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西行 - 『一带一路』中国画域外写生系列展

      作者:核实中..2016-12-05 15:01:11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10)水墨西行 - 『一带一路』中国画域外写生系列展

          (2/10)方楚雄作品

          (3/10)张彦作品

          (4/10)范国华作品

          (5/10)于澎作品

          (6/10)陈钠作品

          (7/10)黄少华作品

          (8/10)陈水兴作品

          (9/10)黄富源作品

          (10/10)梁翰宁作品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水墨西行 - 『一带一路』中国画域外写生系列展
          展览时间:2017/01/01~2017/02/07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768号-(花城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东花城美术馆 协办:广东国丰源集团公司、广东喜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方楚雄、张彦、范国华、于澎、陈钠、黄少华、陈水兴、黄富源、梁翰宁、王爽、郜笑寒、刘扬标、崔晓勇、戴小曼、张静、王荆、詹斯斯、任兆国、黄洁东、徐龙、王冬雨、曾祥梅、杨乔、赵宝鑫

        学术主持:王艾

        策展人:尹大玮

        学术指导: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与域外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战略构想,开启了新契机之窗。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及五六十年代,关山月、黎雄才、傅抱石、石鲁等艺术前辈已在世界各地以传统的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以写生实践来表现域外的风土人情。这些艺术前辈代表着中国文化艺术开始与世界对话,将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他们在中国画发展及改革上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个人的艺术发展开阔了丰富的视野,为后学者积累了宝贵的写生经验。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突破翻开了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和发展,这些为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条件。他们面向世界,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的艺术和文化,与世界建立起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将中国艺术文化的魅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给世界。秉承艺术前辈们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踪迹,在新时代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域外写生作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针对研究生、高修班的教学进行了新的阶段性尝试,在有限的条件下,大胆迈出国门,像老前辈一样以传统的笔墨、独特的眼光、敏锐的视觉,将域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带回祖国,向国人呈现出外面的世界。同时域外写生也逐渐成为山水教学中的辅助课程之一。

        文化交流无疑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作为与世界交流的连接者之一,其桥梁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艺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感谢广东花城美术馆举办画展等对外交流的一系列活动,同时,这也寄托着艺术家对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期许,并希望能进一步拉近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的距离,让包容、和谐、共享的艺术理念继续传承下去。在近几年来的域外写生活动中,我们大多是参与“中国美术家画世界”的艺术采风活动,由于时间条件的原因,每次写生活动时间大都是十天左右,这就与普通旅行团所不同,我们每到一处,在紧迫的时间里除了参观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尽可能多的挤时间在现场对景写生,将当时眼前之景和亲身感受用手中的画笔完美呈现出来。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地”、“和平之城”的耶路撒冷,一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个将耶路撒冷立法认定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并且只有2.5万平方公里的国度以色列,这个圣地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和历史。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消失两千年后又复国的国家。同时在二战时期又和中国有着许多感人的渊源故事。它的神秘、它的传奇、它的迷人,也正是我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块“应许之地”的原因。

        丙申仲夏,我们怀揣着好奇的心,从香港出发准备用画笔去揭开那块神秘的面纱,同时为我们域外写生课程再谱新的篇章。与往常域外写生一样,此次行程仍然是参与“中国美术家画世界”的团队中,在教师的队伍中又增加了方楚雄教授、范国华教授、上海同济大学的于澎教授和从北京出发的近四十多名画家。可以说此次的写生团较以往的团队更为庞大。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当踏上这片土地的刹那,即可感受到它的不同和震撼......

        短暂的七日转瞬即逝。回到祖国后,那些挥之不去的印象是浓缩了的对“人类和平”和“信念”的再次领悟和感受,都镌刻在耶路撒冷令人窒息的哭墙之上,停留在二战时期“大屠杀”纪念馆中的件件实物之中。在那触目皆是古遗址的“圣城”之中,任何一块普通的石头都可能是千年的遗物。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和可以漂浮起人的奇异死海,加利利湖上绚丽的朝霞,黄昏时分的橄榄山,站在旧城和圣殿山上感动着奥斯曼帝国时期重修的城墙,品读这“山丘上的春天”特拉维夫的绝佳风景,漫步在这座坠入尘世的天国阶梯的巴哈伊空中花园,无论俯瞰还是仰望,都美得令人窒息。这里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年轻士兵、哭墙前祈祷的犹太妇人、农贸市场里叫卖的阿拉伯人......你会发现,在美丽与哀愁的背后,是这个民族散发着坚定不移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面是蔚蓝,一面是黄沙弥漫,美丽的耶路撒冷古城,蓝与黄之间神奇的国度。再见,在这一缕清墨中,在这一尺素宣里。

        丙申冬月

        张彦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00(s)   23 queries