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美育不仅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逐渐成长为具有丰富内涵、通晓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现代公民。因此,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工作已然成为全社会美育培养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之路更加贴合时代需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也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高校美育工作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一方面,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美育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育人体系方面还有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匹配。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以美育实践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将美育工作提升至战略层面。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在这一政策指引下,高校美育工作的主要措施逐渐明确。以加强美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美育理论研究为根基,以推动美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校内艺术环境,完善美育课程设置;建立全球慕课系统,构建美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同时,以学科研究和社会美育为抓手,举办一系列精彩的美育校内外联合展演活动,充分彰显院校美育发展与社会美育的深厚积淀、丰富成果和未来潜能。我们鼓励教师将自己的项目和教学实践与社会美育紧密结合,形成创教一体的美育模式。此外,也提倡学校将展演大厅转变为美育大课堂,通过艺术交流的方式,向师生、学界及社会各界展示院校师生的卓越创造力,传播具有创新精神、学术素养和敏锐洞察力的青年学子与教师的风采,从而为高校美育工作拓展更广阔的交流互动空间与平台。
在大力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中华美育精神,推动形成美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促使高校美育联盟发挥实质性作用,探索建设学校与学校、研究所、企业、政府之间协同发展的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完善高校与文化宣传部门、文艺团体、中小学校等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博物馆和研究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变迁,触摸中华文化的脉络与渊源,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从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借助国际和国内、政府和民间多种对外交流渠道和活动平台,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项目,促进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互动互联,推动优质资源设施共建共享,为全民美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