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主义的幽默

      作者:核实中..2010-01-05 15:25:10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印象中香港写专栏文字的有三大高手:董桥、陶杰、林行止。董桥这两年似乎元气大丧,文字日益雕琢而话题的公共性渐失,一脸幽怨地孤芳自赏;陶杰风头正健生龙活虎四面出击,胸中有几副笔墨,既能做粗鲁汉子破口大骂,亦可效温婉儿女有春云姿态,是全能型的专栏作家。内力绵长用功最勤招不虚发的真正大佬是林行止。他写了几十年的专栏,已经汇编成书出版发行多达七十几种,而且直至现在还是不间断地一天一篇——想来待到封笔之日,等身著作可期百部。林行止的文章篇篇有料,绝无虚头。他很多文章的底子是中文读者不易读到的英语材料,他选材有眼光,转述无虚饰,明白读者喜欢什么。

          文汇原创丛书收了林行止的著作一种《英伦采风——林行止随笔60篇》(文汇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英伦采风》和林行止其他的政经评论不同,大都出自20年前他在英国的亲历亲闻,用他自己话来说,是“信手拈来闲情漫写”,他已经再也做不出这类文章。《英伦采风》中多篇随笔很对我的口味。《罗素看男女关系》引了罗素的感言:“对于和我有过性关系的人,我真是由衷地感谢她们,要是没有她们,我的心胸会多么狭窄啊!”所谓大师,就是能把所有的肉感经验点化成正身的修养。书中提到列民的巨著《咸湿笑话的理性基础》虽然是20年前的旧事,对我却是期待已久的新知。见猎心喜,马上托人在海外寻购。

          文汇原创丛书一共出了四种,除了《英伦采风》外,还有章含之《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蒋子龙《感受的快乐》、张抗抗《你是先锋吗?》。据季风书园的销售记录,《英伦采风》、《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卖得最俏。

          艾托尔·格罗奇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之父,他在家里请客,座上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一时俊彦。突然停电了,当灯光再次亮起,格罗奇已经死亡,他脑门上有一个枪眼,背上插了一把短剑,脸颊被一支飞镖洞穿,酒杯散发出毒药的味道……神探亨特奉命破案。因为侦破工作的需要,亨特必须熟悉后现代主义的所有说法(或者叫做理论)。于是,在常规侦探小说里应该出现黑手党、青红帮、毒品贩子、妓院老板、克格勃、CIA的段落,现身的却是如雷贯耳的后现代主义大师:哈贝马斯、福科、杰姆逊(他前几天还在上海)、利奥塔……亨特最后的结论是,后现代主义大师应该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去死,没有人杀他,他死也是白死。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美]阿瑟·伯格著,洪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二版)。

          我三年前在上海见过阿瑟·伯格,他那时刚刚从大学退休,是位有点脾气的犹太老头。他到上海来旅游,转了半天,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感慨地说,世界上一半的起重机都在上海。没想到他下笔会那么狠。

          比较值得一谈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它制作这本书的方法非常后现代主义。伯格的小说翻成中文拢共才7.5万字,广西师大出版社去年做第一版的时候配上大量西方美术作品,16开的开本,定价居然是88元,竟然卖掉了1万多本。今年的第二版叫“插图修订本”,大32开,照样配图多多,定价29.8元,起印数1万,目前的销售走势良好,1万本应该毫无问题。如果这本书定价8元,可能卖不到这么多。这能不能算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幽默?

          这两年上海似乎成为热门话题,出版界以上海为题的图书不少。不过内地出版的图书写老上海的多,写新上海的少。有个叫陈荣的台湾商人,在上海做生意没赚什么钱,倒是靠写他在上海的见闻经历,在台湾连续出了几本书,销量奇好,发了一笔小财。陈荣之后,写新上海在台湾出版界形成小小的风气,出现了不少跟风之作,算算也有几十个品种。前两天一位台湾出版界的朋友来季风书园小坐,放胆说了一句:写新上海的书都在台湾,上海反而找不到。不过她很快就收回了这句话,因为她在季风买到两本新书:《上海时尚地图》(裘正义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上海休闲细节》(葛镇庆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这两本书的内容由上海的一家小报的记者采写,对近两年来上海的时髦去处基本上做了一个交代。编书的立意不错。不过采写者大惊小怪的夸张笔调和对高消费生活的艳羡心态有时令人感到好笑。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5(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