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买卖是检验书画真伪的试金石
    2. 在书画收藏市场上历来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收藏者在自己不是很懂的情况下,适当参与市场买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检验作品真伪的试金石。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从历代的书画市场情况来看,书画作品不断地创作、产生和增加,经营者买,收藏者买,以之为钱物送礼者买,投资者也买;而经营者卖、收藏者则有的卖有的不卖,以之为钱物送礼者是只送不卖,投资者见利才卖。这种情况下,无疑为造假、贩假者大行其道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和余地。 通常来说,经营者始终处于买卖之中,多数成为行家,对书画真伪之辨识自有其独到的见解。而收藏者、以之为钱物送礼者、部分投资者,在买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详细...]
      2020/09/02 07:33:49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平生不识王金石,自称书生也枉然”
    2. 王金石,字际寿,号与禄,生于1943年11月,湖北浠水县人。他自幼爱好绘画,5岁进私塾,10余岁即发表儿童画。早年毕业于湖北艺术院美术系(今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五十余年坚持创作。 金石老人退休后的作品主要以小品形式呈现,路边所见,街头巷尾所闻,生活所感,鲜活的农耕场景,农民之间的生活,对故旧的怀恋,扶贫干部们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儿时的回忆,一草一木皆是他绘画的源泉。平凡朴实的乡村生活,映射出他的诗文意趣和人生哲学。 “离开宣纸画水墨,这是尝试,这效果我很喜欢,尤其画水墨的没骨画法,最有游戏感。而以毛笔临西画,中西转换,心态融合,是件很有乐趣的尝试。” [详细...]
      2020/08/27 15:59:1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理性研判艺术品市场数据
    2. 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关于艺术品市场的量化研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量化研究所涉及的数据,究竟能否反映艺术品市场的真实情况?事实上,假如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只看数据,而不了解数据背后的情况,那么,我们恐怕不仅不能通过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来量化描述艺术品市场的真实情况,而且很可能会得出荒唐的结论或荒谬的臆测。 对于艺术品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而言,艺术品市场的量化研究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艺术品指数为代表的量化研究可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艺术品市场的宏观变化趋势和整体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艺术品指数,尤其是艺术家个体指数实际上很容易被 [详细...]
      2020/08/21 07:06:44 来源:中国拍卖 编辑:静愚
    1. 以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这从制度高度对文化发展做出了深刻阐述和总体部署,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其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最直观的矛盾是有效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过剩并存,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 [详细...]
      2020/08/21 07:05: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文风书风大相径庭的鲁迅
    2. 在民国时期乃至整个20世纪中,鲁迅无疑是文化领域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实际上,其成就和影响远不止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上,或者说他不仅仅是现代杰出的作家,还在翻译、美术理论引进、书法及研究、篆刻、设计书籍封面插图、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书籍版画历代金石拓片的收藏鉴赏等领域都有不菲的成就。笔者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的文风书艺风格不一,甚至大相径庭。 有关鲁迅的文风恐怕众所周知 [详细...]
      2020/08/20 07:38:03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因疫情被推迟的艺术品市场春拍展现蓬勃活力
    2. 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推迟了4个多月的2020年艺术品市场春拍近日终于亮相。与以往稍显疲弱的市场状况不同,今年春拍的全场竞买氛围热烈,成交情况也颇为亮眼,这种现象无疑为今后的市场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活力。 首先,今年的嘉德四季超出预期。作为2020年北京地区首次大规模的拍卖会,嘉德四季第56期拍卖会不仅拍品整体规模超过以往,拍卖形式也突破原有框架,形成网上报价、电话及书面委托等综合报价体系。虽然看不到人 [详细...]
      2020/08/20 07:35:21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愿书法绘画市场齐头并进
    2. 在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史上,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两者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审美等基本因素都是一脉相承的。但遗憾的是,在历来的艺术市场中,书法却始终处于“位高价卑”的地位。市场的流通性,让原本珠联璧合的书画,却落了个“好字不如烂画”的尴尬境地。 在当今的艺术市场,书画作品为众多藏家所喜爱,但是人们对绘画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书法。相比而言,绘画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撩拨着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出手欲,而书法却常常沦为“配角”。上述情况在市场上可见一斑。近年来,一批顶级画家的绘画作品跨入了千万元级甚至亿元的行列,而书法家的作品拍卖价格却很难超过千万元。齐白石、张大千、溥儒、启功等大 [详细...]
      2020/08/20 07:23:39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追求名人书法之“名”
    2. 在当今的书法收藏市场上,名人书法备受藏家青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学者朱浩云说:“名人的名望在藏家的心目中非常重要,名望越大价值越高,这是不变的法则。”经考察,不管是拍卖市场上出手阔绰的收藏家,还是工薪阶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在对待书法艺术品上都存在这种名人现象。这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对人品的景仰而名 出于对名人人品的景仰而收藏其人的书法作品,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喜爱名人书法的主要原因之 [详细...]
      2020/08/18 07:49:3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海外艺术品升值的财富密码
    2. 近几年国内外艺术市场一直备受关注,艺术品拍卖成交价也屡创新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由艺术品而引发的财富波澜。由于海外艺术品投资萌芽较早,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品在18世纪就逐渐进入商品化。在18世纪中期,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公司相继成立,众多艺术品因此得以顺利流转。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萧条与二战相继爆发,大部分国家经历战争和战后重建,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度随之下降,艺术品投资市场也相应遇冷。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 [详细...]
      2020/08/12 08:30:14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洒脱豪宕 气势非凡——郭沫若书法艺术及市场行情
    2. 提起郭沫若(1892—1978),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蜚声海内外。他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史学家、甲骨文字专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他也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早年曾留学日本,从事新诗创作。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旅居日本,研究中国历史、金文、 [详细...]
      2020/08/04 07:44:24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