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虞琴《跋蒋杰〈登岱诗册〉》酣畅秀媚

      作者:支荣慧2021-11-10 08:04:03 来源:收藏快报

        近代书画家姚虞琴在日本侵略上海期间,蓄须深居,卖画度日,不愿随波逐流,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并且他画一生所钟爱的兰花不带土,寓祖国沦陷之意。有人想请他主持带汉奸性质的杭县维持会,遭他严词谢绝:“我是中国人,怎能为日本人效劳!”为扶持家乡蚕农,他出资建造庆成茧行。每逢家乡荒年歉收,辄出资赈灾,施米、施药、施衣。有求字画卖钱度日者,他不避严寒酷暑,有求必应。姚虞琴一生爱国爱乡、扶贫济困,仍有现实意义,体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操守,非常值得当代的书画家学习。

        姚虞琴性情淡泊,不慕荣利,形成了正确的从艺观,以书诗画之长在艺术界享有盛誉,与当时的一些书画大家都有交集。姚虞琴先生在余杭度过了他少年时期,从青年时代起辗转外地,最后定居上海。自幼潜心习诗作画,早年科举未第,曾在湖北水泥厂、造币厂工作25年,感受到了人世冷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正因为这些经历,所以他与劳动人民特别有感情。近半百时,到上海公茂盐栈当协理,改变了他的艺术轨迹,与画家陈夔龙、程十发、陈祖香、唐云、吴昌硕等交往甚密,常聚会“海上题襟馆”,或挥毫论艺,或诗歌酬唱。多次与吴昌硕同游超山,在宋梅亭留有题咏为证。他喜欢收藏,又精鉴藏,收藏甚丰,当时与吴湖帆、黄保銊、张大壮并称“四大鉴定家”。姚虞琴少年时代已临清朝末期,当时考科举仍是读书人唯一正途。他的姑表叔是德清籍晚清经学大师俞樾先生,因此他也向往仰慕习读诗书,曾习过《八股时文》,但他并不热衷于科举,只喜欢读书吟咏。他的诗虽多应酬之作,但吟咏自然风光、田园情趣的较多,闲适恬淡,颇有王维的风骨。这些积淀,实际上对他的书法艺术研究创作有不少的作用。

        蒋杰《登岱诗册》,裱为册页,纸本,二十页,每页高31、宽20厘米,为万历1620年蒋杰春日游泰山后所作。蒋杰,曾任广东副使,文采风流,雅有时誉,与黄道周、董其昌、米万钟并称为当时的“四大书法家”。姚虞琴《跋蒋杰〈登岱诗册〉》(见图),行书,单列在册页的尾部,其实又可独立成一件书法作品。释文如下:“蒋杰字美若,别署石门居士,贵州普安卫,官籍苏州府吴江县人。万历己丑科二甲五十七名进士,是科状元焦竑、探花陶望龄,传胪董其昌,录明科名录。丙戌秋八十翁姚虞琴记。”此作因为是跋文,正文在右边,左边留白超过左边,在左下角盖了一个闲章,章法独到,非常雅致,联想无限。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其点画华滋遒劲,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削繁就简,变古为今,结体宽博秀美,深稳严谨方正,笔法秀媚,运笔酣畅圆润,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用笔精到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易懂易循。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舒展放松。其用笔运笔和间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朴,“老劲可喜”。既有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卓然不群。整体端庄肃穆,独具风格, 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提按顿措明显,线条优美,充分展现了风韵和神采,呈雄遒健秀之姿。粗细分明,对比强烈,如第二行的“人”字,撇轻捺重;第一行的“字”字一横重。总而言之,姚虞琴书法就像一道菜,甜而不腻。第一行第一字“蒋“、第二行第一字“籍”略大,其他大小参差,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是信手写来,并未刻意安排,所以作品的三个“科”、两个“录”字写法基本相同,这是让人遗憾之处,所以大家作品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第二行、第四行两个“名”字,第一行、第三行的两个“士”写法上则还是有一点区别。蒋杰《登岱诗册》,在民国年间由徐恕收藏,内有“徐恕审定”藏印。

        姚虞琴喜爱兰花。他花大力气精研画兰,取法明人,蜚声江南,上追元人赵孟頫、郑所南,幽静秀润,绝烟火气,与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北齐南姚”之誉。晚年亦偶尔画梅及山水。画兰影响了他的书法审美与取向,他的书法作品线条就宛似一片片兰叶,在风中带着韧劲,吹不断压不垮,有超凡脱俗之气。他的书作也一如兰花意境高远,富有深意。他称兰“灵根自昔称香祖,位置孤高品独尊”,这种幽谷清香、清操自持、乐于助人的品格,正是他自己一生人格的写照。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2(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