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访谈|开掘灵魂深处的人性美

      作者:张春霞2024-10-21 13:29:01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编者按———

        自2002年始,赵景宇先生开始对沈德志先生的西部风情画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写就《其人·其画·其心———沈德志国画艺术赏介》一文发表在了《青春岁月·文艺副刊》,之后继续深入研究沈德志先生充盈着浓郁人文情怀的美术作品,继而于2004年再次写就《开掘灵魂深处的人性美》一文,发表在了《中国文化报·美术专版》。岁月荏苒,在之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光里,赵景宇先生和沈德志先生从最初的相识、相往再到后来的相知,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人生记忆,更是谱写了一曲曲隽永的生命华章!艺途漫漫,然有归期!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家网今日采撷出这篇经典的学术访谈文章以飨读者。


        赵景宇先生与沈德志先生


        赵景宇:沈德志先生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谈谈您的从艺过程。

        沈德志: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尽管那时候是胡涂乱抹,但达到了无比痴迷的程度。1958年的时候父亲支援大西北建设,我便和亲人从山东老家迁移到了宁夏,在这里学习、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对大西北这片土地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于是便想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它。我到过塞上高原、西海固以及许多的特级贫困县,那里的风土民情散发出的原始生态美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扎根在“西海固”,吃粗粮、住窑洞,每年我都要去那里七八次,春节有的时候也和老乡们一起过。老乡们的真诚、善良和热情,散发着一股浓热的人性美,是他们的品德深深地打动了我。老乡们所在周围的家园、院落构成了我画面的整体,而与自然的结合又十分地和谐,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于是我选择了“西海固”这片热土作为我艺术表现的主体。后来我到广州美院深造,有幸得到了关山月、杨之光诸师的谆谆教诲,认认真真地向他们学习中国画的笔墨及技法,之后我重又回到我的艺术创作基地,重新回到那片没有人画过的土地,把别人所没有猎取过的题材作为艺术的切入点,通过一定的技法及绘画手段,来表现塞上高原的美,表现西部山水的大美。



        赵景宇:您是以描画“西海固”成名的著名画家。在我的印象里,您早期的作品浑厚华滋、恢宏阔远,再到现在被中国画坛所瞩目的塞上“农家”系列作品,取材虽都来自于“西海固”,但您的艺术风格已由先前的“雄浑苍茫、丰润阔远”转向了“清新、纯朴、自然”,请您谈谈做出这一探索和转变的初衷。 

        沈德志:我刚开始试图通过深厚、粗犷的笔墨来追求一种华滋、丰润的艺术效果,但是后来我越发地感觉到,它远远达不到农家院所追求的原始、自然、和谐的美,画面里所需要的小孩、羊及其它动物,都需要和画面构成完美的统一,所以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始向清新、纯朴、自然的风格转变,力求更加尽善尽美地表现塞上农家的自然和谐之美,目的是让观者既能见到北派山水的浑厚、典雅之态,又能见到南派山水的清逸、俊秀之美。大家喜欢我的作品,原因主要是我画的是农村题材,画面清新、自然,具有着一种原始的乡土美,那是人类灵魂深处一片纯静的净土,蕴合了内在的一种人性美,这,或许也正是现代社会中所缺失的那种人性美吧!我画农家院,是因为我喜欢农家院的趣味、意境,笔墨当然也是为内容服务的。



        赵景宇:应该来讲,现在的“塞上农家”系列作品已然成为您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个人符号,您认为艺术家应当如何构建自身的作品并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沈德志:我的绘画,始终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么,如何构建富有内涵和生命力的作品,主要是人与自然怎样结合的问题。我认为,艺术作品失去了生活,它也就失去了灵魂!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啊,其间所需要的形体、故事等素材,都需要从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更加地有灵魂,有魅力,才有可能找寻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语言的探求只能从生活中展开。齐白石画虾,已然具备了深厚的笔墨、到位的语言、精准的品种,三者缺一不可。我喜欢“西海固”,那里有一种自然的、清新的、纯朴的、原始的人性美,这是我毕生的艺术追求,也是我人生的无悔选择!古往今来,凡艺术大师必须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或者说个人符号,比如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张大千的纵横洒脱等等。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形成,绝对是和他们自身的探索和追求分不开的。



