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画大家莫各伯:专而能博 境界高远
    2. 真正的大书画家无不躬身膜拜于大自然。朴厚峻拔的高山,烟波浩淼的碧水,云笼雾罩的阡陌,雪洒迷离的村野,这些平素最常见的景色在画家笔下演绎出来的是苍劲雄浑、空灵静穆、气魄宏大。书画家莫各伯更是少有的传达出一种态度,一种当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古意清奇、宁静淡泊的意境。 莫各伯,广东雷州人,他不仅精通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题材,同时也是书法家、诗人、雕塑家和文艺评论家。广东文联艺术馆首任馆长,广东省文联《 [详细...]
      2014/12/30 16:26:41 来源:书画圈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磨练和滋养——李艳玲的工笔画鉴赏
    2. 李艳玲,女,1973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为黑龙江省美书家协会会 员,肇东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肇东市东 峰艺术工作室职业画家。 她诚实坦率,毅力坚强,自幼喜欢绘画,悟性极高,自己先临摹年画,后 临摹了100多本小人书,经过大量的临摹、写生练就了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由 于她心情淡定,博览群书,奠定了极高的文化素养,走进大自然写生,虚心 向名师求教,勤奋苦练,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 [详细...]
      2014/12/29 14:38:55 来源:中国艺术之梦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外文内质 表里相符--书法家陈凌云
    2. 陈凌云,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酷爱书 法,在导师孙振刚的指导下,每日笔耕,勤学苦练。为人豪爽诚挚。作品曾 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展览并获奖颇丰。 毋庸置疑,当代书法一直背负着创新求变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中国几 千年的书法史面前,每个书法家都有一种姗姗来迟的无奈感和对古人战战兢 兢的膜拜感。但是,这厚重的历史传统阻挡不了后人新变的生生之功。中国 书法在经历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三千年流转之后,无论是书 体、结字还是笔法、墨法,古人已早我们几百年就登峰造极了,留给我们的 创新余地已经非常小了。 [详细...]
      2014/12/29 14:35:27 来源:中国艺术之梦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观画家赵健敦煌画像——古意未颓画飞天 心灯长映月牙泉
    2. 历史如流动的长河,如果要截取一段清泉,潜沉到想要去的朝代,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唐朝。如果我站在唐朝的长安城门上,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我会遥望敦煌……,那里,有我恒久的飞天梦。 我曾数次游历甘肃,在西去的路上却始终未能一睹敦煌的风采。让我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颇为遗憾。机缘巧合之下看了画家赵健的敦煌飞天壁画,还有几张菩萨像,让我颇有慰籍。画家赵健在其用寥寥数笔勾勒出的飞天和佛像中,让我惊讶于他的用笔以及 [详细...]
      2014/12/29 14:28:45 来源:魅艺中国 编辑:国画家网
    1.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的比较(下)
    2.  三、学书历程的比较   关 于何绍基的学书过程,历来说法不一,加上何绍基对自己的学书过程的零散记述,使其更为扑朔迷离。但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脉络:何绍基早 年受到其父何凌汉的影响,对于永禅师、欧阳询、颜真卿一路曾颇下功夫,其“楷书最初根植于颜真卿”。约二十岁后,长期临习《争座位》等颜字行书以及《麻姑 坛记》之类颜字楷书,并对《张玄墓志》颇为用功。“约道光二十年(1840,何绍基时年42 [详细...]
      2014/12/29 08:45:05 来源:荣宝斋 编辑:国画家网
    1.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的比较(上)
    2. 何绍基与陈介祺作为有清一代非常出色的书法家和金石学家,对后世影响巨大。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湖南道州人,道光丙申(1836)进士,为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尤以书法名世。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因其斋号为“宝簠斋”,后遂以“簠斋”为号,为“晚清金石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何绍基与陈介祺都曾师承阮元,在书法实践上,两人也各有建树。作为同一时期的书家,他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同时他们又都受到阮 [详细...]
      2014/12/29 08:41:40 来源:荣宝斋 编辑:国画家网
    1. 徐延均:将艺术融于生命将万物呈现于笔墨
    2. 徐延均先生说:“人生如画,在生命的历程中,相貌改变,所绘事物改变,但真正未曾改变的是自己的情感,将艺术融于生命,才能在画作中体现什么样的精神。”只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把艺术当做生命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 徐延均画是用独特的笔墨,墨泼宣纸,似青云飘逸,墨气郁葱,如暗香浮动,画面神韵荡漾,情味绵绵,意境中所蕴藏着的壮阔,这种艺术思想所经营的笔墨格调,巍巍群山,苍苍劲柏,人们似乎能触摸到生命的躯体,从中仿佛能看到精神的足迹,其个性精神和情感气质,都会完美而真实地体现在画家的作品中,观赏品味徐延均的画,里面的山水犹如生长在他温厚湿润的笔墨里,在清 [详细...]
      2014/12/26 10:47:51 来源:中国书画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登峰造极 亘古未有 ――浅谈苏东天的国画线条
    2. 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线条就如同色彩是西画的灵魂一样。线在中国画里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缺了线条的中国画就如同失去灵魂一般而没有生命力。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中宣称:“无线者非画也”。《石涛画语录 • 一画章》也精辟地道出了线条的重要意义:“夫一画,含万物于中”。 潘天寿也曾说过:“‘线’,是有骨子的东西,它从自然中来,又高于自然,比自然更有精神,更有力量和气势。” [详细...]
      2014/12/26 10:27:27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呼唤心灵的春天——苏东天与池田大作的梅缘
    2. “从先生的经历中酝酿出来的艺术风格,令我感受他在中国艺术界就像“梅花一样,凛然地吐息芬芳,是艺术界的君子。” …… “我为了怀念周总理与邓颖超夫人,在创价大学的一隅种植的‘周樱 ’、‘周夫妇樱’,春天一到,它就年复一年地盛放灿烂的樱花。 同样地,为了纪念我与苏先生的友情会面,我在创价大学的邻地、昔日也是梅花胜景,地名也叫作“梅坪”的东京牧口会馆的庭园内 [详细...]
      2014/12/26 10:20:06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国画家网
    1. 寄情戏画 水墨情怀——记李文培先生的戏画
    2. 戏画是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的综合体,既有戏曲舞台的动作美,又有绘画的形式美。作为我国京剧舞美设计界的元老,李文培先生一生从事京剧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他所创作的京剧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戏曲人物画很精彩,笔墨语言在简练中求变化,求丰富,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且有趣味。展示了他的绘画天赋与艺术底蕴,以及较全面的艺术修养。 画以人重 艺由道崇 [详细...]
      2014/12/25 10:47:08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429(s)   8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