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品市场的智力储备正在进行中
    2. 课堂上,文物鉴定专家孔祥星带来30面古代铜镜实物,让学员们零距离接触这些珍贵的文物。 互联网时代,技术日益革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解锁了艺术品营销的更多新玩法,面对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营销人才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消费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面对不断涌入的新资本与信息流,这支人才梯队能否抓住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断升级智力储备?近日,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 [详细...]
      2018/06/07 07:5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书画圈九大忽悠骗局
    2. 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和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繁荣,更多的书画家亟待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收藏大军,还有很多企业转行做艺术品。专家提示,当下的书画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归纳一下,大致有“十大忽悠骗局”需提防。 一、拍卖天价成交记录、高价润格 艺术家、艺术机构和拍卖公司做局,炒艺术家,搞一个天价成交记录,欺骗买家。一位国内排名前5位的大画家,前不久著名拍卖公司拍 [详细...]
      2018/06/06 07:45:3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安徽书画40年呈现“新时代新徽派”
    2. 5月29日至6月3日,“新时代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以“新时代新徽派”为主题,共展出美术书法作品346件,其中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塑作品196件,书法篆刻作品150件。绘画包括表现安徽创新发展新气象的巨幅作品、表现安徽重大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还有安徽历届全国获奖作品以及中青年美术家创作的反映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书法包括真草隶篆行书和篆刻,有抒写徽风皖韵、展示当代安徽书法艺术风采的巨幅作品,也有历届获奖和中青年书法家创作的反映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此次展览是当代新徽派绘画和书法艺术的一次整体呈现与集中展示。 中国文联党 [详细...]
      2018/06/02 07:45: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海外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持续关注——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2.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创下多个拍卖纪录。 据法国艺术品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发布的《2017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纯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1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0%以上;公开拍卖的艺术品数量为50.29万件,较2016年增长了3%。其中,我国市场继续保持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一的位置,成交额达 [详细...]
      2018/06/02 07:44: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品经销商融资的机遇与挑战——解读《TEFAF艺术市场报告》
    2. 2018年纽约春季欧洲艺术博览会现场 5月初,欧洲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TEFAF”)在美国纽约发布《TEFAF艺术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参加2018年纽约春季欧洲艺术博览会的画廊,并聚焦以画廊为主的艺术经销商的融资问题,由英国艺术品数据分析公司艺术策略(ArtTactic)的安德斯·彼得森撰写。这是TEFAF首次以“主题性报告”形式代替“年度报告”,官方就这一改动回应道: [详细...]
      2018/06/02 07:43: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书画为生不足奇
    2. 金农《孤山古梅图》 经济的发展、书画市场的日趋完善,使得“博雅”之风盛行,如今书画收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早在明清时期,文人“以物换画”“以书画为生”已成常态。传统观念认为,一些名人“耻于言利”通常故意淡化或者遮蔽金钱与书画交易,而突出他们为人的清冷高贵。据文献记载,艺术家以多种方式介入艺术市场,成为以书画为生的文人画家,并不足为奇。《郑板桥年谱》有云:“乾隆八年四月,金 [详细...]
      2018/06/01 07:54:34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时空旅行的造梦师——读米巧铭的油画近作
    2. “梵韵吉相”佛像系列油画作品是青年画家米巧铭近年来重点创作的一个系列作品。一直以来,米巧铭不断拓展其艺术创作的表现空间,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寻找创作灵感,将宋、元等文人绘画的情怀与精神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去,成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大基调;而作品的主题则尝试了京剧人物、佛像、瓷器等多种形象。 米巧铭 樊韵吉相系列 佛像作品 《坐观成败》 100x160cm 布面油画 20 [详细...]
      2018/05/22 19:46:2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陈缘督的艺术及市场走向
    2. 笔者曾应邀参加广东梅州林风眠艺术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期间,我忽然想起了一位被人遗忘的梅州籍老画家陈缘督,他是金北楼的高足,在民国时期可是北平画坛的风云人物,擅长人物、动物画。解放后,陈缘督也是努力地适应时代要求,他画了不少歌颂祖国欣欣向荣题材的中国画,受到了毛泽东的好评和收藏,但在“文革”中,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1967年上吊自杀,享年66岁。陈盛年离去,使中国美术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传统国画家、连环画家。 [详细...]
      2018/05/22 08:45:35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期待艺术品市场的理性回归
    2. 今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刚结束不久,从艺术品成交结果来看,显示出几个可喜的动向。 办会理念的大众化:组织方认识到了艺术品市场去泡沫的大环境,把目光转向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提出“服务艺术爱好者和大众,打造有根基的艺术品市场”的办会理念。在准备作品时,参展商普遍对艺术作品做了调整,减少大尺度、昂贵的作品,增加价格亲民的作品。整场博览会单价超过50万的作品数量有限而以10万以下作品为主,特别是1-5万元区间的作品颇受欢迎。再者是艺术品消费者与艺术品的多元。 正是基于组织方与参展商的理性策略,购买艺术品的不再单纯是资金雄厚的企业家、收藏家和明星,普通老百 [详细...]
      2018/05/21 07:38:4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画为何以“尺”论价
    2. 齐白石作品 在中国人的“书画”交易中,首先是谈价问题:多少钱一尺?这种问——不论在先还是在后,最终都要落到“尺”上来。当然,这里所说的“尺”即平方尺,是计算书画大小的面积。这种论“尺”谈价的方式,如同布店里买布卖布一样,让人听了很别扭,也让人觉得必然有其来历。 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直至今天还在沿用。其实,书画作品以“尺”计价的交易方式,来自宣纸的成品尺寸。规格为:八尺、六尺、 [详细...]
      2018/05/16 08:06: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2.435(s)   9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