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性笔墨绘山水本色——评孙克明的繁笔山水

      作者:史峰2024-10-15 08:47:23 来源:大河美术报

        《溪谷樵夫》 水墨宣纸 2013年 69cm×69cm

          宋元以来,山水画经由文人隐士的参与,被赋予精神与品格。繁笔山水因其程序繁杂、技法工谨,严谨细致有余而情感赋予不足,容易陷入“匠气”泥潭。如何赋予繁笔山水以情感与文思内涵,使繁笔山水重焕生机,是山水画家孙克明一直以来的追寻。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寻找精神世界与山川自然间的关联,或者说,他一直在探寻一种可以表现当代山水气韵的山水表现图式。这种探索,对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语言形态发展,无疑是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的。

          孙克明的繁笔山水深邃浩大、宁静悠远,他用工细的线条、细腻的笔触以及不露痕迹的染法悄然营造着这一意境。这种意境既源自对自然景致的观照,更是画家心境的呈现。他独创技法,对传统皴法的解构与创新,重构画面元素,建构出了独属他的山水表现图式。他十分注重从整体效果上进行画面的视觉呈现,勾、皴、点、染等技法均服务于整体关系,他用勾、皴的精致线条表现山石的形状与结构,用墨色分染山石体面的明净淡雅,用浓重的点、线来呈现山间杂树。五代宋初山水画家李成曰:“凡画山水,先立主宾之位,次定远近之行,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孙克明的山水以高险崇峻之峰为主体,省略一切不必要之景,画中所有意象都旨在建构整体和谐的景致与意蕴。云霭凝重而又缥缈,氤氲山间,虚实相生中拉长了画面的纵深感。他用“留白”来建构远方空间,留白通向无穷远,画面整体呈现出阴阳相生、虚实有无的宇宙观。

          孙克明的创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绝非对自然景物进行原样描摹与照搬,而是身临其境进行领悟,探寻景物背后的自然秩序。因此,他的山水画已然超越了山川景物的表面形质,化为倾注了画家审美与情感的胸中沟壑,成为一个超越自然的精神层级的诗意想象空间。这种诗意想象空间呈现的便是其作品的“写意性”特点,他将繁笔的工谨、写实性与写意在造型空间上的主观性、自由性相结合,在描写山水自然之神采气韵的追求中,实现了繁笔画的写意性转换与重塑。他笔下的山水形态自由灵活,摆脱时空限制,追求精神超越和诗意境界的融合,契合中国美学中宁静深邃、悠远抒情的精神境界。

          孙克明的山水源自他深厚的生活体验,他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山川的美质与美感,赞美与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外观自然、内观生命是孙克明一直以来的人生写照,因此他的山水自然鲜活、宁静致远。观其作品,给人以自然写生感受的同时,也让人得以重温山水画的精神价值。让山水“如画”,让山水“入心”,孙克明的创作为繁笔山水新图式的建构作出开创性探索。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2(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