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图志--谢琦绘画作品展

      作者:核实中..2014-09-23 08:46:22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10)展览海报

          (2/10)《长江某月10号》 布面油彩 116cm X 111cm

          (3/10)长江某月15号》 布面油彩 72 X 100cm

          (4/10)《长江某月20号》布面油彩 110cm X 100cm

          (5/10)《长江某月25号》 160cm X 130cm

          (6/10)《长江某月26号》 80 X 100cm

          (7/10)《长江某月31号》 72X 100cm

          (8/10)《长江某月37号》布面丙烯 150X 400cm

          (9/10)《长江某月38号》布面丙烯 40X 80cm

          (10/10)《长江某月39号》 72X 100cm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前 言

        一幅画,一江水,一种心境。

           要进入和探寻谢琦的视觉逻辑,就必然对其生存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他出生于80年代初,作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代人不像上一代人有着对“文革”的微弱记忆,经历了时代的更替而享受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反而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困惑和烦恼:从出生开始就被丢进了一个物质和信息极端增长的时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着各种诱惑以及诱惑带来的问题,各种事物的发展超出了常人理解的速度,而这一切却又在一个绚丽繁华的外表之下。“80后”用青春经历着一个扑朔迷离又总是暗流涌动的时代,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在心中产生,却又被飞速变化的世界拉扯得无所适从。而对于“80后”的艺术家而言,这种挣扎会被急剧放大,不断地寻求方式来表达自我的同时不断在应对日常生活的问题。在遵循个性与适应生活之间,迷茫,孤独,游离,前景变得模糊。这就不难理解,多样的赋予个性而又被压抑的艺术表达方式会在这一代艺术家中出现。但不可否认,谢琦的视觉表达体现了这一代人的表达冲动,而透过个人化的视觉传达,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80后充满矛盾的精神诉求。

           谢琦的绘画题材和视觉表达有着强烈的被时代赋予矛盾性和非流行性,生存状态和个人思考被提炼成为其视觉图像的文化表征。一次偶然的视觉经历让他开始表现“水”——大风让阴沉天空下的湖水泛起波浪,这种特殊的视觉美和其中透出的神秘感触动了他的内心。事实上,这种看似偶然的契合是必然会来到的。水无形而多变,或如镜,或如鳞,或浪涛汹涌,激荡起伏,瞬息万变;水能在清澈见底时安静而纯粹,也能在波浪滔天时强势而张扬。正如世界的运转与变化,温润的气息与强大的力量并存。也正如人心潮一般,有冲动的宣泄,也有冷静的思考。正是在这种感受和理解之上,他第一次感觉画面表达与内心情感能如此接近。即为“水文图志”,《长江》系列无疑在谢琦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江水,一座城,一个人,这三者之间在漫长的时间中建立起了稳固而微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被一张张画面记录了下来。 这是视点由外在向内里转变的过程,也是对生活不断感悟的过程。正是由于这样的变化,有形之水融汇于心,成为心中之“水”,于是也才有了后面新的作品面貌与思考。

        魏光庆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21(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