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作者:吕君楠2022-04-06 09:11:20 来源:中国美术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高校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职能,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能,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地方高校文化服务的价值开始凸显,推动文化服务成为高校服务职能的首要职能。综合性高校具有多学科的优越背景,其艺术学院更是具备美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多学科的多元艺术生态,将艺术教育、文艺研究与公共艺术发展相融合,是综合性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

        对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输送人才。输出独具特点的文艺演出,通过艺术教育,为基层文化艺术管理队伍输送高层次、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团队建设。

        二、参与公共文化供给,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综合性高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聚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绘画、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科,可对城市社区输出策划设计、文艺表演、艺术教育等,能够实现文化艺术资源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促进城市微更新的文化进步。

        三、文化艺术设施向社区开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层次,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如四川大学积极践行和响应国家关于面向社会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号召,艺术学院的小剧场、美术馆等在承担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定期组排节目和展览向周边社区居民、社会开放,即将完工的四川大学“博物馆群”,作为开放性的高校博物馆,即是计划为周边社区,以及成都市的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开展文化艺术研究,促进地方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艺术学院通过开展文艺研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艺术的融合交流,促进地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民间的文化艺术遗产,弥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不均衡。

        五、综合性高校应当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需要拓宽参与的渠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可从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地方特有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整合高校的资源优势和地方文化艺术管理机构的优势,积极地将艺术创作项目、科研项目等与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及传承相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文化艺术创作与科研转化为文创产品,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的内容。艺术学院可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公益性质的文艺品牌。可以加强地方文艺相关的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地方文化艺术机构开展合作,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和传承,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创作表演,打造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艺术品牌项目,服务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六、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综合性高校艺术学院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与地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如基层文化宫、美术馆等开展合作,为学生开展艺术实践和文艺展演提供场地以及各类硬件设施,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的利用率;地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与高校合作,发挥高校艺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引进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专题文化艺术展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层次,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艺术学院可以走进乡村,为乡村提供在地性公共艺术服务,设置乡村文化艺术工作站,组织师生实地调研,参与到乡镇土地规划、景观设计、艺术普及等实践课题中,从而提升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实效性。

        高校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的课题,在与城乡,社区,企事业等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合作层次、合作实效上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作者系四川大学美术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5(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