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新闻-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答卷2024”优秀毕业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展
    2.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答卷2024”优秀毕业作品展现场。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小时候,家中的老人都会编一些竹编作品,我挺感兴趣的。”6月1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李岚钦的竹编创意作品“竹止焦虑”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颇受市民、游客喜爱。 当天,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答卷2024”优秀毕业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八闽艺脉承 春华绽未来” [详细...]
      2024/06/02 07:4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两岸陶瓷艺术展开幕 180件陶瓷作品展中华瓷韵之美
    2. 展览现场 郭其钰 摄 6月1日,以“公望哲匠 心薪相印”为主题的两岸陶瓷艺术展在浙江杭州富阳开幕。 现场共展出180件来自两岸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有珍贵的陶瓷文物。70余位两岸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以陶瓷为媒促进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 此次展出分为“妙悟薪传”“器以载道”“千杯万盏”三个主题。其中“器以载道”展由宋代 [详细...]
      2024/06/02 07:46:24 来源:中新社 编辑:静愚
    1. 300幅中俄少年儿童画作在华展出
    2. 展览现场 中新社记者 徐志雄 摄 6月1日,105幅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尤里·戈留塔之子——米哈伊尔·戈留塔(以下称“米沙”)的画作,与长沙少年儿童手绘的195幅彩色画作一齐亮相长沙李自健美术馆。两国少年儿童以艺术交流的形式,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 2023年,尤里·戈留塔的120幅油画作品曾在李自健美术馆展出了一个月。该馆馆长李自健在与其交往时得知,他的儿子米沙也是一位少年画家。“那一幅 [详细...]
      2024/06/02 07:44:52 来源:中新社 编辑:静愚
    1. 挖掘白山黑水的艺术魅力
    2. 冰雪世界(油画) 吴民本 东北拥有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多元的文化环境。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历经沉浮,时代对东北的影响渗透在城市的风貌和建筑里,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上。 近日,东北亚艺术文献库与当代艺术机构“打边炉”联合发起了“白山之春”论坛,旨在探讨通过筹建东北亚艺术文献库,依托长白山和东北亚的地理空间,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表述,从而扩展当代文化的研究。 [详细...]
      2024/06/02 07:41:4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纸短情长:中国笺纸里的艺术故事
    2. 中国笺纸虽小,却蕴含着关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大学问。张楠以数年之功写成的这本《纸短情长:中国笺纸里的艺术故事》,的确做到了“以小见大”“一叶知秋”。在具体问题的探索中,她更是“采一炼十”“一往而深”。作研究,对一个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有时不是有用,而是有趣。张楠阶段性完成的这项研究不仅有趣,还调动了她的所有热情并觅到了属于自己的真课题。 张楠是绘画及美术史出身,又在北京画院做了多年的典藏、研究、出版工作,负责过美 [详细...]
      2024/06/02 07:40: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明清花鸟画的祥瑞寓意
    2. 花鸟画的滥觞,由来已久。从史前时代的花鸟鱼虫图案,到秦汉晋唐时期的壁画、帛画等,都可见到花鸟画的雏形。早期花鸟画,多为记事、装饰之需。唐宋以降,花鸟画则兼具寓兴的功能。宋人《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说:“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 [详细...]
      2024/06/02 07:38: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美术馆里“艺”起过六一
    2. 北京舒勇美术馆举办的“起飞吧!梦想的泡泡”第二届儿童艺术节现场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众多美术馆纷纷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既艺术又有趣的节日。 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里,有这样一个奇妙展厅——儿童艺术体验中心,“画里童心——探索中国绘画里的童戏”展览正在这里展出。斗百草、推枣磨、投壶,孩子们对古画里儿童嬉戏的玩具倍感兴趣。同时,广州艺术博物院还精心设计了创意 [详细...]
      2024/06/02 07:36: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何以涵养大众审美之心—​—“社会美育论坛”综述
    2. 近日,“社会美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社会美育的理论建设、历史演进、核心价值和实践经验,共商新时代社会美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表示,社会美育需要进行理论建构,既要与美育的基本内涵相贯通,又要体现社会美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开展社会美育的具体方法也需要理论构建,探讨博物馆美育、乡村美育、城市美育的生成机制和基本逻辑等都是社会美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看来,研究社会美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首先应该回到中国现代哲学家李石岑所提出的美育本义即“审美心之养成”上来。谭好哲认为 [详细...]
      2024/06/02 07:35: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数字化为美育提供新动力
    2.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上。从教育数字化的提出到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召开,教育数字化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领域,教育数字化不仅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也成为取得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数字化促进基础美育公平性 教育数字化促使基础美术教育从扩面和提质两个方面趋近公平:其一,教育数字化让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覆盖与平衡,大大提升了全社会美术基础教育的普适度。过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往往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美术教育尤为明显。然而,通过数字化教育, [详细...]
      2024/06/02 07:34: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春舟晋渡——王迎春 杨力舟学术邀请展
    2. 挖山不止(国画) 180×140厘米 王迎春 杨力舟 5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山西省政协书画院、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主办的“春舟晋渡——王迎春 杨力舟学术邀请展”在山西省太原市美术馆开展。展览分为“岁月且留真”“耕迎不止”“火花的锤炼”“壁立太行”“舟行万里”五大篇章, [详细...]
      2024/06/02 07:34: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