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信宿帖》有感

      作者:刘丹2024-10-15 08:48:44 来源:大河美术报

          韩琦 《信宿帖》

          在一次外出艺术考察的实践课程中,我在贵州省博物馆看到北宋宰相韩琦所写的信札《信宿帖》。在一众冷冰冰的青铜器、石器、瓷器等古代器物中,这件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感,我想是因为这篇作品不单单是一件书法,而是用于情感交流的信札。

          信札的使用在现代人来看无疑是少见的,我们有更多便捷的方式去跟朋友交流,哪怕友人在千里之外,我们也能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等方式来交流沟通感情,甚至可以通过越发快速的交通方式直接到达朋友所在城市面对面交流。但是古人不同,在交通、信息滞后的古代,两个人一旦不在一个城市,很有可能终身难以相见,那么书信就成了他们主要的交流方式。

          信札的流行是在北宋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之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往来十分频繁,书信就成了他们交流问题、约着外出游玩、吃饭,甚至工作请求的“随手书”。信札往往很短,寥寥数语就能窥探一段历史的缩影。

          在贵州省博物馆所看到的《信宿帖》就是北宋名相韩琦和大文豪欧阳修之间日常交流的片段。以下将通过四个部分来谈一谈《信宿帖》。

          《信宿帖》的内容

          《信宿帖》的书写人是韩琦,收信人则是欧阳修。信件内容原文如下:

          “琦再拜启,信宿不奉仪色,共惟兴寝百顺。琦前者辄以昼锦堂记□ (容)易上干,退而自谓眇末之事,不当仰烦大笔。方夙夜愧悔,若无所处。而公遽以记文为示,雄辞濬发,譬夫□ (江)河之决,奔腾放肆,势不可御。从而视□ 徒耸骇夺魄,乌能测其浅深哉。□ 褒假太过,非愚不肖之所胜,遂传□ 之大。恐为公文之玷,此又捧读慙惧,而不能自安也。其在感著,未易言悉。谨奉手启叙谢。不宣。 琦再拜启 □□□□台坐。”

          这封信的大意是:两个晚上没有见到你了,祝你起居百顺。之前很草率地请你帮我写《昼锦堂记》,回头仔细想想,这么一点点小事,不应该麻烦你这位大文豪。我这两天一直感到惭愧后悔,不知所措,没想到你突然就将写好的文章送给我了。你的文章就像江河决堤,奔腾汹涌,势不可当,我一口气读下来,只觉得魂魄耸骇,哪里还能感知它的深浅呢!只是你对我的褒奖太过了,我资质浅陋,没有你说得那么好。要是这篇文章流传太广,只怕对你的名声不利,这让我读文章的时候感觉非常惭愧和害怕,深感不安。我内心的感激之情不能用言语表达,特地写这封信来表达我的谢意。

          从这篇书信中可以得到几个信息:

          一是写信的人是韩琦,收信人是欧阳修。二是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欧阳修帮韩琦写了一篇名为《昼锦堂记》的文章。三是韩琦对请大文豪欧阳修来写这篇文章这件事情感到惴惴不安。四是欧阳修写《昼锦堂记》时将韩琦大大地夸赞了一番,以至于韩琦担心这篇文章流传太广,世人会说欧阳修溜须拍马,影响他的名声。五是韩琦对这篇《昼锦堂记》实在是太满意了,所以哪怕惴惴不安,也要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激。

          《信宿帖》的写作背景   

          韩琦在被贬官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守卫在宋夏和宋辽的边境线上,46岁的韩琦感觉自己的仕途无望了,就申请调回老家相州任父母官。在回到相州之后,韩琦将衙署的后院改造成一座园林,其中修筑了一座大堂,起名为“昼锦堂”,“昼锦”为“锦衣昼行”之意。锦衣夜行是为了掩人耳目,那锦衣昼行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韩琦将这建筑的名字起得如此露骨,就不怕被人攻讦吗?园林建成之后,韩琦亲自撰写了一篇文章,名为《相州新修园池记》,他在文章中写道:“既成,而遇寒食节。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或遇乐而留,或择胜而饮,叹赏歌呼,至徘徊忘归。而知天子圣仁,致时之康。太守能宣布上恩,使我属有此一时之乐,则吾名园之意,为不诬矣。”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将天子的恩德传递给这里的百姓,使这里的百姓能够享受这一切,那我为这座园子取名为昼锦堂就不负初衷了。

