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对话“传媒与艺术”

      作者:核实中..2010-01-05 13:04:18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昨天下午,本报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由中国报业协会和本报联合主办的“传媒与艺术研讨会”在本报大厦举行,来自海内外艺术界和新闻界的十余位专家就媒体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研讨。中国报业协会常务书记连福寅等出席了研讨会。

          谈到研讨会的目的,连福寅说:“报人、传媒专家、艺术家坐在一起共同对话,为报业改革、创新进行有益的探索,媒体与艺术之间不仅是报道与被报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新的契合点,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办好报社和办好报纸,不能囿于旧有的模式和思路,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思考新问题和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报纸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食粮。”

          此次研讨会正值“中国报业博览会”召开之际,“博览会”上,6位艺术家以《北京青年报》为题材创作了9件现代艺术品,用现代艺术展阐释办报理念和媒体精神,在该博览会上是独一无二的,“展中展”引起业内人士和观众们的热情关注。

          现代艺术家们眼中的《北京青年报》表现为:装着当年报纸的54个邮箱来表现《北京青年报》半个多世纪的办报历程;穿着唐装的野骆驼表现北青报对野生动物的人文关怀;各种报纸雕塑表现《北京青年报》报道过的重大新闻事件……

          研讨会上,媒介专家和艺术家对媒体在艺术实践与传播中的作用,媒体与艺术是如何促进、共同繁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期待北青报参与艺术进程

          杨君(艺术家、艺术策划人):《北京青年报》此次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在首届全国报业博览会上推出以《北京青年报》为主体的传媒与艺术展,可以说对中国当代艺术展起到了又一次推动作用,我们进一步期待《北京青年报》更加开放、更加严肃地参与艺术的进程,同时期待其他媒体,尤其主流媒体把当代艺术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对象,纳入主流文化的整体运作中,使当代艺术能够朝着体现国家形态方向的发展,使当代艺术能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的操作,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努力,为当代艺术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贡献。

          ■传媒是艺术家的资源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的作品做得这么好,我非常感动。他们的这些作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紧紧抓住了艺术和传媒的关系,我们说传媒以现实为资源的时候,在这种活动中艺术家是以传媒为资源的,或者说以传媒的方式作为自己的表现方式。这个角色的小小的转换产生了新的创作灵感。我看了这些作品,和这些艺术家多年来在艺术上的趋向是一致的,不是专门为这个活动想一些什么点子,他们的作品都是一如既往的,由于这个契机,又迸发出很多构思的火花,非常有意思,这些作品显得非常有价值。

          ■三个感想和三个问题

          陆小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今天上午,我专门和同事们一起看了现场。关于展览我有三点感想:第一,这次展览,通过前卫色彩非常浓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北青报塑造一个非常有独特性的识别手段,告诉大家一个有活力的北青报。第二,艺术的表现传媒中,可能会引导一种趋势,不管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展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是不是属于前卫艺术中的主流派,今后都会有人去跟踪和模仿。第三,刚才介绍讲到昨天有人取走艺术品中的报纸,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拿走就是一种互动,拿走是对艺术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听一个非常好的发烧片或现场,出来以后还有余音在环绕,所以古人说余音绕梁,带走的就是感受。今天,读者从报箱里拿走了报纸,既是对报纸本身的感受,也是对艺术的感受。

          我想提三个问题:第一,艺术传达新闻理念与媒体所需要的价值传递和形象暗示之间有没有冲突?第二,在这样非艺术的展览场合展示前卫色彩非常浓的装饰艺术,是强化了、引导了观众对于作品的理解,还是有意、无意制造一种隔膜感、隔离感?第三,如果把传媒当做我们当今社会上一个非常有强势影响力的现象和实体,艺术家还有没有什么表现方式?

          ■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印象深刻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我不大同意陆小华最后那几句话,我今天看了介绍,看了幻灯,感觉非常有意思。毕竟是一个介绍自己报纸的艺术手段。这个展览有意思在哪儿呢?就是把北青报的发展史,把它的办报理念,都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弄得非常有意思,很抽象化。而且,这种抽象不是让人糊涂,是能让人看得懂。比如报箱的设计,离我们太近了,而且这个方法不能说多复杂,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完全是思维过程的一种创造。我想到那么多报纸展览中,《北京青年报》的展览,通过艺术手段这个表现形式是能给观众或者同行留下很深的印象的。

          ■参与报业竞争要有追求个性的精神

          倪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北京青年报》这次报业展览会上,这种独特形式的展览,体现了《北京青年报》办报思想和理念一贯追求的东西,追求独特,追求与众不同的东西。虽然是一般的展览的表现形式,但是《北京青年报》充分发挥了创造性,使展览具有新意,独特。《北京青年报》在今后的发展,在报业竞争激烈上面,我建议继续发扬这种追求独特、追求个性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展览,传媒与艺术的关系,不论传媒也好,艺术也好,他们如何结合,应该是有很多大有可为的事情可以做,艺术家可以在这里面发挥自己的才干,这次展览所创造的作品也可能是艺术道路上重要的成果之一。

          ■今天的报纸越变越美

          闵大洪(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从报纸的形态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的报纸应该说越来越美。就北青报来说,我现在还保存着刚才说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刚刚复刊不久的几张报纸,那的确是一个四开小报,起着一个报纸最简单的作用,传递一定的新闻和信息。可是我们看到,我们今天的报纸形态,确实完全不一样,所谓美,包括它的版面之美、色彩之美,当然版面之美有很多构成因素,标题之美,字体、字号,包括广告创意之美。

          ■艺术是当代生活的一个有机元素

          顾振清(艺术评论家、策划人):我们以前把艺术放到殿堂里作为贵族的享受,和生活脱离,割裂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次就打破了这一点,艺术和当代生活是同一化的,是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在当代生活中成为一个有机的因素存在。

          ■艺术作品引起观众共鸣

          冯博一(艺术评论家、策划人):前几年,有一种倾向,艺术家的创作有时候是为了迎合西方展览机制和展览机构人员的趣味。6个艺术家以前的作品和现在这些作品比照的话,他们的亲和力这次更强一些。这种展览跟现有体制,或者说现有机构有机结合,肯定从某种角度会限定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不能是单纯的反抗性的。展览的模式,反过来肯定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我觉得这是这次展览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或者说一个价值。这样的展览,很难一下子让所有的观众都理解。但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正在展出,很多人在姜杰的作品前照相,几个人坐在施勇的作品前聊天,有一个公共的空间,艺术家的作品和一般人有一个共用的物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艺术家的作品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引起大家感觉上和视觉上的共鸣。

          ■艺术家进行了很负责的选择

          武志莲(《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青年报刊研究》副主编):我们过去讲新闻是记录事件的,艺术是塑造一种形象的。刚才看了6个艺术家用自己对《北京青年报》的观察、了解、悟性和灵感,把《北京青年报》的形象和意识塑造得淋漓尽致,很好。王广义老师的报箱,经过评点,他是很平民化的。

          过去我们总觉得新闻工作者是很忠实于事实的,是事实的记录者,铁肩担道义,妙笔写文章的,在看了6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后,我觉得起码这6位艺术家也是铁肩担道义,妙笔塑造形象的。媒体和艺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在对事件的理解上,对群众的负责任上是一样的。我是从事具体报道的,看了6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后,我觉得,在我们新闻写作中也有可借鉴的地方,因为是很具体的。为什么选择报箱,为什么要选择用报纸折那么多作品,为什么选择彩虹,写几个字?这是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的悟性,艺术家的良心,包括艺术家对《北京青年报》的理解和选择。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8(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