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重庆三峡博物馆看宋代至今的“花开千年”

      作者:吴礼霜2024-06-15 08:55:07 来源:美术报

        南宋 许迪 葵花狮猫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6月8日,“花开千年 时代意象——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学术联展暨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主题创作学术邀请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展出宋至当代的近百幅花鸟画作品,呈现中国花鸟画千年发展演变史。

        该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等联合策划主办。展品分为古代花鸟画与现当代花鸟画两部分。古代部分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书画资源为依托,精选宋代至近代35件(套)馆藏花鸟画珍品,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4件(套)。现当代部分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60余幅作品,基本反映了当代花鸟画的创作面貌。

        策展人曾敏表示,“中国三峡博物馆最早的花鸟画就是来自宋代,此次将馆内的部分藏品,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的现代藏品一起展出,能够从古到今给予观众更全面的艺术理解。”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对于花鸟画主题的创作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高峰,确立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两大风格体系,即工笔和写意的表现技法。特别是院体花鸟画空前繁荣,追求状物精微、形神兼妙,局面生意盎然。明代花鸟画在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不仅注重形象表现,也追求笔墨的趣味和意境的营造。清代花鸟画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诸多流派和多种风格。民国时期花鸟画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时代活力。

        展览不仅彰显花鸟画传承有序、文脉绵延的生命张力与艺术魅力,还以“当代花鸟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主题性创作研究”为课题,关注当代花鸟画创作规律的共性与画家个体的个性,展出的包括张立辰作品《消夏图》、郭怡孮作品《霓裳羽衣图》等,旨在反映现当代花鸟画在传承与发展上的创作现状。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81(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