          文章虽然写完了,但是韩琦总觉得自己的文笔还是差了些意思,于是请人送信给好友欧阳修,请欧阳修为他做文章。二人同朝为官,感情甚笃,欧阳修收到请求自然义不容辞,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也是同时被贬官,欧阳修自然懂得韩琦的困顿与抱负,于是挥毫写下《昼锦堂记》请人快马加鞭送到相州去,以便韩琦能在重阳节前将文章镌刻完成。但是欧阳修有一个习惯,他经常在睡前回想自己的文章写得有无问题。他回想起白日里请人送走的文章,忽然觉得里面有一句可以修改得更加适宜,于是披衣而起,把《昼锦堂记》中的“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这一句改成“仕宦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虽然仅仅加了两个“而”字,但是文章不仅更加通顺,意思也更加深邃了。韩琦在收到这篇文章后,喜不自胜,这样好的文章定要配以最好的字,于是他又写信给当世闻名的书法家蔡襄,请他来为这篇文章书丹。“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在当时是被圣上誉为“天下第一”的圣手,也是韩琦、欧阳修的好友,他收到信后自然不会推辞。彼时蔡襄的身体不好,没办法一气呵成,他写了数遍,将每篇中满意的字裁下来合成一篇完整作品,送回至韩琦处,韩琦请能工巧匠进行雕刻,最后落成“三绝碑”。

          《信宿帖》中韩琦、欧阳修二人的感情

          韩琦,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县人,北宋政治家、词人。在《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中载:“今存韩琦作于治平元年(1064年)的《信宿帖》正是写给欧阳修的,的确是一笔不苟。在这当中十分明显地看出他师承颜真卿的痕迹,能与文彦博‘缘公楷法亦颜徒’的诗句相吻合。韩书确实如朱长文所评为‘骨力壮伟’,然而结字并不宽博,带有欧阳询的特征,无怪陶宗仪要说他‘颜露芒角’了。”从曹宝麟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韩琦的评价和古人陶宗仪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曹宝麟认为韩琦在书法上的成就并不突出。

          艺术上的平庸不代表韩琦的成就不高。韩琦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一次奏罢宰执四人,还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西夏请和以后,入朝升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自请出外,历知扬州、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辽国冒占的土地,立石碑为界,并加强防御。仁宗末年再度入朝,迭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宋英宗时,参与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王安石变法后,他屡次上书反对,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韩琦去世,享年68岁。神宗亲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其为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仁宗时期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院副使,参政知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文、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与韩琦二人同为进士,同朝为官,政见相同,更是在党争严重的北宋时期一直被人视作“一党”,他们共同经历了短暂的庆历新政,也因同一件事情被贬官,甚至他们都在地方为官时写了感谢皇恩浩荡的文章。韩琦写了《相州新修园池记》,欧阳修则写下了天下闻名的《醉翁亭记》。这又如何不能说是一种默契呢?也许是欧阳修为韩琦所写的这篇《昼锦堂记》被皇帝看到了,他们都在不久之后被重新召回朝廷,并担任重要位置,重回权力的巅峰。如此相同的经历,不可谓不是人间知己了。

          《信宿帖》中流露的情感也是十分值得品酌的。虽然韩琦并未言明他修建昼锦堂的目的与原因,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欧阳修太明白自己的老友想做什么了,于是十分契合韩琦心意地写下《昼锦堂记》,并在文章中表明了韩琦的立场。韩琦在《信宿帖》中说欧阳修对自己夸赞太过,担心旁人质疑欧阳修的人品,但是如此文豪来夸赞自己,且夸赞得如此到位,如何能不令人愉悦呢?何况欧阳修不仅夸赞了韩琦,更是在文章中表达了韩琦的政治抱负与忠君爱国之心,这简直太令韩琦惊喜了。他写下的这封《信宿帖》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感激,一方面替老友担心,可以说这篇信札是喜忧参半。

          对《信宿帖》的感受

          笔者认为,这篇书法墨迹不单单是一件文化瑰宝,它被列为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是有原因的。

          漫漫几千年的长河中,历史不仅是书中冰冷的文字,还体现在博物馆中的方方面面,有古人居住的遗迹,有越来越精进的生活工具与武器。我们能够肉眼看到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而古人的精神生活就要靠他们留下的书籍笔记等来窥探一二。

          《信宿帖》之所以让我感受到了温度,是韩琦与欧阳修这两个人不再是历史书上提到的几段文字,而是他们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不同于辞藻严谨的文章,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更能彰显“烟火气”。这样的“烟火气”让韩琦与欧阳修不再是冷冰冰的文人,他们也会沾沾自喜,也会因为好友的夸赞而不好意思,他们不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是纷纷红尘中的一员。所以我喜爱这篇信札,这样鲜活的文字,让我触摸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片段。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7(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