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画鉴赏入门知识——“流派分析”
    2. 文/马襄 一种特殊的书体和一种特殊的画法的形成,都有它的来源,如果这一家作品的艺术风格,为另一家所承继,前者的艺术风格,就成为后者艺术风格的来源。这个来源,或者是同时代的,或者是前时代的。一个艺术风格是否从前一个艺术风格而来的,而在形式上、性格上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前一个风格的某些共同之点,后世书画作品与前世书画作品的风格和技法上的传承关系就是流派关系的影响。例如我们看一幅明代祝枝山的草书,懂得书法流派的人,可以不加思索地就能说出祝的草书是从唐怀素的草书而来,兼受宋黄山谷草书的影响。因此,祝枝山的草书就是怀素与黄山谷的流派一脉。 传统的鉴 [详细...]
      2019/11/06 15:48:5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浅谈《谢赫六法》与绘画艺术风格
    2. 文/马襄 绘画风格实际上就是作品的个性技法和艺术语言的表现规律。如果过早的形成某种程式化的风格,作者便会陷入僵化且难以自拔的泥潭之中。 吴昌硕和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坛中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家,两人年纪相差二十岁,前者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后者为京津画派代表人物。 白石先生在四十岁以前的画作很像李复堂,这说明他受其影响过。 五十六岁后他尤为崇拜徐天 [详细...]
      2019/11/06 15:46:1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浅述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世书画特征
    2. 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一.绘画特征 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幅晚周帛画。画中描绘的是一位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女子,合掌敬礼,左上 [详细...]
      2019/11/06 15:43: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酒色赋
    2. 文/愚悟 涨满了杯,握紧了瓶,裹紧的爆竹才响亮。那一刻,响彻云霄……溢流在杯沿上的酒,舔一滴品尝,远比喝一口更爽。舌尖刮在杯体上,轻轻一划,醇香便沁人心脾。那一滴酒,象一段绳子顺着嗓子把一个酒瓶从下面拉起来。一下直插入嗓子里,恨不能一口吞下瓶子,怕是连瓶子也咀嚼了才不会剩下一滴酒,因了那句话,玉液琼浆…… 缓不气来了,又拔出瓶子舒了一口气,越喝越快……又一次将瓶子插到嗓子底啊,来回噌 [详细...]
      2019/11/06 15:38: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红叶题诗画作典故考
    2. “红叶题诗”是唐代盛传的姻缘巧合故事,各书所述人与事虽不尽相同,但基本情节却相类似。后因多用为良缘巧合的形容典故。 唐.孟棨(音:起)《本事诗.情感》:“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诗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言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 [详细...]
      2019/11/06 15:36:0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朵云轩归来——马啸天画展侧记
    2. 荣宝斋副总经理、画院院长唐辉先生在画展开幕活动中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所有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荣宝斋和马五一总经理、范存刚副总经理,对马啸天先生在朵云轩的这次展览表示热烈的祝贺。 荣宝斋和朵云轩有着非常深厚的缘分,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号。 很多年前荣宝斋和朵云轩就有着很多业务来往,也有很多相互帮助。 [详细...]
      2019/11/06 15:34:3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端午节为何悬挂钟馗像
    2. 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各地,后传播至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亚洲多国。 众所周知的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期间家家户户除了包粽子、悬菖蒲、缠挂各种端午索、饮蒲酒或雄黄酒外,还有挂钟馗画像的习俗。那么,端午时节悬挂钟馗画起源于何时?这时节为什么要挂钟馗图像,有什么 [详细...]
      2019/11/06 15:30:2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读诗赏画《巴山夜雨》
    2. 编者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为了更好的呈现这种意境,我们尝试将《阅读和欣赏》的播音效果与表现古诗意境的绘画作品进行审美整合的表现方式。希望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高妙意境。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详细...]
      2019/11/06 15:26:5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谢赫六法”与张大千的学画经验
    2. 文/马襄 吉林省博物院在20世纪60年代初收藏了100余件张大千绘画作品。这批作品从分类上有山水、花鸟,人物,从技法上有工笔和写意,不仅品类齐全,而且风格多样。主要作品创作于1923年至1948年年间,是研究张大千早期绘画不可多得的材料。张大千是一位个性独特的画家,他从未纠缠于“传统派”与“革新派”的论争之中,一心只在传统绘画领域中临习探索,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张大千先生成功于对传统 [详细...]
      2019/11/06 15:23: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陪女儿一起寻根问祖
    2. 文/孔维克 小女雨儿从英国返国度暑假了,四年前送她去英国读“伦艺”仿佛就在昨天。一转眼,人长高了些且淑女了一些,有了点“英国范”。她这一走只在本科时回来过两次,都是来度暑假,每到春节,这年过得好像缺点什么。人家英国不过春节,她不放假也不回来。因她考上研究生后学业比本科紧张,去年一年都没回来,为怕耽误她学业,这期间她奶奶去世也没敢告诉她。 这次暑假她终于回来了。尽管今年夏天出奇的热,比起英国的清凉来有着天壤之别,她还是思念这方的水土、这里的亲人。今天是星期六我推掉了一身的缛务,陪女儿从济南回到家乡,去孔府、孔林谒拜,并背上画夹去写生。这个画夹 [详细...]
      2019/06/04 22:51:2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87(s)   7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