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的联系——古代风俗画与现代摄影的比较与研究

      作者:刘希言2024-10-21 08:49: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百美图 局部(国画) 37×452厘米 明 仇英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当下的文化研究中,比较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古今、中西等的对比,能够进一步辨识文化中的共性和特性。与此同时,比较之间的“联系”是关键的一环,两类或几类事物能够并置在一起,取决于联系的合理性。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展览策划中时,这种联系就成为策展的主题和思路,为不同时空的作品重写故事,可能会发掘出一些未曾关注的角度,或是将一些易被忽视的部分凸显出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年来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序列馆藏的研究展览中,尝试突破时间、名家杰作的既有策展思路,让藏品在跨时空的比较中获得新的阐释维度。

        2024年的“从来风俗亦有诗——馆藏作品中的古今人物风貌”是一次将馆藏古代风俗画和现代摄影进行比较研究的展览,通过古今对话的方式来激活藏品,通过新颖、有趣的布展来放大藏品中的细节,也为两类藏品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新的素材。该展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

        表面上看,这两种类型的作品在时代、媒介、创作手段和形式上各有不同,它们分别是毛笔绘制的古代国画和摄影机拍摄的现代照片。但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它们在功能、表现对象等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都是对人们生活的记录,记录着人特有的情感,不管是画笔还是镜头,艺术家对准的一直是人和时代,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始终如一的。找寻到两类作品之间的联系,也就找到了策划这个展览的出发点和可行性。

        具体而言,两类作品的第一层联系在于表现对象。风俗画不同于寄情自然的山水画或是描画形象的人物画和花鸟画,《贞观公私画史》中谈及风俗画道:“风化幽微,感尔遂至……皆可图画”,点明风俗画有记录社会生活和教化人民的功能,常见题材包括农桑渔猎、月令节庆、村市游戏、商贾行旅等。纪实摄影作为摄影艺术中的一类,也不同于探索镜头感光、应用后期特效的实验摄影,它主张客观公正地再现事物,从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社会现实的意义。这种联系在展览中的体现是直接从题材着手,同样表现中国节庆传统的风俗画仇英的《岁朝图》、周文矩的《观灯图》和朱宪民的纪实摄影《陕西延安闹元宵》,就有了可以并置展出的理由。

        不过,风俗类题材常见于多个艺术门类,为何将古代风俗画和现代摄影放在一起,还需要深入发掘第二层联系,即两类作品在审美特性和精神内核上的联系,这也是展览整体得以成形的保证。策展人将这个联系归纳为“诗”,包含诗词和诗意两层含义。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从古至今,诗词既如实地记录着人民的生活,也以对生活的精粹凝练和人文性的关怀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有气质。中国风俗的最早记录出自《诗经》的十五国风,表现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后来的“蚕月条桑为茧丝,筑场纳稼应天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围炉献岁聚春斋,椒盏辛盘一室皆,更有佳朋过略彴,任教稚子闹庭阶”“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锦塘苏堤,游人如蚁,箫鼓隐隐,声如蜩螗”等描写农事、节庆、集会、猎射的诗句,历代流传。

        回到风俗画和摄影,许多风俗画主题就是由诗歌而来,比如《岁朝图》《豳风图》《清明上河图》,作品与诗句一样,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视角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共同展现着中国人崇尚礼仪、乐观豁达、顽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展厅中,北京画院藏宋代刘松年的《豳风七月》里的“筑场纳稼应天时”,与翁乃强的《知青们割茅草盖新房》里的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岁朝图》中的百子闹庭阶,与《陕西延安闹元宵》里的塬上鼓声齐鸣;明代倪端《汴河奇观图》中的百货千商集成蚁,与沈嘉禾摄影作品《前门摄影长卷》里的东西两街熙攘景象,这些跨越时空的作品以对现实生活诗意的想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自发地将古代文化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思考中华文明应该如何传承。

        展览的两个板块以表现生活的大场景和小片段为区分,这也洽和两种常见的风俗画面貌——社会长卷和市井一页,如《汴河奇观图》和《尧民击壤图》。同样,也对应了纪实摄影的两种手段,一则如沈嘉禾、缪晓春这样拍摄连续照片作品进行拼接,组成既现实又超现实的画面;二则践行布列松的摄影理论,将形式、意义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抓取生活中的决定性瞬间。通过对比两个板块在叙事逻辑、画面布局和气氛营造上的差异,既可比较艺术家处理不同场面的巧思,又可从创作手法、观察生活的视角中寻找到中国文艺创作古今延续之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效地将古今作品中的诗意传递出来,并让两种媒介的作品在展示中协调呈现,展览在展陈上做了一定创新。首先,展览设置了两条平行且互不干扰的展陈线,两类作品在展柜和墙面分置,观众可以通过抬头与低头来选择是否对比观看。其次,展览将风俗长卷中的精彩细节进行了提炼和处理,让其既符合现代人从细微着眼的观看习惯,又提示观众不要忽略作品中的风俗细节;对于在这两条展陈线中,策展人特别注意了主次区分,将视觉冲击力强的摄影作品按一定比例缩小,使其仿佛是展览中的一束锥光,照亮了传统的风俗画,而那些墙上的细节,正是不同时代人们积极生活的一个个身影。最后,展览还将作品场刊制成胶卷样式,观众可在观展结束后获取“展览底片”,以留存对展览的美好记忆。

        从古至今,从诗歌文学到绘画摄影,表现人民面貌、记录人民生活的艺术始终是文艺创作中的精彩篇章。展览中的古人与前人、群像与个体、图景与气象,也始终通过诗、通过文明承续和人民情感,与今天的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19(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