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中国画笔墨的几点看法
    2.   众所周知,自古而今,“笔墨”对于中国画而言,那就是核心。是根,是本。   一、“笔墨”的本质   知道了笔墨是中国画的根和本。至于“笔墨”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笔墨”等等一系列可能提出的问题,想来这种概念性的提问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在这里,需要大家真正清楚明了的,即如何去理解“笔墨”的内涵和形式以及技法等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也许更加重要。毕竟,形式、内涵和技法,乃一切艺术之必须。想来在这里先读几段前人关于&ldqu [详细...]
      2010/05/18 15:40:0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
    2.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艺术已经充斥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教育也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为满足每个社会公民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的常态手段。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艺术家等专业艺术人才,更在于提升每个社会公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也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但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艺术理解为美术和音乐,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 [详细...]
      2010/05/18 15:39: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
    2.   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是艺术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自学院制度创立以来,艺术观念的变迁、风格的建立和延续大多在美术学院中展开。同时,就学于学院的未来艺术家们又要摆脱和挑战学院体制对其创作本身的束缚。因此,有必要考察学院制度,考察它所代表的艺术经典的传承方式,特别是这种方式对艺术家的天赋和创造力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学院的历史渊源有二个:一是希腊古典时期的雅典,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古希腊的学院是学者与艺术家集会和授徒的组织,将人对世界的掌握和解释作为活动内容,以科学和理性为基本观念和宗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艺术从手工劳动上升到一种人文科学 [详细...]
      2010/05/18 15:38:5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对学生:及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激励就是以外界事物的激发鼓励,而使人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它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行为。人能够在受到激励和鼓励的情况下,产生巨大的动力,进而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分鼓励就是一分动力,因此,面对学生,我总是鼓励他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你是最棒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把应有奖励馈赠给学生。   我们的学生还是孩子,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果一味地抓住他们的缺点,就会越看越不顺眼。诚然,在工作当中,我曾这样去试过,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没有效果。那段时间我也 [详细...]
      2010/05/18 15:38: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邓石如篆刻论:邓石如篆刻多元化的启示
    2. ◎薛元明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古浣子、游笈道人和凤水渔长等,安徽怀宁人。书法在清代被誉为“第一国手”,篆刻在浙派高扬大纛之时树立自我风标,区别于浙派字体的方正古拙而代之以圆转流美,刀法也从艰涩的切刀法变为流利的冲刀法。“十分红处便成灰”(图一)是邓石如暮年之作,此印较初期更加成熟,运用自身篆书入印,得心应手。邓石如的篆刻生涯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之中,但和赵之谦不同的是,赵之谦取法杂而中年封刀,所以没有统一风格,邓石如是矫正旧习的转折人物,时见开后世先河的典范之作,如“有好都 [详细...]
      2010/05/18 14:53: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邓石如篆刻论:邓石如细朱文创作权析
    2. 邓石如篆刻论2 【】薛元明 邓石如作为一个划时代的篆刻大师,在篆刻领域内的诸多尝试有开山凿石、筚路蓝缕之功。最大的贡献就是倡导“以书入印”的理念,改变了浙派在用刀和字形上以方折为主的创作方式,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加以应用。笔者浏览《邓石如印谱》,体会到邓氏朱文印创作更能体现其“印从书出”的理念,从创作上来衡量,朱文印略胜白文一筹,其所谓可“自出新意者”,基本上集中在细朱文一类。 回顾细朱文的发展历程,赵松雪为开山鼻祖,直启后世先河,此后有林皋和汪关等 [详细...]
      2010/05/18 11:30: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邓石如篆刻论:略论吴熙载对邓石如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2. ◎薛元明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后因避讳改字顽伯。邓石如篆刻是建立在篆书变革之上的。他以斯篆为根基,博览周秦汉魏以来的各种金石拓本,广采博取秦汉等金石文字之妙谛,熔为一炉,化为无形,从而塑造出自身特色。吴昌硕评邓氏篆书“已经凌驾于《琅琊石刻》和《泰山二十九字》之间。” 邓石如篆刻早年并不学汉印,而仿何震、苏宣和梁千秋等人。随着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将个人篆书意趣融入到印的创作中,造就了以圆劲取胜、婀娜多姿、风神流动、饱含笔墨情趣的崭新风格。吴熙载说:“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 [详细...]
      2010/05/18 11:29:4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尚辉:当代视觉体验中的禅意参悟
    2. 荷,是象征中国文人品格的一种文化符号。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大多通过画荷隐寓出污浊而不染的精神操守。也许,在视觉审美的层面上,中国文人画中的荷花并无大区别。而画荷之所以成为历代文人画家吟咏不衰的题材,便在于:一方面画荷的过程已成为中国文化人在宦海沉浮之中荡涤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过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长期修为与锤炼形成独特的笔墨个性,由此赋予相同图式的荷花以不同的美学品格与审美境界。比如,八大荷花的冷逸、老缶荷花的浑朴、大千荷花的洒脱、思聪荷花的凄婉等等,这些荷花形象所富有的美学品格,是画家人生投射的个性笔墨的显现。而视觉图式相似的荷花,也便因这种笔墨个性的投射而不断充盈出新的审美意象。 [详细...]
      2010/03/24 17:02:1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杨燕:蜡像艺术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2. 蜡像从单一的用蜡制像发展到当今时代的蜡像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据史料记载,早在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蜡制人像技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曾请人为他做过蜡像。古埃及在殡葬仪式中曾把蜡制神像安放在墓穴里。古希腊在宗教礼仪上常有蜡制神像陈列其中。古罗马面膜节,贵族家庭还将蜡制成的祖先面膜陈列出来或参加出殡。到了中世纪,欧洲曾将蜡像用于巫术,教堂里也已经有了为教徒们制作的还愿蜡像,并用蜡制面膜来纪念帝王和伟人,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阿努佳斯达教会内的圣像,成为已故帝王和伟人的化身。文艺复兴时期,有用失蜡法制成的青铜徽章像,安东尼奥.阿邦迪奥是当时享有盛誉的蜡像艺人。17至18世纪, [详细...]
      2010/03/24 17:01: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女艺术家:无法抹去的亮色
    2. 在中国,当代艺术是男人的天下。拍卖市场上拔得头筹的新贵中鲜有女艺术家的身影,一些新建博物馆可能会举办零星的女艺术家个展,在上海、北京,数以百计的商业画廊中,女艺术家的作品乏善可陈。但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女人们还在坚持,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中无法抹去的亮色。 路青正在画“格子” 1989年2月,肖鲁在“中国现代艺术展”开幕后大约两小时,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开了两枪,直接导致被称为“第一次由中国艺术家自己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关闭,让女艺术家在中国前卫艺术界发出了自己的巨响。这次大展 [详细...]
      2010/03/24 17:01:2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