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院为什么要开展诗歌教育

      作者:邱志杰2024-06-30 08:12: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现场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和福建省东山县政府共同主办的“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开幕。礁石上孩子们稚拙的字体和率真的诗句,在蓝天碧海中不断引发惊叹,常常让人忘了时间和时代。回想当初提出这个项目时,有些观者不解,美术学院怎么干起文学领域的事情了?诗歌和艺术学院到底是什么关系?

        文字是中国艺术体系的核心,文字的组合首先是诗。从抒情诗到史诗,韵文、骈文、格律诗,散文,从史诗到神话,从神话故事到民间故事、寓言、童话、传奇、小说、剧本,构成了一个文学体系。

        古代的诗通常要用来吟诵传唱,通常需要配上音乐,于是诗成了歌,歌有了词。诗歌诗歌,诗词和歌词密不可分。一鼓三弦,便携随地表演,成为曲艺。歌和歌对唱、接着唱、轮着唱,歌就唱成了戏。用来讲故事,就成了歌剧。白话入戏,成了话剧。光唱还不够,还舞之蹈之。戏剧戏曲被拍摄下来,成了影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拍摄戏剧舞台——这构成了表演艺术的系统。

        而诗文要写下来,就需要书法。书法写什么?经常要写诗。古代诗人无一不是书法家,古代书法家无不是诗人。王羲之《兰亭集序》既是行书绝品,其实也是美文的绝品。苏轼、黄庭坚既是大书法家,也是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家。古代中国文人出仕,上至宰相中枢六部,下至州县府道官员,乃至幕僚师爷,无不能诗能书。

        书画同源,从书法到绘画,从绘画到版画壁画、雕塑、建筑,这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的方向。各类工艺美术,举凡竹木牙角玉石金工雕琢、泥塑面塑糖人,皆为雕塑之变体;印染夹缬刺绣纸织锦,皆为绘画之变体。

        现代艺术教育创制之初,音乐、戏剧、建筑通常和绘画、雕塑一起集中在艺术专科学校,如当年的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1937年,北平艺专校长赵太侔就是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人物。艺术学院出过很多诗人和文学家。杭州艺专当时的雕塑系主任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他的雕塑系学生之一则是著名诗人艾青。今天,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依然有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共存于校园内的建制。而今天国内各大“美术”学院,则通常都有影视、摄影、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的学校也引入了实验戏剧课程。这些“美术学院”中的表演艺术科系和课程体系,因为少了诗歌而无法构成整体的逻辑关系。

        有些学校的书法专业强调诗书画印一体,这里的诗通常是指格律诗。在我看来,格律诗教育不应该是为了延续一种惯性。更重要的是诗心的养成,诗的解放性灵、洞穿真理力量的获得,在这样的教学中有没有被涉及?有待商榷。而在书法专业之外,在今天的美术学院系统中,诗歌教育便基本空白了。

        10年前我在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时,主要工作是把社会调查等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带进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后来在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期间,我除了大力推行科技艺术,很重要的工作是重新把文学系统引入美院。我开设了《叙事模型与创意写作》课程,让大家改写经典文本的《故事新编》等,鼓励大家随机组合《达达诗》转盘等,以及鼓励大家去研究《千面英雄》的叙事套路和神话的基本模型。后来我请实验戏剧导演和小说家张广天老师教“方法论叙事”,请张梓倩老师来打通“诗、歌、乐、戏”的关系。结果,不管是系里的课程还是全院选修,不管是给艺术生上课还是给理工科学生上课,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大凉山的小孩子,诗写作课都大受欢迎。因为它可操作、见效快,带给受训者的解放感立竿见影。有了诗歌教育,则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三个大系统一下子连通了。

        我也进一步意识到,其实在整个美育的环节中,诗歌教育是被严重忽视的。我们的小孩子被安排上芭蕾舞班、钢琴班、书法班、绘画班、陶艺班,却很少有为他们开的诗歌写作班。因为大家以为反正他们今后有语文课。然而我们的语文课,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法,而很少训练他们超越语法惯例的写作实验。等到上了大学,我们的中文教育更像是培养合格的秘书,而不是培养诗人。

        因此美术学院要挺身而出,重新连接诗歌、书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文学。在开幕式上,有小诗人们的诗歌表演,这是文学,也是表演艺术。至于铭刻在海滩礁石上的孩子们诗歌手迹,那是文学,也是书法,是致敬摩崖石刻的伟大传统,更是大地艺术,是全新的旅游景点。我们从全球5000多首投稿中精选的这500首入选的诗歌,美得惊人。

        国际儿童诗歌海滩是从诗出发,但是在开幕期间的公教活动中,我们为小诗人们安排了书法工作坊和拓印工作坊。诗歌最凝聚心灵性情和智慧的艺术,要是诗人们把书法和诗歌合在一起,岂不更好?而本地的小孩学会拓印,这是最好的旅游纪念品了。

        (作者为天津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3(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