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含民歌、说书、剪纸、皮影戏、刺绣、对联、民间小戏等。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剪纸、年画、刺绣等多种形式与中国画在题材、构图、色彩、造型及其承载的生活风貌、情感特性、审美倾向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间艺术和中国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民间艺术保持了质朴、生动、鲜活的审美特性,在灵感激发和形式创新方面为中国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同样,中国画则以其典雅的艺术格调、精湛传神的笔墨技巧对民间艺术也产生了积极的提升作用。深入探究民间艺术元素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实际运用,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形式,并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以剪纸、年画、刺绣为例看民间艺术的丰厚传统
这里以剪纸、年画、刺绣三种在民间生活中较为普及的艺术形式为例,分析其主要形式和特点,进而探讨其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和运用。
其一,剪纸。剪纸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进行艺术创作,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特点是造型简单或夸张,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剪纸常常能以简单的技法对事物的形态进行高度概括,凸显事物的主要特征,颇有写意之感。在进行人物剪纸的创作时,常常会抓住人物的主要表情特征和动作姿势,忽略与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剪纸艺术的构图也很有艺术性,常常采用对称、均衡等形式法则,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其二,年画。年画是民间春节张贴的绘画,具有很强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内心希望、心理特性、思想情感等在年画中均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年画的色彩鲜艳、明快,以红、黄、绿等比较鲜明的色彩为主色调;其题材广泛,可以是神话故事、辟邪人物,也可以是历史故事或农事生活等;在造型方面,年画人物形象生动,常常能将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提炼,非常传神;其构图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会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和具体的场景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
其三,刺绣。刺绣的针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平绣、锁绣、打籽绣、包边绣等,通过飞针走线,将色彩与线条有机融合,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刺绣图案常常有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等美好寓意,是普通民众朴素情感的真实表现。如牡丹象征富贵,莲花代表纯洁,梅花则寓意坚韧不拔等。此外,刺绣还常与诗词歌赋、历史故事等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在色彩方面,刺绣巧妙依托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运用鲜艳的红、黄、蓝和柔和的粉、绿、紫,使刺绣作品呈现出鲜明而又不失和谐的视觉效果。
民间艺术在中国画构图中的表现
民间艺术常以生活为蓝本,通过对比、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画构图中,画家可借鉴剪纸、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特点,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融合,通过精心布置的画面元素,营造出一种既超脱于现实又贴近人心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民间艺术在中国画构图中的表现。
首先,剪纸和年画等民间艺术的饱满式构图。例如,在一些表现丰收场景的中国画作品中,画家会运用各种农作物、人物和农具等元素将整个画面填满,从而营造出一种繁荣、富足的氛围。如赵之谦的花卉画就常布满花卉枝叶,花朵争芳斗艳、娇艳欲滴,一派生机,这种饱满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充满了艺术张力,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这种理念与民间艺术不留太多空白、将形象紧凑排列的构图理念类似。
其次,剪纸和陶瓷等民间艺术的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方式。在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经常采用对称构图,以此来表现和谐、稳定、庄重之美感。在美学上,对称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这种对称构图可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稳定的特色,给人带来一种秩序之美。例如,在画家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中就采用了左右对称式的构图原则,整个画面物象动静相依、色墨相辅,展现了平衡的艺术。而在一些写意山水画中,画家则更倾向于均衡构图,即通过山石、树木、水流等元素的合理布局,使画面左右或上下的分量感达到平衡,这与一些民间艺术在不对称中寻求平衡的构图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刺绣的散点透视构图。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画家犹如在一个移动的视点上观察和描绘对象,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场景组合在一个画面中。这种散点透视是民间刺绣较为常用的构图方式,如一些表现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的刺绣,会将故事中的各个情节依次排列在画面上,不受固定视点的限制,使观众能够很快了解故事的全貌。
民间艺术在中国画色彩中的表现
民间艺术的色彩运用鲜明大胆而又热烈生动,并通过对比、象征、装饰等手法表情达意,对中国画的创作也有颇多启发。
首先,红与绿、黄与紫等具有明显反差效果的色彩组合。在一些现代中国画作品中,如齐白石的绘画,就使用鲜艳的红色来表现花朵,并且用浓墨来衬托,红与黑的这种强烈色彩反差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增强了画作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与年画中色彩鲜明对比的手法相似。刺绣、皮影等民间艺术对色彩的运用也各有独到之处。刺绣以其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著称,其色彩搭配既考虑整体的和谐性,又注重局部的对比效果。皮影戏则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变化吸引观众眼球,其色彩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画创作将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对比手法融入其中,可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有趣。
其次,红、黄、蓝等色彩的象征意义。在民俗传统中,色彩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象征意义,并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景之中,如黄色象征着丰收和富贵,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等,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也在中国画创作中得到了体现。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既遵循传统,又匠心独运,以东升的红日寓意希望和未来,以黄色表现秋日的丰收景象,又以蓝色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清幽雅致的意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绿色调展现自然界的活力与美好。
此外,民间艺术的色彩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剪纸和刺绣等民间艺术中,色彩的装饰性是比较突出的。这种装饰性在中国画中也得到了广泛体现。例如,在描绘古代仕女图时,画家会通过色彩的细腻变化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装饰性,这种手法与刺绣的色彩运用是相通的。色彩的装饰作用不只是为了保证作品的和谐、完整,更是通过色彩的装饰功能来美化生活。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