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批评家皮力对话艺术家林天苗
    2.   访谈人:皮力、林天苗   皮力(以下简称“皮”):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着你作品当中那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比较少,相反有很明确的手工感,而且它们都是用巨大劳动量达到一个极致的视觉效应。把几万根钢针插在一起的最早的作品就已经有了这种特点,现在用丝线也是这样的。这个特点你觉得是从哪来的?   林天苗(以下简称“林”):我非常欣赏的艺术作品,是那些在背后花很多很多的心思去思考,然后用一种新的 [详细...]
      2013/09/12 10:34:18 来源:美术文献 编辑:国画家网
    1. 理查德·怀恩:艺术批评需要的十种能力
    2. 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左)与《ArtinAmerica》杂志主编RicharldVine(右) 2011年4月14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的《ArtinAmerica》杂志主编RicharldVine讲座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清华美院教授袁佐、清华美院教授包林主持了讲座。RicharldVine是著名国际批评家,最近由执行编辑升为杂志主编,他对中国当代艺术有长达十年的研究。 他的讲座题目是《艺术批评真的需要理论吗?》,他认为进行批评没有方法或理论可言,只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提出了作为艺术批评家需要的十 [详细...]
      2012/01/11 10:42:43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陈锡山书法艺术研讨会——方家纵谈
    2.  陈锡山书法艺术研讨会   ——方家纵谈   刘江(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教授)   书法本为实用,但随着时代的前进,书写工具的改良,书写者的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精神逐渐融汇于字里行间,使书法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陈锡山同志这次来杭州举办展览,作品多,书体全,功夫扎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从楷书来看,结体和用笔都讲究章法,来路清晰。而且,榜书的几件巨幅作品,比如《满 [详细...]
      2011/03/29 18:02:43 来源:美术报 编辑:杨小薇
    1. 翁承豪艺术研讨会
    2. 主持人:吴文雄(常熟美术馆馆长) 翁承豪先生是我省德艺双馨的画家。今天,他的第一个专题画展、第一本画册和作品艺术研讨会在家乡常熟举办,是我们常熟美术馆的荣耀。 翁承豪先生经过三十年的艺术求索、锤炼、积累、创新,把大学所学的中国画融入于版画创作之中,给人以清新的美感。他长期以来潜心研究、长年埋头做学问,沉得住气,从画作的内容到题材、创作到处理、构图到造型,方法多样,把中西文化的融合,色彩和墨色、山水与建筑、浪漫与现实、传统与创新,作了完美结合,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正如他在展览自序中所说:“作品一出来就得到了江苏前辈们的认可并积极向外推荐”,在全国和全省美展中屡屡获奖。 [详细...]
      2011/03/29 18:01:30 来源:琴川文苑 - 常熟零距离论坛 编辑:杨小薇
    1. 栗宪庭点评罗发辉艺术
    2. 罗发辉的大花,让我想起美国女权艺术家奥基弗的花,奥基弗的花有性的意象,罗发辉的花也有性的意象。只是奥基弗作为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花有一种张扬的美丽;罗发辉的花,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无论花是他潜意识中的性,或者女性,或者美丽,对于罗发辉自己可能更多体验的是虚假。 近期的罗发辉的花在发生一些变化,铅灰的色彩越来越透明,花的体积感觉越来越富有弹性,像塑料或者硅胶,像肿胀或者充满水分的胴体,也像初生娇嫩的胚胎,有点黏乎乎和湿润,性的感觉越来越突出。是罗发辉的内心在发生变化,还是对性的体验越来越真切,或者越来越眷恋温柔乡,进入佳境,体会它的温润、潮湿和黏乎乎的感觉。同时,在透明的花体上 [详细...]
      2009/11/10 17:16:57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苏旅点评曹力艺术
    2. 曹力无疑是一位极富诗人和音乐家气质的画家,他给20世纪的中国画坛留下了一系列充满神奇与客观、梦幻与真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纠缠不清的、奇谲瑰丽的抒情叙事组诗,其间跃动着艺术家超人的想像与创造的精灵。在众多的以神秘主题为表现风格的艺术家中,曹力以善于叙述清醒的神秘和真实的梦境而独具一格,这肯定得益于到处生长着神话与传说之树的艺术家童年的故乡贵州山区。如此多的童年意识,如此多的音乐与诗的性质,使曹力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既烂漫纯真而又深邃严峻,既清晰客观而又梦幻空灵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正因为曹力创造出来的所有梦幻和神秘都来自真实的生活,并以其出色的线和色彩标示出自己想要表现的、渴望能抵达生命内部奥秘的鲜明 [详细...]
      2009/11/10 17:16:34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父辈总是会影响子辈 忆先父
    2. 人生于世,父辈总会影响子辈的,文艺人家尤其如此。 我中学时代,父亲面对家藏的白石大师作品,言及悲鸿大师的一段话:“白石六十而殁,湮没无闻。”那意思是齐白石如果在60岁时辞世,美术史上几乎没有他的地位。父亲由此谈到干艺术要成才,一须有天分,二须有功力;所谓“大器晚成”者是须长时间苦功磨砺才显出超长的才能。他说自己的恩师白石老人“从不浪费时光去干与艺术无关的事。他每天勤学苦练。齐老师——七十、八十、九十多岁了。还不断地变法!人家本是农家木匠出身,没上过大学堂,凡诗文、书画、治印全是自己苦修出来的。所以学齐派写意,先得学习老先生这种刻苦精神”。老人对我用功要求甚严,总说:“少壮不努力,老大 [详细...]
      2009/11/10 16:04:04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淋漓苍劲、墨气袭人 赏夏圭《溪山清远图》
    2. 夏圭,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 [详细...]
      2009/11/10 15:13:45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Processed in 0.363(s)   8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