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9)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area" 艺术新闻-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甘肃立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
    2. 资料图:游客游览锁阳城遗址。 魏金龙 摄 针对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与其所处地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境内安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合,保护边界主体责任不明确,民众开采锁阳药材造成地表裸露等系列问题,甘肃官方制定了《酒泉市锁阳城遗址保护条例》,为进一步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条例于1日经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对遗址的适用范围、保护范围和管 [详细...]
      2020/04/04 09:3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甘肃立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
    2. 游客游览锁阳城遗址。 魏金龙 摄 针对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与其所处地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境内安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合,保护边界主体责任不明确,民众开采锁阳药材造成地表裸露等系列问题,甘肃官方制定了《酒泉市锁阳城遗址保护条例》,为进一步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条例于1日经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对遗址的适用范围、保护范围和管理权限、 [详细...]
      2020/04/03 06:36: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甘肃立法保护“历史的记事本”黑山岩画
    2. 《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4月1日经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该《条例》也是甘肃省首部岩画类地方性法规和嘉峪关市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第一部法规。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贾培成1日接受媒体采访称,黑山岩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主要分布于甘肃嘉峪关黑山峡谷的陡崖峭壁上,时代从战国延续到明代,是甘肃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岩画,内容以人物、舞蹈、佛塔、动物、狩猎等20余种类型为主,共计212幅,占地约12.577平方公里,对研究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 [详细...]
      2020/04/02 06:48: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甘肃敦煌重启旅游服务 古丝路景观长廊渐“复苏”
    2.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于世的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17日重启旅游服务。近年游客激增的古郡敦煌见证了丝绸之路旅游热的兴起,其重启旅游将引领丝路沿线星罗棋布的景观长廊逐渐“复苏”,重拾“人气”。 作为近年民众出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敦煌至今未现新冠肺炎疫情,但在今年春节前后经历了鲜见的冷清与寂寥。受疫情影响,其境内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以及鸣沙山月牙泉等景区景点于1月底相继关闭,绝大多数宾馆酒店亦选择歇业。 敦煌官方3月17日宣布,当日起,该市管辖的鸣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玉门关、阳关、敦煌古城等景区恢复对 [详细...]
      2020/03/18 06:55: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甘肃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正式启动
    2.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3日披露,近日该院和甘肃省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通知》,标志着该省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正式启动。 甘肃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31处。既有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为代表的古代壁画,又有以 [详细...]
      2020/03/06 06:35: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敦煌研究院启游览新模式 尽开“云游”资源智慧战“疫”
    2. 资料图:空中俯瞰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杨艳敏 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闭关”已有月余,因近年暑期游客量持续“爆棚”而不停呼吁民众“错峰出游”的敦煌研究院开启游览新模式,依托“数字敦煌”成果尽开“云游”资源,并主动“出访”以文化滋养社会。 作为在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负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以 [详细...]
      2020/03/06 06:04:08 来源:中新社 编辑:静愚
    1. 内地多家博物馆直播“云春游” 文物珍品释压“吸粉”
    2. “同样的‘配方’,不同的味道!”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王雪麟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次和往常一样的讲解服务,通过网络直播的线上形式传播开来,竟收获了近百万网民的围观和互动,这与她平日里每次带不超过30人规模的参观团队是天壤之别。 连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闭馆的甘肃省博物馆尽遣馆藏珍宝,通过拓展线上内容等方式,不断探索直播模式,将一些包括原计划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展览打包“云春游”,并尝试突破“你听我讲”的模式,让公 [详细...]
      2020/02/26 06:2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墓葬壁画原位保护”立项 冀解潮湿环境下世界技术难题
    2. 记者22日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对甘肃申报的“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日已完成立项公示。该项目将突破潮湿环境下壁画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中国墓葬壁画保护的整体水平。 在中国,根据支撑体的不同,壁画大致分三类:石窟式壁画、寺观壁画或者殿堂壁画,还有一类壁画出现在很多地方的墓葬,特别是在一些贵族墓葬中,称之为墓葬壁画。 甘肃墓葬壁画遍布多地,其 [详细...]
      2020/02/23 07:2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甘肃省博线上“忆述”丝路故事 全景式诠释中西方交流史
    2. 《汉武帝:隔离在家你在干啥,他还会写诗?》《霍去病:拥有宝藏名字的青年将军如何抗击匈奴?》《李广:“飞将军”真的会飞吗?》……连日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线上教育公益课”,通过西汉四位风云人物的故事,引众“穿越千年尘埃,领略别样丝路”。 据了解,本次推出持续5天的线上公益课为2月19日至23日,重点聚焦丝绸之路,由5位专业老师选取4个与这条文明之路的开辟有重要关联的历史人物,以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邮驿系统,进行 [详细...]
      2020/02/23 07:20:51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敦煌石窟“云游”千家万户 古人生活仪式感“触手可及”
    2. 敦煌研究院“云游敦煌”官方微信小程序20日正式上线。民众通过该程序足不出户便可畅享敦煌艺术之美,还能定制专属个性呈现内容,在体验互动中获得知识,随时随地拥有一个“触手可及”的线上敦煌石窟。 此次发布的小程序将敦煌石窟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呈现和深入解读,民众除了可以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风采,感知敦煌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充盈的美学价值,还可以定制专属敦煌色彩、敦煌石窟主题内容,更有每日“私人定制”壁画故事和与 [详细...]
      2020/02/21 08:46: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