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思想-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呈现的是真实的自我— 李宝林的绘画创造
    2. 作者:邵大箴   宝林是中国画坛的多面手,他早年从事人物画的创作,从80年代起专注于山水,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成绩,从艺术成就上看,山水更为突出。其实,艺术这个行当,各个门类是相通的,何况绘画中的人物、山水,仅体裁、样式不同而已。宝林正是因为绘画造型基础的功力比较扎实,又善于思考和钻研,从人物转向山水显得很自然,不了解他经历的人,以为他一直就是画山水的呢!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期间,他原本就很爱山水画,对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尤为敬佩,并得到了可染先生的传授与教诲,只是服从了当时学校的决定,从三年级起分到了人物科,毕业后又分配到海军美术创作部门,促使他在主题人物画创作方面做出了一番 [详细...]
      2011/10/08 09:34:0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大写者 —访画家李宝林
    2. 作者:王鲁湘   再过三年,李宝林就七十岁了。这让我很吃惊。我心目中的李宝林好像是不会老的,那张文静的略带娃娃相的脸,永远是阳光灿烂的。不过,当我今天很认真地注视着他的时候,还是发现了时光雕刻留下的痕迹。我穿过一个北京城,从东到西来到他的画室,是要看看他在“非典”期间画的一批水墨山水小品。   李宝林的画室在莲花桥边的一栋高楼上。天气好的时候,往南可以看出很远,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南方向黛青的西山,窗下就是进出北京西客站的铁路,全世界最繁忙的车站24小时不间断地把火车的轰鸣声送进画室,让人感到这个城市乃至这片土地的强烈动感和活力。窗北是一片朱红色的屋顶,那是他的家— [详细...]
      2011/10/08 09:32: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对艺术的感慨
    2. 山水蕴藏着人对大自然的深厚、宽广甚至悲怆的情怀。而我要追寻的.则是那几千年屹立不动的大山所展现的无与伦比的永恒与博大.无可名状的沉默与悲壮。我高兴自己终于悟到所要做的……。 [详细...]
      2011/10/08 09:31:3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李宝林:收藏作品不靠听要靠看
    2. 中国画家李宝林与他的12位学生共同举办大型画展《大山回响》今天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而作为主要嘉宾的李宝林昨天才从美国来到深圳。正在倒时差的李宝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略带倦意。   记者:您在中央美术学院时候的老师有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您的主要创作是山水画,但是这几位老师中,只有李可染是山水画家,叶浅予、蒋兆和是画人物的,李苦禅主要是画花鸟的。这是怎么回事?   李宝林:我们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前两年什么都学,包括花鸟、人物、山水,这是要求对中国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从第三年开始才分科。原先我是最喜欢山水画的,李可染先生给我的影响也很大,但是当时 [详细...]
      2011/10/08 09:28:2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李宝林艺术思考访谈实录
    2. 刘:刘曦林 李:李宝林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李宝林先生现为中国画研究院国家一级画家,院务委员、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河山画会会长。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及英,美,日等国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李宝林画集》、《李宝林画选》、《当代画家系列--李宝林》等。   刘:读了老兄的画集,非常高兴。我也一直在琢磨你这个人,和你的艺术表现有什么关系。比如说你的家世在年表中没有交待。我认为家庭、祖辈的文脉等问题在艺术中是带有遗传的 [详细...]
      2011/10/08 09:27:2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李宝林谈“大山回响”山水艺术
    2. 时间:2007年4月10日 地点:人民网采访演播室   主持人:李先生您好!最近您的“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画展”全国巡回展刚刚告一段落,并在艺术界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您作为一名画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在美术教育上也桃李满天下,这次巡回展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李宝林:去年我70岁的时候,我准备搞一个个人展,以总结从60岁到70岁以来自己的艺术创作情况。后来,我的很多学生希望这时也跟我搞一个展览,这样就把这两个展览合起来了。这两个展览合起来就有特殊的意义,一个是展示了我个人的创作情况;另外也展示了我的这个群体,我的师、生创作的情况。因为当前的形势 [详细...]
      2011/10/08 09:24: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七十将至,有感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言
    2. 今年我就70岁了,时常想起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短短的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精神里程的自剖,表明了他在不同年龄段的追求及所达到的精神状态,对后世的读书人影响很大。中国读过点书的人,到了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总不可避免地以此自问。三十岁的时候,会问一句:而立了吗?四十岁的时候会再问一句:是否还有很多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是否变得达观,是否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六十岁的时候,体力已经大不如前,开始注重修养:是不是已经进入宠辱不惊的阶段,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有幸活 [详细...]
      2011/10/08 09:23:5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西行小记
    2.  一条公路在无遮无拦的由砂石和柳红组成“涌动”着的“海面”上划出一条起伏黑线,在这谈不上繁忙的交通线两侧,不时闪过牧中的羊群和响着很有节奏铃声的驼队,以及点点的帐篷和袅袅的炊烟。   远远的前方再次出现一抹抹深色的山影,我则一次又一次被这种由阳光和戈壁热浪调绘出的玩笑所戏弄。当我又一次以为这不过是幻影的时候,路旁饭馆正招呼客人的小伙计告诉我那是真的。凉棚下一位司机师傅正一边擦汗一边向灶房里喊到:“大盘鸡两只,挑最大个的上!”   开始进山了。褐色的石块在地面上渐渐隆起,越隆越大,越隆越高,从十几层楼高,到二十几层楼高,到三十几层楼高,再到……后来,路面平缓下来,忽然 [详细...]
      2011/10/08 09:22: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大山回响
    2. 展览的意义体现在为画展定夺的标题“大山回响“上:   大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中国画传统的象征;它又是像李可染先生那样亘古通今、艰辛求索终于达到顶峰的中国画大师的象征;同时还象征着博大永恒、云水飞动的大自然。   真正的艺术家们,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在茫茫艺海中锲而不舍,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大山、投向它广袤无垠的怀抱,在那里获得激情、感悟和升华——于是笔端涌出了恬淡、清远、自由、铿锵、悲苍与凝重。这,便是——对山的回响。   是伟大的、东方的、中国的学子们以生命尊严铸就的响彻天宇的——山的回响。   大山回响——艺术家心灵与大山撞击 [详细...]
      2011/10/08 09:22: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谈谈书画同源及骨法用笔
    2.  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书画同源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汉字起源之初的象形特点本身就具有绘画性。在初期的象形字中,古人用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图案化。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②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及审美标准。经过上千年发展,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源远流长,互相影响,交相辉映,构成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往深里说,脱离中国书法的审美趣味、谈中国绘画的艺术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书与画在用笔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中最主要的一致性表现在对骨法用笔、笔精墨妙的推崇上。而骨法用笔,笔精墨妙,不仅需要下苦功联系,更需要坚守内心操守,体会“ [详细...]
      2011/10/08 09:00:4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245(s)   8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