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系列 - 余友涵回顾展

      作者:核实中..2016-12-14 09:45:47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展览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系列 - 余友涵回顾展
          展览时间:2016/12/24~2017/03/26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花园港路200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余友涵

        策展人 龚彦

        2016年12月24日至2017年3月26日,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系列”之“余友涵”回顾展将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这是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余友涵先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全面的回顾展。将展出其绘画作品、手稿和文献两百余件,涵盖早期抽象、“圆”系列、“啊!我们”系列和“沂蒙山”系列,以及近年新作二十余件。

        余友涵,1943年生于上海,197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余友涵因“政治波普”成为最早受到国际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然而在此之前,自成语言和形式的抽象绘画创作已奠定了艺术家在中国先锋艺术史中的开创性地位。特殊的时代背景使余友涵的学艺生涯颇为坎坷,也因此逃脱了苏俄学院绘画体系的束缚。他说,自己的创作从“构成”走来,曾深入研习塞尚、米罗、美国色域派等艺术家的作品,并将构成的原则贯穿于往后不同风格的创作中。本次展览我们将看到不拘一格,勇于尝试,忧国忧民的余友涵。

        1984年开始,“圆”作为一个突出语素从余友涵的抽象绘画中跳脱出,逐渐丰富为他独具风格的抽象语言。这一系列作品以“圆”为主体,用点、线作笔法,不拘一格。黑白圆脱印于宋元以来的山水画传统和江南灰调瓦房,渐次加入的彩色圆则意在尝试更多美学上的可能性。在谈及自己的“圆”系列时,艺术家多次提到老子对自己的启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借以隐喻世界、宇宙的某种本质。高名潞评道:“艺术家的关注点是‘无’或‘空’,区别于西方与古典写实二元对立的抽象概念,其抽象是邀请他者进入的,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道。”

        “啊!我们”系列出现在“毛”系列之后,创作时间集中在90年代下半叶和00年代初。对于“啊!我们”,艺术家自述画的“既是一生中日日夜夜的情感所系,也是唯恐躲避不远的人群”,他们是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众生相,看似矛盾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艺术家对于“人”的真情。

        余友涵曾说:“画了人民之后,再画土地,这是自然的事。”他早年风景写生足迹遍及上海的法租界、河北乡间,以及嘉定外冈等地。2002年夏天,他与同事到沂蒙山进行写生基地的考察,离开城市的高楼大厦,他将自己的情感凝聚到乡间的朴素与平淡中,回到上海之后他创作了“沂蒙山”系列。

        余友涵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他的创作生涯更与上海当代艺术的发展紧密关联,其中标志性的活动是1985年3月他在复旦大学学生俱乐部牵头组织的“现代绘画——六人联展”,其他五人是余友涵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丁乙、秦一峰、汪谷青、艾得无和冯良鸿。对于余友涵来说,这场展览是他“圆”系列的首次展出;对于上海艺术界来说,则意味着现代绘画的群体发生。此后1986年的“凹凸展”、1993年六位上海艺术家同赴威尼斯双年展等关键的活动,余友涵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余友涵过着上海典型人家的日常生活,作品风格的变换却一直与社会波澜壮阔的变革同步随行,这样既近又远的关系,也给予我们一个思考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创作主体与客体间关系的契机。余友涵的创作与其所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关系,折射出85之后中国当代的面临的选择和发生轨迹。

        “余友涵”回顾展,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的延续。此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目光聚焦于上海艺术先锋人物,以期对八十年代先锋艺术史进行再梳理,回溯具有启迪性的历史时刻,挖掘新视角、呈现新研究。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将推出展览同名画册,收录艺术家代表作与近年新作,及角度多样的最新评论文章;同时,展览配套艺术衍生品也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电铺”同期呈现。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06(s)   2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