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五代宋辽金玉文化的新倾向——外来趣味、市庶化、艺术化(作者:杨伯达)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14:34:4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隋、唐、五代、宋、辽、金,581—1279年)
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南北分治后,至隋,中国复归统一。唐代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盛世,贞观—开元之治。隋唐与萨珊波斯等国家友好往来,胡商来到唐朝各大城市坐地经商。西域于田强盛,号称“金玉大于田王国”,与隋唐保持着友好的联系。波斯同时也带来了中亚、西亚的文化艺术。传统的玉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增添了外来色彩。由于受到于田国玉带的影响,唐宫廷出现了饰有玉銙的革带,玉銙图案有:胡人奏乐、蕃人进宝等外来题材。此后,五代、宋、辽、金、明均沿袭玉带制度。玛瑙羚羊首杯、玛瑙椭圆形杯及八瓣花形杯等三种玉杯都是西亚金银器品型的影响后唐匠师制成的新型玉器。玉单耳椭圆花形杯是在花形杯的一侧加上花行扁耳,有一穿孔,便于携带,此杯仍然保留了几分西亚的艺术韵味。
佛教玉器中出现的飞天均作上裸、披巾、面正、侧卧之形式,身下托祥云,似在空中飞舞,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上述玉器和玉雕均为前期所无的新造型,洋溢着外来趣味,给传统的玉文化增添了新血液。这种传统玉文化的外来风趣,在盛唐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至中、晚唐逐步减弱,五代、宋基本消失。隋唐出现了在玉器上加金饰,使金玉映辉,典雅富丽。如隋金扣玉盏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金扣血皿。唐白玉镶金镯、青玉鸟纹钗均为金玉结合的女用饰品。这也是传统玉文化的新气象。
隋唐肖生玉形象准确,神韵生动,富有现实气息,与当时的雕塑艺术异曲同工,其艺术方法基本一致,将玉雕视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确实是非常恰当的。
玉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陆羽《茶经》评越窑器时指出其彩色“类玉”、“类冰”,说明玉文化对瓷器艺术审美已有所影响。
五代、宋、辽、金玉文化再也见不到隋唐的外来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隋唐文化的市庶化、艺术化的特色。金石学此时兴起,推动了全社会文物收藏考证工作的发展,吕大临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长于文物考证鉴定,在内廷监管文物,曾辑纂《考古图》十卷,内收青铜器210件,玉器14件。
宋代朝廷用玉不减前朝,冠服、车舆、祭祀、礼仪以及衣食行乐均大量地使用玉器。富贵人家喜庆礼节往往使用金银犀玉。汴梁东街北潘家酒店,每日至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南宋杭州已有买卖古董的坐商,称为“七宝社”,出售玉带、玉碗、玉花瓶、玉束带、玉劝盘、玉軫芝、玉绦环以及玻璃、水晶、宝石等珍贵古玩。民间设有琢玉作坊,称为“碾玉作”。内廷宗正寺玉牒所、文思院下界和修内司玉所均是碾琢内廷玉器的衙门或作坊。至此,古玉既是文玩又是商品,在市场流通。
上述集古尚古的社会风气影响到玉器生产,除了典章、礼仪及生活起居所用之时作玉以外,还出现了仿古彝的玉器用作陈设。如南宋宫掖聚景园内锦璧,千朵牡丹,安顿花架,就中间沈香桌儿一只,安置白玉碾花商尊,约高二尺,径二尺三寸,俨然是一件比商。(。)亚方尊还要高的大型仿古彝。内廷和富庶人家的日常玉花色品种俱全,琢磨工艺精湛无比,花卉山石、禽鸟、狮、鹿、瑞禽神兽等玉件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出现了被乾隆帝称为“玉图画”的全景式构图的人物山水玉雕,这就是宋代业已成熟的山水画对玉坛的影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玉楼空松下仕女图、青玉人物山子都是现存宋代玉图的代表作,标志宋代玉器艺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南宋偏安,辟建行在,大兴土木不少的良渚文化玉器,被时人视为祥瑞。官窑、龙泉窑均有仿琮形器瓷器流传至今。南宋官窑薄胎厚釉都是在追求和田玉的温润莹泽的玉德所致。宋代文化的双向交流已经显而易见了。
辽金玉文化主要是移入唐、五代、宋等玉文化,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形成的。朝廷用玉则是来自五代、宋,仅仅略加损益而已。但是生活(包括精神的、物质的)用玉,除了攫取梁、晋及宋代玉器,还创造了本民族的玉器。总之辽金玉器既吸收了宋玉的形式和工艺,又有着他们各自的民族特色,在工艺、艺术上与宋玉相似,几无创新,但在题材上却是建树良多,富有特色。如:辽代的玉熊、交颈天鹅,以及飞天摩蝎、迦楼罗、杵、钺等佛教密宗玉器都是契丹族玉器的代表作,又如金代的玉逍遥及春水、秋山玉也都是女真族玉器的典型作品。由于史料和实物的缺乏,我们对辽金玉文化还了解不多,尚是一个新课题,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来源:网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