著名艺术家已经身缠万贯,对艺术理想的这一追问,就显得更有价值。 我不想用理论来回答这个重大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回到历史中,回到我所接触的与艺术有关的事物当中,去寻找可能的答案。 过去一年,广东美术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失踪的艺术家”。为此他们为一个叫谭华牧的画家开了展览会,为一个曾经当过“历史反革命& [详细...]
      2010/03/24 17:00: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中的人民 对新中国美术60年的一点反思图
    2. 20世纪新中国绘画的主旋律可以表现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劳动建设新社会”以及“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与现代社会价值的探索”等若干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但无论在新中国历史的任何阶段,反映上述主题的中国美术,都与新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艺术家始终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识,以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艺术观念进行创作,从而涌现了大批饱含时代精神的作品。而“人民”则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主体,不仅人民的生活与命运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主要表现题材,而且中国的艺术家将艺术自觉地置于人民的需求与视野中,使艺术成为人民日 [详细...]
      2010/03/24 16:59:3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奈何“区”?
    2.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艺术重镇,无数追梦艺术家在这里甘愿成为“北漂”一族,大大小小新开发的艺术区鳞次栉比,而要想“漂”得长久,成本需要多少?   前几年,由于北京艺术氛围的浓郁、市场前景良好,艺术界的各色人物源源不断地来到北京,多数艺术家投奔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或老乡,促使小圈子群体逐渐形成。一些敏感的生意人听取了艺术家们的意见,与相关机构协商后,开始进行艺术区的开发与投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798艺术区,最初只是北京的一个无线电器材厂,建筑多为东德的包豪斯风格。 从2002年开始,这里被一群寻找大工作室的艺术家们发现,他 [详细...]
      2010/03/24 16:58:5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当代水墨:仅仅关注笔墨情趣不可取
    2. 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儒家与道家思想之中。儒家思想体现的是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道家思想主张无为逍遥、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体现出“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色彩,这种精神本质在传统中国书画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许多书画大家既居朝为官,又擅写擅画,他们的艺术反映了其人生观、文学修养、道德修为,体现了艺术家们对处世、自然与人性的体悟:或以愉悦的山水、花鸟画体现一种以书画寄情自然的情绪;或用特定画面的寓意象征性情孤高,表达对当时统治的反抗心理;或以草草逸笔寄寓人生的落魄失意。不管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都成为艺术家寄情林泉与表达人生悲喜的一种象征。 [详细...]
      2010/03/24 16:58:3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年度盘点:2009中国收藏界的那些人那些事
    2. 2009年中,既有国人对文博巨擘离世的扼腕痛惜和对国宝文物回归的关注,又有金融危机下对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反思和信心的提升,更有在欢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时,所表现的那一抹亮丽的中国红……   2009年对于整个中国收藏市场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每到年末,总会有一些盘点让人心情沉重。2009年,文博界有一批大师级人物相继与我们告别,他们有的是收藏界的巨擘,有的是艺术界的泰斗。他们的陨落,让中国的文化星空黯淡不少 ,那原本闪着星光的位置,如今变成一抹黑色。   “中国还会有大师吗”?成为一个暂时无人解答的问号。从季羡林、王世襄到 [详细...]
      2010/03/24 16:49:1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遛隐形狗成了行为艺术?
    2. 2009年12月20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澳门回归迎来了十周年纪念日。当全国人民为祖国的强盛繁荣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件网络盛事也在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长沙,全国五大城市的2000在淘江湖——“就等你了”这一同城网聚平台的号召下集体遛隐形狗,堪称一次规模空前的行为艺术。 对于隐形狗的概念,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我们所说的隐形狗,不是真的“隐形”也不是真的“狗”,是由一条狗链和链子另一头的钦金属制成的狗项圈所组成。隐形狗是一种舶来品,老外在197 [详细...]
      2010/03/24 16:48:5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城市美学新机遇
    2. 历届奥运会场馆都曾引人注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更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凝结着不同美学意蕴的“鸟巢”、“水立方”、奥运村、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及各处的奥运场馆,正塑造着奥运会举办城市,尤其是北京新的城市美学形象。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需要,北京共建设场馆31座,其中新建12座,改扩建11座,还有8座临时场馆,这些建筑凭借其独特造型和宏伟外观成了北京新的景观。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更多的是为此次奥运会服务,其主要功能是以实用为主,但在新中国历史上,如此开放且融中西理念为一身的建筑设计,正在见证中国人在建筑和城市美学领域里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详细...]
      2010/03/24 16:47: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