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凯丨依偎——绘画心性的体验

      作者:核实中..2020-08-06 07:15:3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4)幽玄201905 布面丹培拉 120cm×80cm 2019年

          (2/4)依偎·私语木板丹培拉油彩 80cm×60cm 2020年

          (3/4)皖南风景 NO.4布面油画1997年

          (4/4)幽玄201903布面丹培拉 120cm×80cm 2019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郭凯丨依偎——绘画心性的体验
          展览时间:2020/08/08~2020/09/07
          展览地点:[安徽]-合肥市蜀山区绿洲东路大象哆艺术街区第五幢壹处三楼-(壹ART艺术机构)
          主办单位:壹ART艺术机构
          参展艺术家:郭凯

        策展人:陈宇飞

        出品人:张燕

        地址:(安徽省)


        郭 凯

        文/陈宇飞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国外求学,一次回国途经北京,在中国美术馆观看“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被一件作品吸引并留步,细看标签,除了作品名称《皖南风景·NO4》外,还有艺术家郭凯和安徽两个信息。作为同样生活和工作在安徽的同路人,一方面我感到惊喜;另一方面又有些失落;因为那时我们彼此还不认识,也就错过了一次向他表达赞美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但是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一提到皖南,无疑是安徽人引以自豪的地方。无论是自然的惠顾,还是人文的传承,都是安徽地区最精华的部分。

        安徽籍的艺术家喜欢画皖南,外地的艺术家喜欢进驻皖南,全国无以计数的高校也在皖南设有写生基地,每年的春夏秋冬,大量国内外的艺术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来此进行艺术实践。

        郭凯是一个深爱皖南的人,每当气候变化,季节转换,郭凯都会被皖南召唤而去,他的身心已被皖南捕获,皖南作为一种介质撬动了他数不尽的灵性思考与诗学意象,加上他在工作室里的千锤百炼,源源不断地输出着令人折服的作品。他在勤思和高产的状态下,一路狂奔,从未按下过暂停键……

        不得不提的是郭凯年少时曾是专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的队友),这段经历养成了他性格中的一些特点:冷静、淡定、耐心、专注、细致、精准、节制,这些都自然流露在他的作品里,作品的素材和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现场体悟和察觉,在工作室进行理性思考与精雕细琢之后,所建构的作品已经远离我们肉眼所看见的现实,被提炼成了一种独有的内心化造型和升华的视觉。

        以皖南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素材或启发进行绘画实践的人数量庞大,画的好尤其难,能吃透精髓的更是少之又少,我认为郭凯就是那些少之又少的之一。


        依偎

        文/郭凯

        依偎,一种绘画心性的体验。

        与画依偎,成为一道景,

        希冀去除僵硬的姿态。

        没有惬意,

        阳光直射的线是抓不住的光。

        与景依偎,成为一幅画,

        期待测量情绪的温度。

        不求慰籍,

        秋风扫落的霞是褪了色的彩。

        依偎着,寻找依偎的理由。

        其实一开始展名想叫“景依偎”,忽然觉得与明朝衙门特务机构“锦衣卫”谐音,哈哈……有点哄。“锦衣卫”的任务是搜集情报,盯梢、跟踪、抓捕、暗杀,怎么觉着和我收集素材,寻找灵感的手段很相似,都需要机警,都想有成就,都少不了功夫和判断。

        这些年越画越慢,主要是纠结的很。对熟悉的题材想陌生些,对陌生的事物想熟悉些。绘画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是关注本心的延宕方式。人和物每时每刻占据着生活的一切,看到的不一定是知道的,喜欢的不一定是有趣的。绘画也在与心境的对话中不断增生着变量。

        常常宅在家里,伴着杰克逊和邓丽君们混杂的节奏捣鼓着画面。想着不能让初心变得粗心,觉着不能让观看变得盲视而懒惰。博尔赫斯说:“作家只能写他能写的东西,而不是写他想写的东西。”说的好!讲的全对!我也只能画自己能画的东西。而这个“能画的东西”真就是自己不想画的吗?最终会呈现什么样?不知道。只能用性格稳住摇摆的坐标,试探着根据已有的基础,按照一个逻辑性的发展走下去。就这样,带着纠结在画面上走进走出,呼唤着表达的欲望。怎么觉着纠结挺好,像特务护身的武器,时刻警惕着。哈哈,又想到了“锦衣卫”。

        不好意思,看画吧!他们都是本人,都会替我说“画”。



        郭凯艺术作品评论(节选)

        唐跃(安徽省文联副主席)

        郭凯让诸多色彩淡化在灰色里,失却各自的明亮度,离异各自的纯净度,形成安逸而有些间隔的图式,成全静谧而带有遐想的画境,造就有形与无形交织、有声与无声互融的皖南民居的诗意之美。郭凯的油画,不张不扬,不惊不乍,默默释放出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逼内心的优雅。


        杨国新(安徽省美协主席、油画家)

