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与艺术行

      作者:核实中..2010-01-05 13:11:03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如田野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社区研究法、历史和文化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等。我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户外研究法和室内研究法。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般研究法,对它们之外的其他各种知识和技术的掌握都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同样,它对艺术行为的掌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行为即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学者认为,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具备四个基本要素:1.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艺术思维;2.具有一定艺术创造能力的艺术家创造活动;3.运用必要的创作手段和方法;4.创造成果——艺术作品。我觉得应该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也就是说把研究对象从艺术家扩大到整个与艺术有关的人群,这样,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实际上就成了整个艺术行为。艺术行为结果是受着行为方式(方法)制约的,文化人类学提出的研究方法正是指导艺术行为方式正确实施的科学方法。
          艺术行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艺术思维,也是艺术掌握世界的第一基本要素。艺术思维“指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过程中人脑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方面,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正可以科学地渗透并指导艺术思维的这两个方面。
          众所周知,艺术行为的感性思维决定于两方面:(1)艺术行为者对艺术生活的体验;(2)艺术行为者对艺术作品感知和再创造的经验。
          首先,艺术生活体验来源于生活。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体系中的实地调查法,就是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调查和研究,通过实际调查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要求艺术工作者进行广泛的民间采风和深刻的生活体验,籍以深入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丰富的艺术文化,这样才能充实艺术行为的人文内涵。现在许多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的体验,其艺术行为结果(如作品等)干枯无味,所以对这些人来说有必要采取大量的田野作业来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内涵,要记住:艺术来源于生活。
          其次,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再创造的经验也是艺术行为中感性思维的决定因素。艺术行为的过程是对各种艺术作品不断感知和再创造的过程,这里所谓“各种”是指产生于不同特定环境的艺术作品,面对古今中外浩瀚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和运用。文化人类学提出的跨文化、跨学科等方法正是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方法,它把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视为同等平等和重要的,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和互相影响的。一种文化应把它放在多种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化背景下加以研究,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种文化。当代世界各民族在艺术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地纷繁绚丽的优秀艺术文化在产生、存在和发展方面都与其相关联的其他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树立文化人类学提出的多元文化或跨文化的观念,即把自己放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去定位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不是搞简单的对或错、优或劣的二元论,因为世界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是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生活感受的结晶。
          在艺术行为的理性思维中主要决定于艺术工作者客观、理性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文化人类学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不管如何原始、如何独特,都是可以理解的,因而,人类未开化民族的文化艺术与文明人祖先的文化艺术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除了前文提到的大量进行民间采风、民间调查外,还要注意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有了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整理,就能为艺术行为树立理性的依据。在正确对待各种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要平等地看待各地各种艺术文化,任何分等级地看待不同的艺术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像前些时候,国人流行“听交响乐即高雅”的观念,认为只要去艺术厅听几场音乐就会比别人更高雅、更有内涵。这种观念是有偏颇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除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的比较和研究,更注意对相关文化的研究,这样就会发现各时代各民族的文化实质上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是最合理的,甚至还深刻地影响到其他时代其他民族。如在非洲许多部落,没有正规的艺术教育意识和手段,而孩子从小就参与艺术文化活动?如祭祀 使其最终具备了艺术表现的高级技能?如打击乐 ,这在许多现代发达国家的艺术学院里都无法做到,难道能说非洲的艺术教育“落后”“低级”吗?
          总之,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基础上才能客观、正确地实施和评价艺术行为,才能科学、有效地为艺术掌握世界在方法上找到有力的支撑。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0(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