        赵景宇:毋庸置疑,“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无论是您早期的作品如《古土新装》、《二龙河之春》、《二龙河之冬》、《月圆日》、《阳光充足的地方》,还是近年的作品如《三羊开泰》、《塞上喜羊图》、《吉祥图》、《农忙时节》、《冠军诞生图等等》,它们无不都是拥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您认为艺术与生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沈德志:毛主席已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我们指明了艺术发展道路:一切艺术作品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从事艺术创作才是真谛!艺术家们无一例外,都是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艺术的灵魂!毛主席所提出的“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深刻地阐明了“生活是艺术之根”的伟大要义!再如唐初张造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代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等等,古往今来,大师们都知道只有生活中才能有闪光的题材!就我本身而言,深入生活的自觉性、长期性、彻底性是我成功的三件法宝利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我自觉地走进了“西海固”,我是用我全部的感情去拥抱生活的!我热爱老乡们的那种纯朴、善良的真诚,坚信艺术只有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碰撞、交流,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齐白石与虾为伴三十余年,他养虾,观察虾,仔细地体味虾的形态、特征,他把虾当成了朋友,所以最终会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出了“白石虾”这一艺术品种!北宋的范宽在终南山独居三十余年,以山为妻,与水为伴,每逢大雨天气他便跑出去脱去上衣,立于风雨之中,切身感受雨点锤打到肉体上的那种感觉,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境地,继而创造出“雨点皴”这种山水画技法,成为我们学习的标杆!此外,像徐悲鸿的马,梁黄胄的驴,范曾的老子,都具备上述几点特征。我始终认为艺术家永远是淘金者,也永远是冶炼者。艺术尽管源于生活,但它又是高于生活的,它是艺术化的生活,它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性最为唯美的要素!



        赵景宇:据我所熟悉的,“西海固”是您长期深入生活从事艺术创作的“革命根据地”,宁夏亦因此走出了您这位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家,现在来年,曾经的苦难生活成就了您的艺术,它也成为了您人生中无可估量的巨大财富,我想,“苦难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您是否这样认为的?

        沈德志:您说得很对!苦难是我们人生奋斗过程中的动力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艺术家所走的道路本来就是一条充满艰难和困苦的路,他必须付出艰辛的劳作、汗水、眼泪……才有可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人生经历过了苦难,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农家兄弟耕田种地,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流血流汗非常不容易,老天爷也回报给他们的忠诚和勤劳。在中国画坛,刘文西先生就是长期深入生活的榜样。他一生中在陕北农村和农民兄弟同甘共苦数十载,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他是浙江的,典型的南方人,但他却扎根在了中国的西北大地,把自己深深融进了陕北的民土风情中,这应该是他一生中所不可或缺的财富!他的作品,是血和泪交织在一起的艺术精品,刘文西先生永远都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楷模!张贤亮先生的艺术人生亦是如此,作为饮誉中外的文坛大家,他的小说像《灵与肉》、《牧马人》、《老人与狗》、《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等,都是从生活中体验和提炼出的充满着人性的灵智与惟美的优秀文学作品!我想,他们是完全可以载入史册的!



        赵景宇:在艺术创作中,您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西海固”为题材的,然而您又未能满足于这片沃土,而是将跋涉的脚步延伸到了云南、吉林、贵州等地,那么,您是如何理解“地域性”这一概念对艺术家本身内在的影响的?

