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昌硕传略及交游考》前言

      作者:朱关田2024-08-25 08:32:01 来源:美术报

        吴昌硕 石鼓文(浙江博物馆藏)

        吾奉师命整理吴昌硕资料,已经多年,拙编《吴昌硕年谱长编》及《吴昌硕纪年书法绘画篆刻录》,自201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发行亦已十周年。如今,适逢缶翁百八十周年诞辰纪念,拟重述其生平,对某些历史误传作个交代,如遗老问题,诚然先师沙孟海先生有“是道咸同宣光五代元老,为金石诗书画一代传人”之挽,上联乃本之当年缶翁第三子东迈讣告,所谓“诰授中宪大夫、御赐福寿字、四品衔、江苏补用、直隶知州、候补知县、署安东县知县、附贡生”者也。其实乃从时从俗,虚委故事,并非实谥。缶翁生前,沈曾植执掌之超社不曾见纳亦是事实。

        按缶翁早岁,适逢太平天国事起,延至吴杭,举业不兴,时势趋变,初心金石之好而轻视制艺,时有乡前辈孙世均尝为之扼腕抱惜。年愈弱冠,始遵师命,于同治四年(1865)补咸丰十年庚申科秀才,勉为士子,援例为安吉县优贡生。嗣后求学诂经,肄业崇文,坐馆豪门,寄情芜园,终无缘于科举。阅十年至光绪三年(1877)三十四岁始得候补训导,充县志采访。入仕既晚,而出捐纳。不三年,光绪六年(1880)二月,以从九品指分江苏,入省(苏州府)布政司,先后得委派四巡政事,四轮船局天津差,七厘卡榷税员,四管仓务,二理清讼局案,又入吴大澂、端方之幕,补道署谳局职,摄安东知县令,然后八充发审局及诸杂役,酸寒一尉,宦游几近三十年,迄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消差止,遂息告退,一改平日余事金石诗书画为正业,以“著名金石家”独立于世,进而为“一代传人”,时年超花甲矣。斯固借助于吴隐沪上初创西泠印社,三年前尝先后为之刊行《缶庐印存》四集,且广告于《申报》宣而扬之(其后又公推为印社之长),立帜呐喊奉为印坛领袖,然亦植根于其善审时势有上进之心。按缶翁入仕之初,尝见认真,著名如奉委上海招商局天津分局之差,四任其职,三见立功,先后保举加衔,六品、四品、以同知直隶州用,庶几每任有之。按此局乃北洋大臣李鸿章发起官督民办之洋务机构,创办于同治十二年(1873),缶翁初任在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年近不惑。联想到其师杨岘尝参李鸿章之幕,是年正以浙江转运粮饷有功而举知府衔(初常州,后松江),翌年寓天津漕局,亦一维新人士。缶翁为之下僚,盖有关联。

        惟此之外,诸差平平不见出色。顾其差余声名在金石、而诗文、而书画,日见隆起,直以佐贰之位,奔走官场,以金石之道,补益俸禄,嘤求、择交,交向用之,优游沪上,不乏得意。然跻身乱世,终多情绪,如奉委宣荆铺税药牙(洋药土药)差之初,因事“颇棘手”(与沈汝瑾札)漏夜造访元和县令李超琼,求其知会宣兴、荆溪二县县令予以关照。是夜两人座谈,李县令《日记》记述甚详,最后李氏有言“时事艰危,由官多败类,而言利之臣乃纷纷然杂出于中外。司农则亟取而施之,民生之凋蔽不顾也”云。缶翁虽不见之明言,意见大抵相同,不差一二。是日乃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廿六日,在百日维新前数日。翌年十一月,戊戌政变不一年,缶翁则代理安东县令,一月而归,有言“聋聩之人,居然登之堂上,自审殊可笑也”(与沈汝瑾札),又云“客腊代安东卅日,见民间疾苦多矣”(与洪尔振札)。先后互参,不特自嘲,亦乃讽世。缶翁之识,自可想见。此间交游亦多见新派,著名如谭献、吴保初、裴景福、翁同龢、严信淳及何汝穆诸人,不少同志,多为缶翁贵人。不数年,光绪三十一年(1906)八月即缶翁退隐前一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缶翁之交游更不乏党人。著名如姻亲杨兆鏊及其四弟兆鋆、五弟兆釜皆为光复志士,后二人交游尤多。其侄辈有王立三为同盟会员,莫永贞亦乃辛亥新贵,更见近密。至亲如此,无遑其他。后得知遇于王震,偕之入民国,风云际会,终得圆满。缶翁之与时俱进,盖不后同侪。

        杨岘尝劝缶翁择交,有“目之于视也,耳之于听也,至明也,至聪也,然五色使目盲,五音使人聋,不盲不聋,其惟圣人乎”云。今以之交游考辅于传略,两线并行,或可见其嘤交之善择也。

        甲辰小暑后数日记于湖上

        《吴昌硕传略及交游考》内容简介

        吴昌硕是晚清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诗、书、画、印四艺精绝,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吴昌硕传略及交游考》由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朱关田先生所著,是一部对吴昌硕生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考察的学术著作,体现出一定的考据方法和学术视野。作者以“史学”为依规,旁征方志、谱牒,精思博考,厘订是非,解释疑滞。凡举一义,则确凿不刊。另,作者将艺术史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以期扩展诗、书、画、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艺术史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艺术史学研究确立了更好的视点奠定基础。全书史料宏富,考辨翔实,真实记录了吴昌硕为艺术的一生以及于诗文、金石、书画的学习渊源,对今日研究吴昌硕、研究“后海派”艺术乃至近现代学术史,均足资参考,真正体现了纪录一学者之平生,实亦一代学术之沉浮,确为嘉惠学林之作。此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朱关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0(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