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新闻-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魂归河山——靳之林艺术展
    2. 靳之林 吴起镇胜利山下的毛泽东故居 35×26cm 纸板油画 1974年 “魂归河山——靳之林艺术展”于6月18日至7月7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 靳之林的一生坎坷而充满磨难,但他信念坚定,勤奋探求,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探索,以及中国民间文化与民间美术研究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开拓的本原文化之路,为高校民间美术研究的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有延安情结,与黄土 [详细...]
      2024/06/22 08:58:2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两乘秦陵铜车马在出土地列队迎客
    2. 秦陵一号铜车马“回家” “考古发掘太不容易了,考古工作人员在厚厚的黄土地上一层层地剥离泥土,才把如此震撼的铜车马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近日,山西游客杨女士带着儿子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铜车马博物馆中,一遍遍地看秦陵铜车马坑模拟考古数字成像,在三维模型数据和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他们如同置身考古发掘现场,亲历铜车马的考古清理过程。 两乘结构完整、装饰华丽、雕塑精美、工艺精湛的青铜车马一前 [详细...]
      2024/06/20 08:41: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梅墨生艺术展暨长安四子书画篆刻展”开幕
    2. 6月16日,“梅墨生艺术展暨长安四子书画篆刻展”在陕西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启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已故书画家梅墨生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也是对被称为“长安四子”的艺术家吴振锋、魏杰、刘星、蔺雨十年艺术探索的总结。展览展出了230余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梅墨生的49件书画作品和“长安四子”的百余件书画作品,展现了他们在国画、书法、篆刻等领域的成就。展览将持续展出至7月9日。 此次展览由文艺评论家程征和张渝担任学术主持,徐人杰和金冈联合策展,由中弘(陕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美协、陕西省书协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来自陕西全省各地的文 [详细...]
      2024/06/19 08:26:31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字如其人”之颜真卿
    2. 颜真卿家学渊源,九代祖颜腾之以草书闻名于世;六世祖颜协的草书和隶书最为突出,闻名于荆楚;五代祖颜之推有《家训》二十篇及《笔墨法》等对颜氏后辈影响很大。他们本是琅琊临沂颜氏,颜氏从十三世祖颜含跟随晋元帝渡江迁居建康上元,有七世皆是名门望族。到了北齐,五世祖颜之推举族迁居雍州,后来高祖颜思鲁奉迎李渊入关,受到唐朝统治者的信任,移居京兆长安,颜真卿也是在西安出生的。 颜真卿三岁丧父,由母亲殷氏抚养成人。由于殷氏与颜氏是好几辈的秦晋之盟,舅舅殷仲容教授他笔法,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两家传统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颜真卿生活在推崇书法的时代。唐玄宗重视隶书,喜 [详细...]
      2024/06/11 08:13:53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展厅多神工 创意满关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专题展印象
    2. 5月18日,观众在观看“技与美”专题陈列。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带你一起看大展】   室外微型“上林苑”中,青铜水禽栩栩如生;鎏金银竹节熏炉旁,香气幽幽传来;镜中古今舞者共舞一曲,裙裾蹁跹……   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城与陵”“技与美”两个常设专题展厅,仿佛穿越 [详细...]
      2024/06/11 07:59:2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陕西省文联五家文艺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2.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5月27日至31日相继在陕西西安召开。李梅、王真、朱尽晖、张红春、冯晓伟分别当选陕西省剧协、陕西省音协、陕西省美协、陕西省书协、陕西省摄协主席。 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鲍永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武勇超分别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琳致开幕词。来自陕西省的近800名相关门类会员代表参加会议。 [详细...]
      2024/06/07 08:46:25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魏广君 | 山阳尤在,竹林已无——忆竹林七贤
    2. 我原以为山阳县是块竹林蓊荫的土地,在游弋其地的当口,心中咀嚼着“竹林七贤”相与偕游的情貌。然而,眼前的麦地给我的只有人们企望收成的信息。我企望着在一垅垅的田地和屋舍间,找到一、二片竹叶,来慰籍自己的心灵。 这竹林是找不到了。恐怕在三国魏的正始时期,也未必有这片能踏实地栖息名士们心灵的竹林。 正始以往,主导中国人思想的,主要是儒家与老庄学说。嵇康是位老庄思想的践行者。他年轻时,以锻铁为 [详细...]
      2024/06/04 08:52:37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陕西西安:融“景”于“商” 边逛边品滋味浓
    2. 陕历博文化餐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走进十三朝古都西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稀世文物灿若星辰。丰厚的文化资源构成“西安旅游”的最大资产,长期以来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游客。与此同时,文化资源的活化,让美好的景致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也出现在城市的多元空间中。对于不少商业综合体而言,融“景”于“商”正在成为潮流趋势,让商场也可品文脉、赏艺术、融入都市文化生活,在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彰显城市魅力。 [详细...]
      2024/06/03 08:09: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陕西将举办1100余场非遗活动
    2. 5月29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陕西省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省各地将举办1156场活动,其中线下226场、线上930场。 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3日至8日在铜川市举办。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文化陕西 华彩非遗”等,重点活动包括云游非遗·影像展、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 [详细...]
      2024/06/03 08:08: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大写意绘画的隐退与再回归
    2. 大写意绘画的隐退已经很多年了,尤其是在官方与行业内部的展览中。它的隐退,反映了传统绘画精神在当代艺术创造上的难以为继。解析其原因,并提供可行性方案,或许还能实现大写意绘画的再回归。 当代中国画中写意精神的缺失 大写意绘画隐退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大写意精神的缺失;这直接影响到了艺术观念的认知、艺术评价的标准,改变了艺术表现的手法、艺术创作的风格,最终破坏了大写意绘画的艺术呈现。 西方绘画体系的引入,尤其是写实绘画与科学训练方式的普及,推动了以素描为基础的艺术观念的认知。引西入中也作为改良中国画的重要方式,极大地改 [详细...]
      2024/06/01 08:59:1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