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贵荪:铁线银钩描绘人生

      作者:林阳2023-12-03 09:16: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海岛之子(连环画)  1962年 钱贵荪


        编者按:11月20日,著名连环画家钱贵荪去世。一个月前,他的个展“钱贵荪绘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展出的百余件手稿让观众完整地感受到其画作传递出的传统艺术精神。他的绘画精神将永远地存在于几代人的回忆中。


        钱贵荪,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曾祖父是著名的金石家钱琢初,祖父钱云鹤是民国年间沪上著名国画家。

        幼时,逢日本侵华,钱贵荪随父亲先后到重庆、南京、上海。新中国成立后,钱贵荪父亲钱福年在上海文联美协创作研究所工作,经常带他到老连环画家、油画家工作室去看看,钱福年认识上海出版行业的很多朋友,这对钱贵荪的影响很大。1952年,华东美术出版社向钱贵荪约稿绘制连环画《电话》,那年,钱贵荪仅16岁。

        1954年,钱贵荪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在美院附中学习期间,钱贵荪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学习。他将不同的创作手法兼收并蓄,运用到创作中去。1956年,钱贵荪在浙江省群艺馆观摩昆剧《十五贯》排练,他认真观摩戏剧,理解剧情,分析人物,他用心画的《况钟审娄阿鼠》,既表现了况钟的威严,又将娄阿鼠的狡诈、慌张描绘出来,其速写线条流畅,人物动态准确生动。同年,钱贵荪为《十五贯》画的速写刊载在《浙江日报》,赢得附中同学的一片喝彩。附中期间,钱贵荪创作了四本连环画——《黑驼马》(1954年)、《哈森与加米拉》(1955年)、《走上爹爹的岗位》(1956年)、《枣红马》(1958年)。

        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1958年,钱贵荪被分配到浙江幻灯制片厂工作。这让钱贵荪有机会深入生活,到农村、到工厂、到海岛进行采风和体验生活。和基层群众一起吃住,使钱贵荪的思想有很大的改变,他笔下的人物也有了活力。他在当地画好草稿,就地征求意见,回来再画正稿,审批后,画成幻灯片。他说:“每部幻灯片出来,我们就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以便下次可以改进。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我们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钱贵荪在幻灯制片厂工作整整20年,创作近百部作品,为他日后的连环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为幻灯制片厂兢兢业业工作之余,钱贵荪还一直从事着连环画的创作。他创作了《雷锋的少年时代》《龙珠岛历险记》《渔岛之子》《英雄列车》《湘江侦察》《红嫂》等许多连环画,其中以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渔岛之子》最为著名。《渔岛之子》反映的是南海的场景,钱贵荪没有机会到南方,只好翻阅大量画报,从中寻找南方特有的植物,像椰树、芭蕉、仙人掌等,以此烘托画面的气氛。为了有别于其他画家,钱贵荪别出心裁,对毛笔进行了加工,使画出的线条既有毛笔的圆润,又有钢笔的挺拔。

        此后,钱贵荪被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梁平波看中,他千方百计将钱贵荪调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不久,钱贵荪与黄云松一起成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的创作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的任务基本是画连环画,每年任务是120幅。从1979年到1996年,钱贵荪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在不到20年间,他创作了30多部长篇连环画,短篇连环画更是不计其数,如《鉴湖女侠》《张骞的故事》《血战一江山》《武松济公怒打铁面佛》《人猿泰山——泰山凯旋》等,影响了那一代的青少年。

        在20世纪90年代,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套连环画《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孙子兵法》《初中数理连环画》影响全国,钱贵荪作为美术编辑,都参与了工作。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长姜维朴曾评价道:“钱贵荪同志是一位在连环画创作上成绩斐然而又在美术编辑上贡献突出的画家。”

        早在幻灯制片厂工作时,钱贵荪已经开始中国画的创作了,那时,白天忙着幻灯片制作,每年利用业余时间画一两本连环画。钱贵荪积极参加浙江省组织的美术展览,厂领导也非常支持。不负众人期望,钱贵荪连续创作了中国画《小猪食堂》《看报》《田头》等作品参加浙江省美术展览。

        钱贵荪的国画作品有着自己的绘画风格。如创作于2003年的《秋色》,注重表现意境。画面中一位唐代仕女,朴素的衣服、丰腴的面庞、典型的唐代仕女发髻,仕女仰望飘落的点点秋叶,传达一种淡淡的哀思,背景是纷纷落下的秋叶。淡淡的灰调子,笔法简约,高度概括,以简御繁,意味无穷。

        《采莲图》是江南画家钟爱的题材,生于斯长于斯,受以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的影响,钱贵荪画了不少此类的画作。钱贵荪擅长以水墨写意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江南水乡是他成长的沃土,也是他熟悉的绘画内容。年年盛夏,西湖边荷花绽放,釆莲女会在清晨采莲蓬,启发他以不同的构图形式表达江南秀女采莲的意境。除了采莲女,钱贵荪还将荷叶作为自己主攻的一个内容。荷塘中,荷叶有不同的生长期,有的刚刚出水,有的丰满如盖,有的承接雨露,有的凋残。不同的荷叶,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体现了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特有的表现手法。

        2010年前后,钱贵荪创作了一批主题明确的作品,如《欢乐》《祈福》《喀什巴扎卖大蒜老汉》《赶集》《谈心》,有的是新疆题材,有的是西藏题材,抑或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题材,展示了地域风情和百姓生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造型准确简练,疏密得当,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此外,高士神仙类的题材也是钱贵荪所擅长的。

        钱贵荪年近九十,仍然精神矍铄,创作旺盛,作品不断推出,如他所说:“绘画是自己的爱好,也是一生为之献身的事业。漫漫学艺路,我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着、追求着,期待着更上一层楼。”想不到,近日,就听到先生仙逝的消息。钱贵荪先生的创作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文有删节)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10(s)   1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