        郭凯的作品是现代的,他基于自己的一种思想认知,与其说是表达景物,不如说是表达思想。很多人看到的只是客观景物,而他却从景物中领悟到文化,领悟到人与自然的诸多关系。他对色彩的运用谨慎到苛刻的地步。将其减至近乎单纯,又让其富于变化。而丰富的肌理则增加了画面的可读性,扩展了画面的表现容量。肌理在其画面中,同时担当起造型与精神表达的双重功能,作品中飘散出淡然、雅逸之美。……作品中的深层观念表达和隽永意味总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心灵感受。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主编)

        郭凯近年的绘画不仅在色彩上获得了一种张弛有度的自由,在构图和用笔上都显得更为从容。最重要的是,郭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入,开始以“山水”而非“风景”的观念去看待自己的作品,在作品中更多地渗入了中国文人画的自然情怀而非一味地显示油画技巧。

        黄宾虹在谈到新安画派大家渐江的时候,认为渐江能得黄山之灵气,他引石涛的话说“渐公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丰骨冷然生”。我想,郭凯近来的油画,也逐渐得山川之灵气,不仅与古人情怀相通,也逐渐与山川地气相通。这大概是那些一味在自然地貌的形色上下功夫,而忽略山川之神的匠气之作不能相提并论的。


        林国章(台北中山纪念馆馆长)

        观察郭凯的绘画作品,其以细腻的笔触、婉转柔美的曲线、平行的横向线条、非对比性的色彩,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恬淡风景。可观、可游,感受阳光、和风、温度、水气,甚至是呼吸到田园土地的芬芳,触摸到老宅岁月的斑驳。之所以能带给观者如此丰厚的感受,全来自于郭凯精心的画面设计、独特的色彩诠释、熟练的运笔与肌理塑造,以及对风景与建筑的拆解与重组。


        祝凤鸣(诗人、策展人、艺评家)

        郭凯以开通自我的感悟和灵性——气场和灵性,一语道出了所有静谧雅致的郭凯油画的秘密,以及隐藏其后的全部画家的中国心灵。古典主义以来,新的绘画不仅要画出物,还要画出物的显现方式,也就是氛围。氛围不是空间,不能离开每一个具体之物,它随物一同生长寂灭。某种意义上,氛围即郭凯所强调的气息。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绘画,终究是全部心灵的综合。郭凯对画面整体气息的强调,正是一个东方画家审美心理使然。

        郭凯的皖南风景,虽然没有荒野的热烈与浓郁,但也与传统新安文人画派的枯寒和冷寂有别,而明显带有一种工业文明后淡淡的隔膜和疏离——如果说,烟雨迷蒙的南方山水画,是一首婉约的二胡和竹笛演奏的“依心曲”,那么,郭凯的这支曲子已掺进大提琴、管风琴、低音单簧管的音质。

        郭凯绘画的意象与其结构,根植于我们的记忆中,又属于他自己的个人诗学。正因如此,郭凯绘画的魅力,就是使物体在透明中保留必要的暧昧——仿佛“物质起了波澜”。他的审慎,他的优雅,他的纯净,使其通过绘画在现实中建立起美的乌托邦……梦境中的青山绿水,物像的朦胧身影,使自然既潜伏于眼前,又引颈于绵延不绝的寥廓。


        刘素玉(台湾高士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策展人)

        为了吸引观赏绘画作品特别的注意力,郭凯常在画面中留一两个小点,有黑色、粉红色等等,这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定点”,目的在于吸引观赏者进入画中,引导他们的视觉去探索画面的每一个局部。借用一个定点转移到另一个定点时,观赏者除了更加仔细观察画面的肌理之外,也更能感受到色块和定点之间的互动性。此外,观赏者细细探索每一个局部之后,个别局部内容会留存在脑海里,然后,再自行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一般人观赏风景画,都是由远距离去欣赏,首先主要感受整体作品的气氛。而郭凯的小定点与色块能吸引观赏者近距离观察作品,产生新的视觉效果,观赏者对画面也会有进一步的体验

        对于颜色的运用,郭凯也有独到之处。他使用的主色通常很简单,主要以单色和类似的相关色彩构图,产生统一和宁静的效果。虽然画中也常出现对比色,如粉红色、绿色等,并且不染成中间色,但是,整体感觉还是协调的、不冲突的,而且对比色还有造成色块之间的互动感的效果,色块彼此之间的互动,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郭凯的创作功力深厚,获奖无数。其风景画面清新脱俗,色调洁净淡雅,近乎朦胧,仿佛景物雾境出神入化。画中有墨点点睛,他下笔精准,构图严谨,生于皖南,匠心绘制,绘画带有强烈韵律与节奏感,协调并梦幻。


        马钦忠(策展人、艺评家)

        雾里观景别样情。

        这种“情”是那种对古老而又和谐的山水文化的远去的向往;是对那种天人合一、清净婉约、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的自然合奏的痴迷。她们还能在我们的生活里驻留多久?这是郭凯的忧郁,更是郭凯的作品留给我们美的品鉴过后的提问。浓雾弥漫,近在咫尺,却渐趋天涯,乃至成为追忆。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或许因郭凯之作多备一解。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34(s)   2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