        沈德志:我的作品是以“西海固”为“地域性”特点的,它融合了“自然的、和谐的、纯朴的、清新的人性之美。谈及我国的山水画,南派向来注重光和色,北派注重线和墨。江南的山水是以“清秀”为主调的,但是我画江南又有不同。地域之间是可以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的,地域之间可以传递美,可以融合美,我希望艺术家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在地域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去碰撞、对接,创作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地域之间不应该是相互抵触的,排他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沟通的嘛!1997年我的画册在香港出版后,我的作品亦更加趋于理性化。我画过塞上的二龙河,画过黄土高坡,我为何不画黄山呢?黄山之美,宛若少女,美若仙境,我欣赏黄山的清秀、挺拔,但我可以吸收黄山江南的特点,我表现西北地域的原始生态美的时候就可以加入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的特质,借此丰富画面的艺术性。总的来讲,世间的万物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是和谐统一的。



        赵景宇:当下考量一位艺术家成功的标准,除却其艺术成就外,市场既已成为其成功的重要考量依据。您的作品《雨后邀瀑图》,曾创下宁夏书画拍卖最高记录,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沈德志:就艺术市场而言,好的作品其艺术价值还是很高的。像傅抱石的东西,学术性高,是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结合,因此向来是拍卖市场受人追捧的对象。盛世话收藏,艺术家付出一定的劳作和心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通过拍卖得以回报,这本身也是很正常的嘛!西方社会,像毕加索、梵高、莫奈等大师的作品,也是通过拍卖这种方式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的。当然,这其中滥竽充数的也有,但好的毕竟是主流、大方向,艺术家不该充当拜金主义者,我相信艺术市场会越来越规范,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真正意义上的收藏。



        赵景宇:拜金主义肯定是有的,但优秀的艺术家,应该如何面对市场的诱惑和考验呢? 

        沈德志:据我所知,有个别画家是由市场牵着鼻子走的。为了迎合市场,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种现象是不太正常的!有时候满足买主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大部分的画家还不是如此。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在自己的作品形成个人艺术风格,并被认可之后再考虑进入市场,参与到文化产业的集体里面,为文化产业做些自己的贡献!



        赵景宇:记得您曾经进过,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具备良知的,应该始终以一种真诚、执著的态度投身艺术创作,正如米卢先生所言,“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您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沈德志:是的!态度决定一切!一切从兴趣出发。我喜欢“西海固”,内心接受了她的贫穷、落后甚至愚味,但在创作中又十分真诚地对待它,投入我全部的感情去发现她内在的那种原始的纯真的美,我知道这正是我想要的“真、善、美”啊!灵感是创作的动力,情感是创作的灵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用全部的感情投入到创作中去,你的作品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心!

        赵景宇:话题回到艺术创作,在塞上高原系列、塞紫系列、塞上农家系列的基础上,对今后的艺术创作有何想法和计划?

        沈德志:下一步,我将考虑在塞上高原系列、塞紫系列、塞上农家系列基础上继续探索,在艺术语言及学术方面去不断完善它,力求变化多一点,笔墨处理上再精到一些。塞上农家系列计划创作一百幅,现在只有二十余幅,我会努力完成这个宏伟目标,然后,再创作几幅大型的塞上作品,不断提炼自己的艺术品质。未来的路依然很长,齐白石老人七十岁变法早已成为我辈应该学习的榜样!中国的艺术家,特别是真正的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肯定自己,否定自己,之后再是肯定……如此循环往复。我会一边走路一边唱歌,在艰辛劳作的同时挖掘出生活中所蕴含的内在人性美,通过这种“纯朴、自然、清新”的作品唤起人们内心的那份真诚、至美的人性之光!

        (全文完)            


        2024年10月22日


        沈德志先生近照

        沈德志  当代著名画家、艺术大家。1945年生,山东人,曾任宁夏文联副主席、银川书画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银川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第九届、十届银川市政协常委、宁夏政协委员、北京奥运火炬手、宁夏文史馆馆员等职。曾就学于广州美术学院,山水画师从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关山月教授,人物画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家杨之光教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委当代杰出的“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被中国文联表彰荣获“成果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60年60强”著名画家,作品曾多次入展国际和国家级展览,并在全国展览中多次荣获金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成就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艺术创作主要体现在塞上高原的山川岁月及风土民情,艺术风格粗犷浑厚,画风气势磅礴,并以在宏阔深邃的意境中展现丰厚的人文内涵著称于中国画坛。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6(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