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点】绘画也是一种机缘
    2. 绘画是什么?答案也许很多。但说绘画有时是一种机缘,想必许多人没有深究过。   上世纪40年代末,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国民党将军张治中先生,是个遥远的历史人物,不曾想由于美术,使我和这个人物有了某种关联。   第一件事:张将军的孙女张楠,居住在美国,2000年随先生来大陆与清华大学商谈筹建医学院事宜。她闲来无事,便通过校方联系到清华美院第四工作室(导师陈丹青)来画画,与我们同学五人成为好朋友。我们曾一边画画,一边和她讨论她祖父命运,就像触摸近代史的一绘画也是一种机缘。   一块透明的碎片,既清晰又虚幻,谈话中流露诸多感 [详细...]
      2014/06/23 17:24: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观点】徐唯辛:文革期间开始学画
    2. 1974年(1978年“文革”结束),我高中一年级开始学美术。   当时学校经常停课,还没有恢复正常的学习环境。乌鲁木齐第五中学一个简陋的办公室,每天晚上,来自各个年级爱好美术的学生汇集在一起,美术教师李大用老师(前排中)辅导我们石膏素描。   当时大家根本不知道绘画的价值,仅是出于热爱,废寝忘食,经常画至深夜,留宿在教室课桌上和衣而眠。   除了我,照片上的画友中,只有后排左起第一人现在还在画画,他叫拉吉米丁,维吾尔族,在西安美术学院是我的 [详细...]
      2014/06/23 17:23:5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观点】徐唯辛《工棚》琐记
    2. 1997年时我就开始注意农民工的问题。当时要为中“全国首届油画风景展”准备作品,打算画幅别致的城市风景来参展,就去建筑工地找灵感,发现工人和没有完工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农民工的形象令人难忘。   这之前,经常画那些远在天边的民族风情题材,生活在真空里,对身边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回到现实里再睁大眼睛,惊诧地发现,世道改变了,熟悉的形象变形了。从前被灌输在头脑里的工人形象概念是雄伟的,是领导阶级和国家的主人。面前的当代工人,完全不是概念里“高大全”的形象,而是背井离乡具体生动的农民,衣衫褴褛,哪里可以挣钱糊口,就往哪里流动。据说在全国各 [详细...]
      2014/06/23 17:23: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观点】徐唯辛:当代众生相——工农兵
    2. 构思来自中国一个许多人记忆犹新的政治术语——“工农兵”。   在理论上,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曾被罩上五彩的光环,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当时的一切。记得那时候,我家邻居一位漂亮姐姐,非要找个工人(被称为领导阶级)嫁不可,和现在要嫁大款一样坚决。如今,曾经被神圣化的“工农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我很感兴趣。既然是个画家,思考的结果就是这三幅肖像。   其实这三个肖像的原型我都认识。其中有眼疾的农民叫李福国,是我去河北煤矿在列车候车室遇见的。他的眼睛小时候因燃放鞭炮崩瞎后没钱换义眼,就一直用布包裹着,他说不包怕吓着别人。战士小王的脸上有 [详细...]
      2014/06/23 17:22:2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观点】徐唯辛:《城市的皮肤》
    2. “城市的皮肤”是个展览的标题,副标题是“当代都市影象的可能性研究”。这个展览12月3日在澳门的塔石艺术馆开幕,由澳门市政府文化厅、深圳美术馆主办,策展人是TOM“美术同盟”网络主编吴鸿。   在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人文山水油画风景作品”征集作品时,我送的是油画《北朝鲜核风景鸟瞰》。这是一幅取材于卫星图片的作品,从空中鸟瞰地面,核设施邪恶的秘密变成了狰狞的图案,看上去抽象,其实很写实,山峦的起伏和钢筋水泥建筑历历在目。北朝鲜这样一穷二白的国家就在中国的家门口研制核武器,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我区区一个画家只能是在电视机前面看着干生气。画这样一个作品,也算是以特 [详细...]
      2014/06/23 17:22:0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徐唯辛:【观点】徐唯辛:新疆油画二、三事
    2. 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开幕,外地画家纷纷来京参观,其中有不少新疆的同行。自然免不了与我这样客居北京的老乡把盏欢聚。最近在安定门附近的回民白魁老号,我和目前在中国美术馆供职的刘曦林见到了买卖提、刘建新、秦建新、姜伟铃等几个新疆美术界的重要人物。   买卖提是新疆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1989年我刚从浙江美院研究生毕业去塔什库尔干写生,路过喀什时他接待过我。后来虽不经常见面,但在内地的展览上经常见到他的作品。他在新疆办个人画展还给我寄来请柬。他的画风格朴实,题材大都来自南疆维族农民的生活,是新疆优秀的油画家之一。   新疆油画艺术委员会的秘书长 [详细...]
      2014/06/23 17:14:3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徐唯辛:【观点】鞭炮、《酸雨》
    2. 90年初正值改革开放,一些污染严重密集性的加工业因为境外法律严格不能生存,纷纷在毗邻香港的广东扎根,当地的水和空气都被严重污染。我住宅靠近马路,好几家酒楼的操作间十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烟囱,整日在窗下冒烟。当时有个叫“酸雨”的词开始出现在国内媒体上,因为广东降雨频繁,由于污染和燃烧排放,降水的酸性增加,致使出现土地板结,庄稼歉收等严重后果。   1997年春天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画了多年边疆风情创作的我,脑海里呈现出一个朦胧的画面: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烟雾弥漫的雨中行走,表情是惶惑和无奈的。这个构思后来发展成为在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获得铜奖的油画《酸雨》(220CM× [详细...]
      2014/06/23 17:13:0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徐唯辛:【观点】徐唯辛:我的第一幅素描
    2. 七十年代初中期,乌鲁木齐一所普通中学里,一批从内地运来的石膏模型周围坐着几个热爱绘画的高中学生,每天晚上在老师李大用先生的指导下用功,其中就有我。我很运气也很用功,开始学画就受到相对比较正规的训练,大量画速写和石膏素描。在文革后期的社会背景下,能在边城画石膏素描实在是很不寻常的事情。当时乌鲁木齐一共30多个中学,惟有我所在的第五中学为学生的美术小组买了一大批石膏模型。这主要得益于从天津来“支边”(支援边疆)的青年教师李大用。他的先生在天津教他的时候,也是以这样的方法入手的。由于采用了如此专业的方法,参加这个美术小组的学生里考入大学的就不说了,仅研究生就出了三个。 [详细...]
      2014/06/23 17:12: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艺术随想 ( 文/韩志冰)
    2.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 [详细...]
      2014/06/22 21:48:3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自言自语
    2. 我经常尝试着摹仿与欣赏一些自己喜欢的画.不管是哪个风格与画种. 如北宋院体画及元四家等。早年自己非常崇尚八大、凡高后来涉足广泛起因子视野的放宽.世界上有多种艺术.仔细想来又如此的相通.只因它们共同的特质. 不外平描写真善美. 崇高的人性与美丽的自然等等。不论是中国上古之文物神秘图案.还是中近古笔墨色彩. 以及西方后印象派及东洋的艺术.都有着让你心动的成份.没有过厚此薄彼。但我们自幼生活在一个传统文化熏陶的气氛中.血液里流着先人的基因.传统的文化艺术占据着我们的审美主流.这是无法摆脱的. 即使我把头发染成了金黄。传统绘画的魅力与我们的哲学观念与思想无法割舍.那就是中规中矩的外表与天人 [详细...]
      2014/06/06 17:49:5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1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