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书画里的瀹茗之韵

      作者:刘宁2023-06-13 07:41: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1/3)元代佚名《扁舟傲睨图》

          (2/3)清代任颐《瀹茗图》

          (3/3)明代沈贞《竹炉山房图》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唐代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起源于中国,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瀹茗即煮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瀹茗离不开茶与茶具。汉代以前,饮茶没有专门的器具,是与食器、酒器混用,汉代有了专门喝茶的“茶竂”,茶具开始出现。晋代左思诗云“吹嘘对鼎䥶”,表明已有专门煮茶的“鼎”。唐代茶文化步入兴盛时期,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记录了风炉、鍑、交床等20多种饮茶的专用工具。

        随着饮茶风气和茶具的发展,瀹茗常出现在古人的诗词文赋之中。如宋代陆游《与儿孙同舟泛湖》诗云:“酒保殷勤邀瀹茗,道翁伛偻出迎门。” 明代张宁《南谷僧真率处》诗云:“客来无所事,瀹茗对前山。”此外,瀹茗之事也常见于中国古代绘画,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蕴含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2万件,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辽代陶瓷等最具特色和影响。馆内也有不少涉及茶文化的藏品,在此选取馆藏中与瀹茗有关的3件书画作品与大家分享。

        元代佚名《扁舟傲睨图》。画心纵166厘米、横111.9厘米,绢本设色。画中远处青山连绵,近处坡岸苍松,舟子操楫,一叶扁舟从松石后摇出,船尾隐没在岸边岩石之后。舟中老者着儒服,戴方巾,摇羽扇,倚曲几,身边置一琴,身前案几上,一函书、一炉香、一托盏、一花觚。童子蹲在莲花托座的风炉边烹茶。整体画面透露出静谧恬淡的风雅之意。

        画上方有元人张雨题诗:“山色晴如绿鹦鹉,松声凉似海波涛。浮家泛宅江湖梦,不及髯翁宴坐高。句曲外史张雨题子方扁舟傲睨图,庚寅春二月望。”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句曲外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与当时文士杨维桢等均有往来。庚寅为元至正十年(1350年),根据张雨的这段诗题,我们知道画中人物为陆子方。陆文圭(1252—1336),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元史·儒学二·陆文圭》称陆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画上方还有元人张翥诗题:“傲兀扁舟云水滨,笔床茶灶日随身。底须别觅君家号,又是江湖一散人。河东张翥。”以及阿鲁威诗题:“粼粼鸭绿如掌平,座座烟峦青未了。扁舟松下结幽期,信与世人割昏晓。醉乡居士鲁威。”

        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元代诗人;阿鲁威(生卒年不详),蒙古族,仿照汉人取名,以鲁为姓,以威为名,字叔重,号东泉、醉乡居士。张雨、张翥及阿鲁威都是年齿相当且交游密切的著名文士,画上的诗题也证明了三人交往密切。三者诗文都是远离庙堂、泛舟江湖的主题,诗画唱和间,将文人风度的气派与隐逸乡野的心声表露无遗。《扁舟傲睨图》是一幅避世隐居题材的典型画作,其内容是这一时期江南文士的状貌写照。

        明代沈贞《竹炉山房图》。画心纵115.5厘米、横35厘米,纸本设色。沈贞(1400—1482),字贞吉,号南斋,又号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善绘事。沈贞的画作十分难得,传世极少。

        画面描绘了丛密苍翠的竹林环绕着一间雅舍,一僧一儒二人晤对于桌前,室外一小僧摇扇烹茶。右上角楷书自题:“成化辛卯初夏,余游毗陵,过竹炉山房,得普照师(留)酌竹林深处,谈话间出素纸索画,余时薄醉,挑灯戏作此图,以供清赏。南斋沈贞。”可见,此画为沈贞于成化七年(1471年)初夏所绘,时年72岁,画中人物正是相聚于竹炉山房的僧人普照与沈贞。

        竹炉山房位于无锡的惠山寺,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旁边。明初,惠山寺住持普真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具精巧的竹茶炉,普真用此炉以山上的松枝烹煮“天下第二泉”泉水,泡茶招待文人雅士,并请画家王绂创作了一幅《竹炉煮茶图》,所以此处被称为竹炉山房。

        此画的左上角还有乾隆皇帝题跋:“阶下回回淙惠泉,竹炉小印赵州禅。个中我亦曾清憩,为缅流风三百年。庚辰(1760年)仲秋御笔。”现存竹炉山房建筑是清代光绪年间重建的,立有乾隆帝南巡至无锡惠山,在竹炉山房烹茶的诗文碑。

        清代任颐《瀹茗图》。画心纵111厘米、横55.5厘米,纸本设色。画芭蕉、茶炉、茶鼎,一人瀹茗于芭蕉树下,右上题:“敦筠仁兄大人雅正,乙亥仲冬伯年任颐。”乙亥为光绪元年(1875年),此时任颐(又称任伯年)36岁,已享画名。任伯年善“写照”,为人画像,一般会有题记,只是不知这幅画的上款“敦筠”所指何人。画中人物形象较为奇异高古,不似平常人物,与任伯年画的神仙高士风格相通。

        这三幅元明清时期的绘画,虽时代不同,但所表现的人物均寄情于山水,怡然自得,且无不与茶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茶”字的妙趣,说“‘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这一寓意深刻的解读,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蕴含在茶中的那份优雅和从容,依然是我们今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3(s)   1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