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展出李伯安百米国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

      作者:admin2022-09-12 08:05:41 来源:文旅中国

        马鞍山市观众参观展览   张玲 摄

        9月10日,已故画家李伯安的不朽遗作、百米国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开展。这幅耗时10年、总长121.5米的巨幅国画人物长卷一经展出就震撼了长沙观众。

        李伯安1944年生于河南洛阳,他勤勉低调、甘守清贫、献身于画,无怨无悔,一生佳作甚丰却默默无闻,没有办过个展,也没有出过画集。但他却倾尽10年心血,创作了一幅堪称罕世之作的水墨人物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1998年5月,时年54岁的李伯安因过度劳累,在尚未完成的《走出巴颜喀拉》画稿前悄然离世,留给世人深深的遗憾和无限的惋惜。令人欣慰的是,这件遗作最终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珍藏。

        巴颜喀拉,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中华文明沿着河流蜿蜒发展。在李伯安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曾多次深入藏区考察,收集素材,不计成本、不重得失、不惜身体、不辞劳苦,用心血浇筑出这颗未完全的硕果,可以说,这幅作品是李伯安用生命造就的艺术绝唱。

        雄伟的雪峰、浩瀚的云变、阔达的庙宇……266个形态各异、苍茫凝重、与真人等大的人物形象在总长121.5米,高1.88米的超尺度画卷中徐徐展开,他们或策马扬鞭,或偕老扶幼,或顶礼膜拜,或舞或行,或思或笑,再现了普通藏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全画共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藏戏、赛马、天路10个部分。画面通过叙事性的描述,在表现手法上融会贯通了西方现代主义各种艺术风格,给予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生命的生生不息以史诗般的描述。

        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称赞“李伯安是20世纪中国最好的画家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李伯安把长卷人物画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层次,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极致。他画的虽然是藏民的生活现实,但在作品中寄寓的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怀,表现的是中国人抗争、希望、奋斗的生命力量。”

        266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仿佛座座丰碑,引领一代又一代人触摸着华夏民族灵魂深处的不屈风骨,吟唱着一首亘古流传下来的灵魂礼赞。站在巨幅画作前,人们能深刻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深入骨髓的冲击力,还有那种让灵魂为之震颤的创新力,巨作《走出巴颜喀拉》是20世纪下半期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长卷之一。

        据了解,《走出巴颜喀拉》百米国画长卷在2018年由李伯安亲属捐赠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珍藏后,仅对外展出过两次,一次是2019年9月6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作品捐赠展”;另一次是去年6月29日在李伯安家乡河南的郑州美术馆举办的“盛世黄河——黄河文化美术专题邀请展”上展出。李自健美术馆馆长李自健曾在郑州美术馆观看过这幅画作,被深深震撼,并被李伯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他当即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及李伯安亲属取得联系,希望能在李自健美术馆展出此作,让更多艺术爱好者一睹巨作风采,让李伯安精神感染与激励更多人。经过李自健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李伯安亲属等多方的共同坚持、努力、协调、沟通,才促成了此次展览。这也是《走出巴颜喀拉》百米国画长卷首次远赴南方。

        除《走出巴颜喀拉》系列长卷外,本次展览还展出多幅李伯安先生创作时留下的珍贵手稿资料以及李伯安之子李飒珍藏的其父所画、极少公开对外亮相的20幅肖像作品,十分难得。

        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免费向社会开放。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4(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